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壁報競賽評審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健康的胖子)時間15年前 (2010/04/01 11: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銘言: : 有網友實際擔任或者打入評審團內部而得知理工領域的國內或國際 : 壁報論文競賽的實際評判準則的嗎? 到底怎樣的壁報能得到國際或 : 國內理工科論文壁報獎呢? : 我們在理工科國際會議不乏見到一些壁報是由 A4 或者 Letter 拼貼 : 而成 這種做法會否導致自己壁報跟獎賞錯身而過? 壁報審查和期刊審查不同 基本上審查者可以清楚看到壁報作者的名字 這也就造成了得獎與否有頗多暗黑成分的懷疑 您的問題,實際評判準則,要看主辦單位而定 有的競賽就是給一張評分單,要求評審在指定時間內繳回 事實上評審有沒有去看誰知道?(又不用簽到) 因此我認為暗黑的成分最大 雖然我"覺得"審查時"暗槓、麻吉、互捧、換票、孝順"的暗黑狀況不少 但我還是希望真實世界有一絲光明(以下談光明面) 通常評審大頭在研討會當天應酬都很多 不過有些也是良知未泯,會去壁報會場仔細研究評分 這時候就看1.成果表達方式 2.現場回答來給分 基本上美工不是很重要(不然窮人子弟還有機會嗎?) 但是清爽簡潔方便閱讀的格式編排不應忽略 例如題目、摘要、結論 不管是用印刷精美的大圖輸出或是A4拼貼 這些閱讀上最重要的地方讓人家看不清楚或是讓人無法馬上進入狀況 恐怕評審的心情不會太好 其次是科學貢獻的提示及支持論理結果的說明 當然,如果無法感動人家覺得偉大,恐怕要優勝也不容易 但只是吹牛沒有證據支持,恐怕也逃不過這些評審的法眼 很多壁報作者會放圖表在壁報上當作佐證 但是可能是初學者不善表達,只有結果沒有說明與討論 看起來和實驗室內部咪挺文稿或是實驗記錄本差不多 常見很基本的座標軸單位、各實驗組條件都出現遺漏(還有連主題都忘了標的耶) 這些失誤都讓研究的說理證據很很缺乏說服力 附帶一提,年輕學生常陷入圖表迷思,求多不求理 論理邏輯不足,放一百個圖表也沒有用 大部分的壁報競賽都會要求指定時間作者必須在現場回答評審提問(交流時間)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設計非常好(可惜並不是相當落實) 常見作者不負責任落跑(大概是出去玩了,或是找人代貼的) 我認為壁報論文展示的目的是藉壁報展出型式讓作者可以與與會觀眾交流 因此壁報論文獎的得主必須滿足科學貢獻與交流宗旨 我個人評審態度是只要指定時間作者不在場就直接劃掉淘汰了 我無法接受沒出現在現場的壁報論文作者得獎 研討會如果沒有人的交流,那不是和閱讀紙本一樣嗎?(就好像諷刺出席的是呆瓜) 在場作者回答的好的話通常可以大大加分 個人經驗,如果能當場讓評審留下深刻印象,勝算較多 所以我都會建議參加研討會就算是貼壁報也要主動出擊拉客 盡量增加自己的曝光率(參加研討會的目的不就是這樣嗎?) 以上淺見供您參考 -- 解決失業率上升的辦法就是把學生當掉不讓他畢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104.96
文章代碼(AID): #1Bj16iBb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j16iBb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