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若無獎學金 外籍生還願來台?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ggg)時間16年前 (2009/11/09 11:17), 編輯推噓1(1029)
留言30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tainanuser (南南南)》之銘言: : 然而來台的,都是要成為中高階幹部,這些人數應該不多吧!如何撐起台灣的招 : 生問題? 而且光是1385人,每月2.5萬,一年就要四億多!如果要達到5、6萬人 : ,等於每年要花兩三百億?有這麼多經費嗎?還有這些學生都往國立大學集中, : 才會有抱怨國立學校英文開課問題,這樣可以解決台灣私校後端的招生問題?這 : 樣的思維真的是有點奇怪.... : -------------------------------------------------------------------------- : 由教育部、外交部、經濟部及國科會等4政府單位合設的「台灣獎學金」,補助外 : 籍生人數由93年的555人,成長至今年的1385人,依學制不同,每人每月可獲2萬5 : 千元至3萬元獎學金。此外,各校也多提供獎學金,部分獎學金來自業界,許多學 : 校領獎學金的學生占外籍生總數7~8成。 擴大招收外籍學生, 英語授課等, 似乎也進行了快要有十年, 最近三年校園裡 才展現各國人士色彩繽紛, 但整個政策施行似乎是沒有一套做法, 是邊做邊調. 目前因外援弊案太離譜, 才有說法要把金援外交的錢拿來做教育外交. 可能的經費就是: 1.年年編列的金援外交 2.運作外地台商當地抵稅, 協助當地人民, 提供選秀進修或獎助學金 經費比例若朝業界提供, 是一個可以結合金援外交經費當種子基金的 辦法. 至於來進修的外籍生, 最優秀的可能要靠大幅的獎學金, 但數量必然 有限. 比較大宗的就是高階員工進修, 由台商先出資再以回公司工作 服務償還. 這些多數想唸的會是研究所. 多數研究所集中在國立大學前段, 假設增招這類研究生, 其大學部就 按比例減招, 減招的大學生就流往其他較少設立研究所的大學. 要平衡國內的情緒, 就必須要求這種多數的外籍研究生是付高學費拿 助學貸款, 需回原地公司服務的進修生, 台灣的研究生若肯到外地台 商工作依舊可以申請這種名額, 這不是領獎學金的研究生. 打破外國承認學位的辦法, 就是台商會優先任用台灣學歷的當地人. 至於當地想唸大學的員工, 可以在當地設訓練單位或找學校合作採部 份遠距教學, 使用台灣的大學師資授課, 甚至讓學生短期到台灣上課. 這件事, 本錢是還不夠充份, 但危機就是轉機, 當大事業做是有機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4.12

11/09 12:08, , 1F
業界要的是奴才,不是人才。這種東西完全不合台商需求
11/09 12:08, 1F

11/09 12:09, , 2F
會作的台商大概是佛心來著.何況台灣的師資都"over qualify"
11/09 12:09, 2F

11/09 12:11, , 3F
課程也都"太抽像", "太學術", 老闆養這種人幹嘛?
11/09 12:11, 3F

11/09 12:22, , 4F
我覺得樓上的這樣說有失公道,哪個公司只需要奴才的。
11/09 12:22, 4F

11/09 12:22, , 5F
請你舉例。
11/09 12:22, 5F

11/09 12:35, , 6F
對,不是"只要奴才", 但是人才老闆自已當,下面請的人就
11/09 12:35, 6F

11/09 12:37, , 7F
別太會功高振主。尤其台商在第五類國家主要產業類別是以
11/09 12:37, 7F

11/09 12:38, , 8F
勞力密集型為主。員工需求的素質跟高科技RD要的人差很大
11/09 12:38, 8F

11/09 12:45, , 9F
另外g大這種方案,能補台灣7萬學生缺口?還是別鬧了.
11/09 12:45, 9F

11/09 12:47, , 10F
早點規劃學校轉型、早點把無出路博班廢了吧。別在騙自已了
11/09 12:47, 10F

11/09 16:43, , 11F
只要定招1博抵減20個大學生,1進修碩抵減10個,立即有效用!
11/09 16:43, 11F

11/09 16:45, , 12F
教育部不早就留了總額控管這招嗎?管博可提高學雜費至10倍
11/09 16:45, 12F

11/09 16:50, , 13F
對有錢的大老板可以放寬那類興學捐贈的榮譽博士學位名額.
11/09 16:50, 13F

11/09 17:04, , 14F
教部的總額管制是"教師缺"管制,不是博士產出管制
11/09 17:04, 14F

11/09 17:06, , 15F
早點調查各領域職缺,各領域博士產出,另外還有博士失業率
11/09 17:06, 15F

11/09 17:07, , 16F
老實說我看不懂什麼叫"1博抵減20個大學生", 您是要制造更
11/09 17:07, 16F

11/09 17:07, , 17F
多失業博士就是了嗎?
11/09 17:07, 17F

11/09 17:19, , 18F
教師預算是搭配學生數算的,招1博抵招20個大學生,學生變多
11/09 17:19, 18F

11/09 17:23, , 19F
總額不變,就擠出大學生到教學型大學,研究型雙招本外博碩.
11/09 17:23, 19F

11/09 17:27, , 20F
然後一堆失業博,真是妙招啊,老大!
11/09 17:27, 20F

11/09 17:30, , 21F
"教師預算是搭配學生數"這跟本是萬惡之根,應該改為
11/09 17:30, 21F

11/09 17:30, , 22F
"教師預算是搭配學生就業情況"
11/09 17:30, 22F

11/09 17:32, , 23F
不然一堆無良教授會努力收一堆沒有非來的博生奴隸,只為了
11/09 17:32, 23F

11/09 17:32, , 24F
自已錢多一點
11/09 17:32, 24F

11/09 17:32, , 25F
已讀博仔才有機會到教學型任教,槓桿比調好,500億續投生效
11/09 17:32, 25F

11/09 17:46, , 26F
現在是1博抵3,1碩抵2,每年調漲1.3倍,5年就能調到1博抵10
11/09 17:46, 26F

11/09 17:51, , 27F
減少博士產出吧,我怎麼覺得g經濟學原理沒弄懂?
11/09 17:51, 27F
假設某國立大學現招 300 名大學生, 現在拿 500 億的需增強研究能力, 必須改招博碩, 且定招1博抵10大生, 1碩抵5大生. 因此該年 300 大學生變為該年只能招 100 大學生 + 20 名碩士生 + 10 名博生 減招的 200 大學生當然是由教學型大學取得. 因碩博人數造成的大學部學生學雜費減少, 就再由 500 億補貼這預算減少 ! 槓桿比可以精算以彌補少子化的作用, 研究型大學就會造出身價比美十個大學 生的博士出來.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4.12 (11/09 18:09)

11/09 18:01, , 28F
我第一次看到救失業是從增加失業人數著手的....
11/09 18:01, 28F

11/09 20:06, , 29F
500億大學的教師預算還是照300大學生算啊!教學型增生增額
11/09 20:06, 29F

11/09 20:09, , 30F
博碩額是用大學部生額換來的,槓桿比一換,博生超額,自然減
11/09 20:09, 30F
文章代碼(AID): #1AzucmuN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AzucmuN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