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校] LSE MFin / LSE MPA / Cambridge MPhil已刪文

看板studyabroad (留學)作者 (明日やろうは馬鹿野郎だ)時間4年前 (2021/05/20 03:02), 4年前編輯推噓0(0015)
留言15則, 1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本來一直不想面對選校的事,但因為結衣昨天宣布結婚,所以決定自己要跨出人生新的一 步 (誤) XD 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背景: 大學在美國某後段ivy,目前在日本某舊帝大念經濟政策 (MPP)。大學曾在日本的投資銀 行front office實習,然後將在亞太區的投資銀行front office實習。 目前日本的研究所那邊有給獎學金,但因為還沒入境所以還沒真正領到錢... 超討厭現在必修要上的一些政治國關類的課,加上覺得同儕的水準好像跟想像有落差,但 總之很想趕快轉走~ 之後要念的學校的考量主要是以畢業後找工作為主 (finance/consulting),日後有機會 念博為輔 具體來說finance是投資銀行前台、hedge fund/asset management 等等。 然後找工作的地點的優先順序: 美國、英國、日本 > 新加坡、台灣、香港 以下幾間學校: LSE MSc Finance LSE MPA Cambridge MPhil Finance Brown MPA Brown Data Science LSE MSc Finance Pros: 1. 課程都跟財金有關,設計上主要就是要學生畢業後找工作,聽說在倫敦投資銀行前台 滿多校友的?爬一下國外論壇,對這個系評價不錯。 2. 之前某次跟一個投資銀行的英國人主管面試的時候,他覺得LSE MSc Finance聽起來很 好 3. 往年都有一個Work Placement Pathway可以延長畢業時間,以利暑假找實習(限倫敦) Cons: 1. 較貴,英鎊38,000左右,然後一年收100人(找工作上很競爭?)。課程設置上基本上就 不太可能幫助日後念博 2. Work Placement Pathway今年有沒有繼續好像還沒確定。 3. 去了大概就領不到目前日本研究所的獎學金。 LSE MPA Pros: 1. 這是跟現在的日本研究所的雙聯學位,明年畢業兩間學校的學位(MPP, MPA)都有 2. 較便宜,英鎊25,000左右,LSE MPA有給英鎊6,000獎學金的樣子,加上日本研究 所至今累積的獎學金,學費部分剛好可以cover。 3. 必修的Capstone Project是跟業界(例:Moody’s, Bank of England等)做project, 我算有點興趣。其他三門課都自由選修,不過MSc Finance的課好像沒開放名額給外系, 但跟財金有關的課在會計所那邊也選得到,統計所那邊一些data science的課也能選,這 我也有點興趣。想挑戰日後PhD的話,也可以修Micro/Macro/Metrics等經濟所的課。 Cons: 1. 學籍開始註冊在LSE MPA後,日本研究所的獎學金可不可以繼續領,還不知道。 2. MPA聽起來對於找finance的工作幫助不太大,LinkedIn上校友在finance的並不多。 3. 要去這個雙聯學位之前,要先把日本研究所這邊必修上完... Cambridge MPhil Finance Pros: 1. 一年只招30人左右,主打日後繼續念PhD深造,LinkedIn上看也是有人畢業後找工作。 2. 畢業時間因為college制的關係,好像可以讓人有機會在暑假找實習 (這個要再確認) 3. 雖然劍橋在經濟財金類不強,但學校名聲擺在那邊,自己大學雖念ivy但不是HYP那種 ,所以研究所如果在英國的話,就有點想去Oxbridge (是也沒有到這麼執著就是了) Cons: 1. 偏貴英鎊36,000,然後不知道pre-PhD會不會太硬,怕等下唸到沒時間找工作,然後書 也不好 2. 去了有可能會領不到目前日本研究所的獎學金。 剩下其他兩個,是比較沒考慮,如果有人覺得也很好值得去,再麻煩給個意見,感恩! Brown MPA Pros: 1. 稍便宜,扣掉獎學金後,$34,000 Cons: 1. 必修都是政策類的課不喜歡 2. 一年找工作,感覺很難找到finance工作,只能拚看看consulting? Brown Data Science Pros: 1. 轉換一下跑道,美國朋友覺得念data science可以幫忙開創有別於finance, consulti ng的新的職涯選擇 Cons: 1. 比起上面其他選擇貴很多,大概$70,000 2. 本身只稍微會一點程式跟一點數學底子,還搭得上data science的末班車(?)嗎?覺得 自己的相關背景很難在一年內找到data science的工作... 最後,想請教一下大家額外兩個問題: 1. 有人知道在日本投銀工作的話,有機會可以找到不需使用日文的職位,除了Sales and Trading,還有什麼嗎? 2. 英國找工作的話,尤其投資銀行相關,系名真的有影響嗎?有說LSE MSc Finance >>> LSE MPA,會這樣嗎?還是跟美國一樣不太管什麼系的?我美國的朋友跟我說,他覺得相 比之下,財金碩士在歐洲的career trajectory比較明確… 也就是說銀行會特別愛招LSE MSc Finance的人,會嗎? 3. 在英國的投資銀行不透過前一個暑假的實習爭取return offer,而直接找full-time的 難度高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51.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621450956.A.656.html ※ 編輯: kcbill (114.136.51.84 臺灣), 05/20/2021 03:13:18 ※ 編輯: kcbill (114.136.51.84 臺灣), 05/20/2021 03:16:28 ※ 編輯: kcbill (114.136.51.84 臺灣), 05/20/2021 03:17:32 ※ 編輯: kcbill (114.136.51.84 臺灣), 05/20/2021 03:27:05

