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互動] 學生對我說 "是我花錢請你來的耶"

看板tutor (家教)作者 (GENGARABR)時間17年前 (2008/06/22 23: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5 (看更多)
※ 引述《acetonee (台灣山豬)》之銘言: : 教學教了也一段時間 像這樣囂張的小孩倒也遇過幾個 : 一開始還真的不知該怎麼辦 : 後來我慢慢摸索出自已的一套模式 : 提出來給大家做個參考 文章有點長 請忍耐點看 謝謝 : 時下的小朋友們 多半被寵壞 : 家長對於小朋友的學習 常常是有求必應 : 更因各地大學林立 家長(小朋友)會有「老師到處都有」的心態 : 反正你不教 我請別人嘛 一定有人會來 (很要不得的心理) : 為了以後的教學時會被尊重 : 試教時我會做兩件事 : 一、家長跟我問到有關教學的相關問題,比如基測、教改、教材、考卷, : 或是學生所在學校的特性等等 : 我會講到家長了解這些學生周邊的問題(比如教材和補習班、學校的考題等等) : 這時還只是閒聊 我完全不會答應教他的小孩 : 家長如果問到:那我的小孩為什麼會如何如何 : 我保持一句話:這要見到學生才知道 大致同意原則一 尤其本段末三句 : 二、見到學生時,我一定要求看到學生的學校和補習班教材、考卷 : 考卷的話 不管是高分或是低分的 我都要看到 : 然後請學生當著家長的面挑出幾題他不會的題目 : 當場用「快速」的方法解出來 : 務必讓學生有「嚇到」的感覺 (怎麼這麼快就解出來 為什麼補習班不會這樣教) : 這一點對日後學生的學習態度多少有點影響。 大膽假設原PO是理科老師 也同意快速解題的震撼效果 不過想要補充的是,家教科目千百種 文科與才藝科目或特殊專業科目,速解方式比較不可能存在 且什麼科目什麼漂亮解法甚至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常出現在有經驗的老師身上 但學生不配合問題則較易出現在資淺老師身上 這步要做到漂亮並不容易(且是學生隨機丟問題狀況) 我們現在覺得理所當然的撇步,資淺老師可能難以體會 : 等學生自已開口要我教他時 我會非常嚴肅的跟他說 : 學不學在你 但是我要不要教你 我得跟爸媽討論 : (把「請不請得到」這位老師的權利確定在老師和家長身上 : 這樣小孩以後比較沒機會囂張) : 畢竟老師一年只能帶幾個學生而已 ← 這句要給家長聽到 : 老師想教「肯學」的學生 : (讓小孩知道 不是你要我教 我就會教你) : 千萬不要在學生開口要你教他時 你就答應 : 這樣你就成了學生聘請的老師 他當然會跟你「大小聲」啊 你是他請來的嘛 : 教學 我比較習慣一開始就教育家長 : 讓他們知道 不是你要限女就限女 不是你要本科系就本科系 : 更不是你說的時薪和時段我就一定得配合 : 在限東限西之前 是不是該先看一下 老師教不教得了這學生比較重要吧 : 要知道 現在討論的是你小孩一生的未來 : 學生動不動就要調課 有尊重到老師嗎 : 不尊重老師 你怎麼學得會 ? : (當然老師也不能隨意調課 老師也得尊重這份工作和學生) 這段我看法跟您差異最大,理由如下: 1.老梗,此討論串問題雖說資深老師亦會遭遇,但資淺老師更常面對 2.續上,資淺老師CASE來源多是仲介機構,如果相當堅持部份原則 營利角度為主的仲介機構是否願意再幫老師介紹CASE? 3.第一堂課學生通常都比較「配合」,新手老師其實無足夠經驗判斷推測 此學生之後發展,或許之後才發現真是驚奇連連 4.根據行為經濟學的概念,人無法對某物直接定出價值或正確判斷 人的心中標準量尺完全依據經驗法則做出建立,對資淺老師而言,因樣本數 有限或經濟需要,更易做出誤判,也就是即使按照a大流程進行,判錯機會 仍大,因人的好壞常非絕對標準定義,而是倚靠相對標準建立 5.資深老師學生來源不愁,並不擔心相對嚴苛的標準失去頭路,但離開台北 沒有經驗,非熱門科目家教老師,多少必須向環境現實妥協讓步 : 從原PO的文中發現 : 家長被小孩牽著走 而 你 正跟在家長屁屁後面一起走 : 誠心的給您一個建議 : 不要當面跟學生嗆回去 除非您想把他拖去廁所單挑 : 您提到薪水是預領的 : 這樣吧 找一個袋子 : 把還沒上過課的薪水裝好 封起來 : 約好家長 當面還他 : 家長問起的話 : 婉轉一點的跟他報告學生的情形 : 不要把「X的,白X,欠揍...」這些詞講給家長聽 : 就說 你發現學生上課用詞不太文雅 有可能是被同學影響 : 是不是考慮另(改)請一位國文老師 教他一些作文比較會考的用語 : 這樣以後對基測也有利 : 我相信家長聽得懂你的意思 : 他們會去幫你解決這個部分的問題才對 : 若是家長還是推拖裝傻 那就辭了吧 : 試教時 讓家長相信你 學生想鬧你 家長會幫你「電」學生 要學生尊重老師 : 教學時 讓學生信任你 家長想火你 學生會幫你「勸」家長 要家長理性思考 :      以上純是個人做法 歡迎前輩們不吝指正 平心而論,您的意見不考慮對所有老師的效度 純觀念來說是值得推薦的,尤其適當的教育家長部份 但是,春風化雨 光是單一見面流程標準 可能擋住了有機會改正學習的學生 頑劣學生是否就排除或否定,本身是值得討論的(但頑劣家長我認為就可以跳過了) 就算最後用盡心力傷滿身仍調教失敗 經驗值多少還是會累積的 -- 指名PK項目:社會 我關心地理 我觀察人性 是成長型 也是價值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14.24.183
文章代碼(AID): #18NdO6UK (tuto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NdO6UK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