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分享給開始申請美國三類生醫博士班的你已刪文

看板studyabroad (留學)作者 (Abroadife)時間5年前 (2020/06/04 12:40),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各位好:) 這裡是Abroadife 旅外雜誌 我們聚集了來自世界各自的旅人,並分享我們在國外的自身分享 也希望透過我們的分享,也能幫助到在此版的各位 若您也有旅外經驗想要分享,歡迎加入我們:) ==================== 那今天要帶給大家,主修免疫學的 NYU 醫學院博士生-紐約生 所分享的故事 分享給正要開始申請美國三類生醫博士班的你 留學美國研究所-申請前的心理準備 圖文好讀版:https://reurl.cc/z87eeQ === 紐約中央車站 申請留學美國研究所,相信是很多人心中曾經出現過的想法。 但是人在臺灣,可能還不曉得留學美國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或者是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 挑戰,但是不曉得自己有沒有辦法可以克服?因為最近很多人問我問題,關於要不要申請 美國研究所/博士班,所以我想要在這邊跟你們簡單分享一下,關於申請美國三類生醫博 士班的一些想法。 直接回答標題的問題,我可以申請美國三類生醫博士班嗎?答案絕對是 100% 可以的。而 且相信我,你的競爭力絕對不輸給其他國際學生申請者(會這樣說是因為,通常在申請時 ,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domestic students or students with green card are in the different pool) 還有一個觀念是我想要在這邊先提出來的,雖然說是念博士班當博士班學生,但基本上已 經不被視為是一般的學生,身份概念上已經算是一個研究人員,所以你在申請時,最好要 有這樣的觀念,可能會對申請比較有幫助。 當然,每個人的學經歷背景不一樣,在 CV 或是 SoP 上所展現出來的研究能力也不盡相同 ;而且因為每間學校、每個 program 偏好的學生都不一樣,所以就算是兩個實力相當的申 請者,也不一定會錄取同一間學校、同一個 program。 所以我這篇想要跟你分享的,是一些你在申請前,可能會出現在你腦海裡的小疑問。可能 google 不會告訴你、可能生活周遭沒有人可以問、可能資訊太古老。但是,我想這些應該 是你在考慮開始申請美國博士班前,可能會想要知道的事。 台北-紐約 留學美國三類生醫博士班?有必要嗎?是要當教授嗎? 這個最核心的問題,其實還是要問你自己的人生規劃。 雖然很多人念三類生醫領域(生命科學、生物科學、生物醫學、基礎醫學 )最後不 一定是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但若你想繼續在生醫相關領域工作,而且不希望只有做技術 性的工作內容的話,那麼不管是在臺灣或是美國,只有學士學位是一定不夠的。 碩士學位可以說幾乎是一定要的,它可以讓你接觸到比較深入的工作內容、學習到比較多 的東西(講實際點 $$ 比較多) 那麼博士學位呢?我覺得,若是只有碩士學位,那麼未來天花板很明顯很清楚地就在那裡 ,到了一個程度就很難再上去了(除非去唸個MBA?)你若去參加各個 conference, seminar, workshop, retreat…,你會發現若是處理到關於研究、學術之類的問題,PhD or MD 基本上在我們這個領域,才會被視為是受過相對完整的訓練的。 雖然說是受過相對完整的學術研究訓練,但是念完博士班以後,就一定是要往學術路線走 嗎?是要當教授嗎?(超多人問我這個問題哈哈尤其是長輩)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待在學術界是一個選項,但是也有很多人是往藥廠/Biotech /Startup/Agency/NGO 前 進,在 R&D, Consulting, Regulatory, CRO or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工作,絕對 不是“只“可以當教授。 事實上我覺得,拿到 PhD 以後,可能反而才是開啟了更多可能的職業選項。 話雖如此,但是每個人的生涯規劃都不一樣,沒有誰好誰壞,更沒有什麼哪個職位一定比 較好,這邊只是把各個職位與其需要的學位程度跟你們分享。 