05/20 06:30, 4年前 , 1F
倫敦投行的話校名>實習>系名,這IBD學藝術都有。校名
05/20 06:30, 1F

05/20 06:30, 4年前 , 2F
的話LBS >Oxbridge LSE fin>LSE>other G5。
05/20 06:30, 2F

05/20 06:37, 4年前 , 3F
沒有summer直接找full-time正職機會很低很低,這裡的fu
05/20 06:37, 3F

05/20 06:37, 4年前 , 4F
ll-time是給其他家BB沒有return的summer來投的。但是你
05/20 06:37, 4F

05/20 06:37, 4年前 , 5F
可以申請summer這裡penultimate是裝飾用的(from one o
05/20 06:37, 5F

05/20 06:37, 4年前 , 6F
f my friend in JPM London front office associate)
05/20 06:37, 6F

05/20 06:37, 4年前 , 7F
而且這裡還有off-cycle,這個return率才是最高的。
05/20 06:37, 7F
了解~那跟美國一樣不用太糾結於系名了 那有亞太區的BB的實習去找英國的full-time有機會嗎...還是我可能想太多 不過penultimate是裝飾用的是怎麼回事?XD 我記得美國還滿會卡學年的,而且只收大學部的,研究所去申請反而不利。 意思是就算一年碩也會讓人申請summer(申請系統上不卡?),結束後如果有return off er直接無縫轉正職嗎? 另外off-cycle,您指的是畢業後再申請的,還是在學期間? ※ 編輯: kcbill (114.136.51.84 臺灣), 05/20/2021 07:16:55

05/20 09:24, 4年前 , 8F
亞太區BB找實習有用找full-time還是難,更細節的說這是
05/20 09:24, 8F

05/20 09:24, 4年前 , 9F
有技巧的,我那JPM的朋友當時申請時說自己還要念一個
05/20 09:24, 9F

05/20 09:24, 4年前 , 10F
碩士(當時Oxbridge 碩士在讀),但進去之後老闆就問他
05/20 09:24, 10F

05/20 09:24, 4年前 , 11F
能不能不唸直接入職就做到現在了,而事實上很多人都這
05/20 09:24, 11F

05/20 09:24, 4年前 , 12F
樣大家心照不宣。他自己目前有在篩簡歷看VI也說根本不
05/20 09:24, 12F

05/20 09:24, 4年前 , 13F
看學期,校名+實習+成績30秒內看完一份。off-cycle可以
05/20 09:24, 13F

05/20 09:24, 4年前 , 14F
畢業申請也可以在學申請,通常是培養當正職的所以越快
05/20 09:24, 14F

05/20 09:24, 4年前 , 15F
入職越好。
05/20 09:24, 15F
文章代碼(AID): #1WfM3CPM (studyabroad)
文章代碼(AID): #1WfM3CPM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