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有人也覺得高中化學內容很難嗎

看板tutor (家教)作者 (heuristics)時間11年前 (2014/12/23 15:10), 11年前編輯推噓2(208)
留言10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Laoda245566 ()》之銘言: : 讀過大學 物化 分析 有機 : 只差無機沒讀過 : 我真的覺得以前高中化學學很難 觀念很難啦 考是可以直接背結論 : 以前要背無機物的反應 : 分析錯合物那 不用說什麼特別沉澱 多重平衡反應 : 真的有幾個高中學生知道原因? : 物化也是 完全不知道量子力學學幹嘛 學半吊子 也沒什麼用 : 有機考那些反應 不是用反映機構想 單純這樣背有意義嗎? : 很好奇高中化學學那些要幹嘛 真正的觀念高中根本不可能講清 : 就單純為了考試有意義嗎 我不會認為這是個沒有意義的問題,只是覺得這是個老梗問題, 和家教沒有太直接的關係,這本身就是個範圍比較大的教育議題。 而且只要稍微了解一下,都不難知道答案。 這個很多科學家也都提過,事實上我們不可能以學生能理解的方式教, 原因主要有二: (1)從科學知識的頂峰一路往下滑,代價就必須先具備既深且廣的數學知識。 (2)事實上,我們的基礎科學知識,也尚未走到頂峰。 再來是,為了考試有沒有意義? 我想,如果我們真的都不具備這些基礎, 直接就去學大學以上的科目,絕大多數的學生都難以負荷。 再從未來的實際工作來看,除了極少數學的學術研發工作, 多數的工作不要求你理解深澳的理論。 除了學術工作外,試問有多少%的工作需要解薛丁格方程? 記憶對很多職業是重要的,如果你是個醫生, 總不能看診到一半,再來翻書查資料吧? 但另一方面,我認為探討大學教育過於普及,亦是有意義的。 因為大學教育的訓練比較偏重學術,而非職業技能。 我們在大學裡學到的東西,未來職場上幾乎用不到。這是另一個教育議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96.105.20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utor/M.1419318630.A.9A0.html

12/23 15:19, , 1F
基本上我覺得基礎科學知識根本沒有頂峰這件事,至少三五百
12/23 15:19, 1F

12/23 15:19, , 2F
年內不會有。永遠有更小尺度的東西,更基本的理論可以解釋
12/23 15:19, 2F

12/23 15:20, , 3F
永遠都有更精密的量測後能發現舊有理論無法完美解釋的微小
12/23 15:20, 3F

12/23 15:20, , 4F
干擾與誤差
12/23 15:20, 4F
這議題已經偏向哲學性質,這裡就不多談。 因為我們也無從證明知識有無頂峰。 重點在於,即便我們已有了一個比較精確的理論, 也不代表我們需要學習它。 以相對論力學與牛頓力學為例子, 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牛頓力學的精確度已足夠。 這時候相對論在實務上就派不上用場。

12/23 15:22, , 5F
我上文也舉過萬有引力的例子,未來(也許不是我們有生之年)
12/23 15:22, 5F

12/23 15:22, , 6F
一定可以找到更基本的原因解釋重力為啥存在,但這不代表
12/23 15:22, 6F

12/23 15:23, , 7F
我們這一代的不知原因"硬把重力背起來"(未來人角度)沒意義
12/23 15:23, 7F

12/23 15:24, , 8F
至少我知道如果你不會算重力連飛機都可以飛到每台墜機
12/23 15:24, 8F
我引述先前說過的: 『再從未來的實際工作來看,除了極少數學的學術研發工作,  多數的工作不要求你理解深澳的理論。  除了學術工作外,試問有多少%的工作需要解薛丁格方程?  記憶對很多職業是重要的,如果你是個醫生,  總不能看診到一半,再來翻書查資料吧?』 所以,我不認為對知識的記憶是不重要的,這個立場在原文中就表明得很清楚了。 至於學習上應該要理解多少,就要回到: (1)這個教育本身的目的是什麼 (2)為什麼要使用這種教育方案 (3)這樣的教育方案是否適當照顧到我們的需求 這是另一個更大的議題,所以我在末段也有提到。 引述於下: 『但另一方面,我認為探討大學教育過於普及,亦是有意義的。  因為大學教育的訓練比較偏重學術,而非職業技能。  我們在大學裡學到的東西,未來職場上幾乎用不到。這是另一個教育議題。』

12/23 15:29, , 9F
不拿這麼古代的東西來說,即使是原文說的"量力解釋物化"
12/23 15:29, 9F

12/23 15:30, , 10F
我們現在用的量力也還存在很多疑問,未來絕對會有修正
12/23 15:30, 10F
如果是就從事學術的角度來說,對基礎理論的了解是重要的。 所以我一開始就強調,最後還是得回歸到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 編輯: condensed (175.96.105.204), 12/23/2014 15:44:19
文章代碼(AID): #1KcHLccW (tutor)
文章代碼(AID): #1KcHLccW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