Re: [問題] 要出國卻毫無方向

看板studyabroad (留學)作者 (真我的丰采)時間16年前 (2009/01/21 17:49), 10年前編輯推噓25(2506)
留言31則, 2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同樣的主題,同樣在談「看看」世界,同樣都從台灣到美國留學, 我想用另一個人在美國的生活方式來對應這篇文章: ※ 引述《R2D2 (稀微)》之銘言: : 我不知道原po想「看看」什麼世界。每個人一天就是24小時,能跑的地方大 : 概就是方圓百里。整天裡做的事情多半就是一天三餐、讀書或工作或是耍廢 : 。這大概是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一樣的。至少在台灣和在美國,一旦生活穩 : 定了,都是這樣。 我不知道原po對看世界的期待為何。雖然每個人一天就是24小時,但因為科技 的發達,和那顆熱情的心,所以只要你想,當天就可以買張機票從東岸飛到西 岸、從學校開車到某個滑雪場、從住所搭車去看展覽、和教會一起坐車認識周 遭的這個小城鎮、搭公車到另一個校區參加英語club、走路去圖書館和同學討 論報告。 整天裡做的事情,除了身為人類都會做的生活起居之外,留學生的基本責任當 然是讀書,但是不一定也可以不用浪費時間和金錢來到美國「耍廢」。於是, 同樣的24小時、同樣的一個月、同樣的一年裡,有人在另一岸參加了conference 後,見識到什麼叫學術領域的討論;去了滑雪場,跌個到處是傷,至少知道滑 雪是怎麼一回事;看了各派畫展或博物館,可以從中洞悉到該城市的藝術文化; 認識周遭的小城鎮,才發現這裡真的有人會騎馬出門的特殊景象;去參加了英 語club才知道西方人的思維邏輯和文化背景;和美國同學討論考試重點,才明 白他們是用整個概念來簡述一個章節的重點,而不是第幾頁的哪一段要背。 所以,全世界的很多地方,好不一樣,即使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學校、同一個 班裡,每個人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生活樣貌、汲取屬於他們個人的留學心得。 雖然生活穩定,但是可以變化;穩定,不代表耍廢,若想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沒 有存在,那你的人生場景,的確只是從台灣換到美國。 : 有趣的是,「瞭解一個社會在結構上、文化上的特點,以及這個社會成員理 : 解事物的方式」,很多時候並不是只能靠著在當地生活而做到的。在當地生 : 活絕對有幫助,但是如果你真的想瞭解一個社會,靠著書和網路也可以得到 : 很多資訊。我不認為一個在台灣連按兩下滑鼠找英文報紙看都不肯的人,到 : 了美國就會多瞭解美國。當然,我不知道你是不是這種人。 「看看世界」一詞,有很多不同的定義與個人的想望,所以不一定只能和 認識社會結構構成唯一關係。很多事的確不是只能靠在當地生活才能做到, 但卻也的確有一些事是在當地、在當下的親身體驗,才會知道那種衝擊與感觸。 我在台灣,不可能有機會和美國教授、同學和來自世界各國的人一起做學 術討論,當大家用英語口說發表或上forum討論同一章的內容時,你才會 見識到什麼叫critical thinking,你會深深地發現,他們的邏輯思維有 多清晰、你會清楚知道,為什麼同樣看完一個章節,你沒什麼心得或體察, 但是別人可以寫出一千字以上的文章? 美國的教育怎麼訓練出這樣的學生、日積月累下的成果,我們要如何精進 自己? 我在台灣,從來沒有看過有哪一個老師會視學生的成績為隱私,但是我來 這裡,「成績是種隱私」卻是一種自然的文化。老師發考卷時,有你分數 的那一面,一定是朝下遞給你,你永遠不會有機會看到全班的成績被公佈 在後面的佈告欄。 這個小點,給了我什麼?我終於知道台灣的小孩和美國學生在多麼不同的 教育環境下成長。台灣人普遍的沒自信、愛比較、以分數為重的生活型態, 其實都是在小時候的不同文化裡就被埋下無形的心裡問題。 : 當然,如果你只是想要出國一兩年,回國以後跟朋友講話動輒是「那我們約 : 在subway station外面的McDonalds見面囉」之類,或者告訴他們說老美屁 : 股都好大,按照腰圍買褲子褲管有時會太緊,如果這樣就是看看世界的成果 : ,放心,在美國的生活可以給你這一切。 當然,如果我只是想要在美國一兩年,回國以後,跟朋友講話應該是「你可 以每週看完本書後,找我討論你的想法」之類,或者告訴他們說老美的樂觀 積極與追夢的態度,讓我有多感動;他們那份自信從容、不受別人左右的那 份風采,讓我常想著怎麼幫助台灣的學生也能活出自己。 靠著書和網路也許可以獲得很多資訊,但是它無法取代「親身體驗」;同理, 你也許可以透過國家地理頻道,看世界各過的民俗風情與美景,但在銀幕前 的你,卻也永遠不會知道秋天的氣候是如何的涼爽、冬天的氣溫又是如何的 刺骨;夏天穿短褲可以隨性坐在講桌在課堂討論是什麼感覺、走在零下二十 度的風雪是什麼滋味;一個人初到新的國家,就要把空屋從無到有的打理一切, 是怎樣的辛苦;年紀不小的你我,又要像三歲小孩牙牙學語般的去面對、適 應與克服語言的挫折與不得不發言的勇氣,是怎樣的心路歷程?..... 只要你保持open-minded,知道你為什麼要出國、瞭解你想給自己什麼樣的 留學經驗,你就可以不斷的去創造、不斷的列出新的收獲和發現。 有人即使唸了兩年名校回來,的確只帶回了一張文憑;有人也許唸了非名校 的學位回來,卻是收獲滿滿。 花同樣的錢、用同樣的時間、去同樣的國家,你可以選擇耍廢、維持不變的 生活型態與思維;你卻也可以選擇把它的價值爆充到最大值,讓它成為你年 老回憶時,讓它在你的腦海裡,成為最黃金無價的留學生涯,進而改變了你 的後半生。 即使我們待的國家都相同,但是每個獨一無二的你,可以讓它,很不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9.159.133.41