紐約街頭 我已經畢業一陣子,還可以申請美國博士班嗎?博士班收入?另一半、小孩可以一起來美 國嗎? 答案絕對是可以的,100% 可以。 雖然你錄取進來以後可能會發現,你的同學當中有些真的很年輕,念完 undergrads 畢業 直接錄取博士班;但是也會有不少的同學是念了碩士以後、甚至有些同學是曾經有過好幾 年的工作經驗了以後,才來唸博士班的。 以我自己身邊周圍的同學為例,年齡分佈大概是位於 22 到 35 歲之間。當然也有一些是 年齡特別長的,但是主要的年齡分佈是落在這個區間。 不過有一點你要考慮到的是,如果已經是畢業一陣子了,家裡的人或是親戚們,可能會對 你有各式各樣的期待。 我覺得這一點,才是在年齡本身以外,需要慎重考慮的(講實際一點,就是 $$ 的問題) 。在紐約的三類生醫博士班,目前 2020 年 stipend 大部分是大約 $40,000 / year 左右 (稅前、且尚未扣掉醫療保險費用);一個月扣掉稅與醫療保險費用以後,你實際拿到的 錢大概會是 $2,500 上下(依每個人的報稅身份而定) 這筆錢換算成台幣可能看似不少,但其實在紐約生活的房租就佔掉一大半,而且你還要再 加上其他的生活開銷。 如果你是單身的話,這樣的收入或許可以偶爾奢侈一下,而如果節省點生活的話,或許也 可以存一點錢;但是如果你有帶伴侶或小孩一起過來,然後另一半又沒有收入的話,你跟 你的家人們可能會過得很辛苦。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 Manhattan 我住的附近, day care 最便宜一個小孩一個月就要 $2,000,這筆錢還不含食物跟其他有的沒的。很難想像一個帶有小孩的家庭,只有一個念 博班的收入的話要怎麼生活。 所以,年齡本身絕對不會是一個阻礙,年齡較長反而可能讓你在國外面對各種生活難題時 ,有更好的處理方法;但是年齡以外的社經背景,像是家族的期待、經濟條件、伴侶小孩& #8943;等,才是你要慎重考慮的因素。(看起來比較老這件事就不用擔心了,我們亞洲人 看起來本來就比較年輕,所以你不需要擔心這一點哈) 唸生醫博士班的是不是都是 NERD ,或是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答案當然不是哈哈。對於博士或科學家,普羅大眾好像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刻板印象(看看 各種電影裡,對於科學家/博士的人物形象與設定 QQ) 事實上,我周圍的同學、同事、supervisors,每一個都非常地會玩。 平常在工作研究時,一絲不苟地專注於各自的研究計畫;但是該放鬆時,就是徹底地放鬆 與享受,各種 bar, happy hours, party, social event 不勝枚舉(這個我有機會跟你們 分享哈哈)。同時,大家也會都非常在意 work life balance,除非是真的必要的實驗, 不然在週末假日或是平時深夜,你不會看到有人進實驗室。 今天先簡單分享到這邊~希望這些有回答到你心中的一些疑惑,或是有幫助到你,對於三 類生醫博士班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若是大家覺得還不錯,讓我知道,我之後也會繼續分享這方面的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到大 家! =========== 若您喜歡,請一要在網站按讚留言讓我知道 因為你們的回饋是Abroadife與作家們持續分享的動力:) 想看更多其他國家的故事,請到Abroadife-旅外雜誌 https://reurl.cc/NjOgjQ 也歡迎一起到Abroadife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與作家們聊天~ https://reurl.cc/NjOg6Q 也徵求有旅外經驗的你一同分享,加入Abroadife 旅外雜誌(投稿方式) https://reurl.cc/b5xDkd Abroadife 旅外雜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50.158.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591245644.A.F9B.html

06/05 05:01, 5年前 , 1F
06/05 05:01, 1F
文章代碼(AID): #1Us7jC-R (studyabroad)
文章代碼(AID): #1Us7jC-R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