01/21 17:53, , 1F
淚推~~~~~ 這篇寫的太棒了!!
01/21 17:53, 1F

01/21 18:14, , 2F
我台灣的大學老師會將分數折起來再發還,也有發分數紙條
01/21 18:14, 2F

01/21 18:16, , 3F
應該也是以前受到國外教育的影響吧!
01/21 18:16, 3F

01/21 18:17, , 4F
阿門
01/21 18:17, 4F

01/21 18:20, , 5F
昨天剛從滑雪場摔回來 :p
01/21 18:20, 5F

01/21 19:47, , 6F
推推
01/21 19:47, 6F

01/21 19:49, , 7F
讚!!
01/21 19:49, 7F

01/21 20:47, , 8F
推簽名檔
01/21 20:47, 8F

01/21 21:15, , 9F
寫得很中肯~
01/21 21:15, 9F

01/21 23:23, , 10F
推這篇啊 前面那篇被m得莫名其妙
01/21 23:23, 10F

01/22 00:34, , 11F
GOOD !
01/22 00:34, 11F

01/22 01:42, , 12F
淚推
01/22 01:42, 12F

01/22 03:24, , 13F
說實話, 版主m文標準實在是看不懂
01/22 03:24, 13F

01/22 03:59, , 14F
推~
01/22 03:59, 14F

01/22 07:12, , 15F
because we have three people who manage this board..
01/22 07:12, 15F

01/22 07:13, , 16F
that's why you can not understand how we mark article
01/22 07:13, 16F

01/22 07:15, , 17F
depending on different people's tastes, we have
01/22 07:15, 17F

01/22 07:15, , 18F
different opion about the marked article...
01/22 07:15, 18F

01/22 07:17, , 19F
you can join us if you want...
01/22 07:17, 19F

01/22 07:24, , 20F
sorry about my poor English, I am in my office...
01/22 07:24, 20F

01/22 07:24, , 21F
I can't type Chinese..
01/22 07:24, 21F

01/22 07:33, , 22F
push
01/22 07:33, 22F

01/22 07:34, , 23F
板主很認真啦 隨口說說不是針對板主抱怨 各人觀點不同嘛~
01/22 07:34, 23F

01/22 10:14, , 24F
推 好文 親身體驗真的很有感觸
01/22 10:14, 24F

01/22 10:30, , 25F
簽名檔和本文都很有啟發性 大推!
01/22 10:30, 25F

01/23 23:35, , 26F
終於 有人說出我的心聲.... 淚推
01/23 23:35, 26F

01/24 20:13, , 27F
淚推 很感動
01/24 20:13, 27F

02/01 15:47, , 28F
淚推
02/01 15:47, 28F

03/23 19:32, , 29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go2.tw/goz
03/23 19:32, 29F

04/08 06:57, , 30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go2.tw/gozX
04/08 06:57, 30F

05/15 00:28, , 31F
好文
05/15 00:28, 31F
※ 編輯: UYC (114.47.3.216), 09/06/2015 01:08:59
文章代碼(AID): #19Tk-x_Y (studyabroa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Tk-x_Y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