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新聞] 5年500億二部曲 強調跨校合作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ggg)時間15年前 (2010/04/11 12:06), 編輯推噓0(0061)
留言6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taidungman (taidung's man)》之銘言: : 教部第二期頂尖大學計畫 不看排名看績效 : 4-1-2010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01/63/2358b.html : 教育部今天(1)向大學說明第二期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內容, : 為提升國內大學的國際競爭力,第二期計畫不以「進入百大」為目標,改採 : 「績效導向」,希望5年內至少有10個研究中心或領域成為世界一流。 : 教育部第二期五年五百億元計畫,名稱改為「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頂大計畫) : ,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從100年起執行五年,每年100億, : 五年合計500億。 ...... :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訂出十大績效指標,包括:五年後達到至少有10個研究中心或領 : 域成為世界一流,由國外延攬專任教師、研究人員成長25%,就讀學位或交換的國 : 際學生數成長100%,專任教師屬國內外院士增加200人等,教育部預定4月底前組成 : 審議委員會,確定審議指標及比重,並正式公告受理各校申請。 ================================================================= 假如社會學系未來五年會超出大學需求造出超額近 180:20 比例的 PhD, 這些超額 PhD 的出路顯然要能進入台灣各大學以外的世界. 第一個可能出路應該是台灣的政府機關, 其次就是台灣某些公益類財團法 人, 接下去就是世界各地的大學, 研究機關, 政府或私人企業. 很多學校的產學合作是把本校之外的都稱為產業, 國科會與教育部當然被 計入在產. 這裡面也含那種洗錢給採購對象, 再由之跟學校合作吐錢還學 校進行 "合作研究" 項目的計劃. 假如跨校合作, 整出一個領域或研究中心, 譬如研究目前人類社會的所有 制與政黨輪換期對處於不同階段的社會生產力與政府效率的影響, 甚至也 有實驗計劃找世界上某些地區觀察與試點比較, 再找世界上相關的政府組 織或國際機構來贊助這項跨全世界的社會學研究, 那麼這 120 個多餘的 社會學 PhD 顯然會不夠用, 還需結合全世界這方面的專家學者來討論才 有可能. 這種情況下, 這些台灣各校可能多出來的博士們是否就可藉此項研究計劃 騰飛到世界各地, 做出對全世界都有貢獻的事業, 自然長期飯票就在全世 界各地發生了. 窮則變, 變則通. 危機也就是轉機, 卒子過了河都能直吞老將.

04/11 17:14, , 1F
這些博不見得有經過社會歷練,您難道沒看到前內閣及今日博
04/11 17:14, 1F

04/11 17:15, , 2F
士官員嗎?從這個pool找人,您確定他們知道世界長怎樣?
04/11 17:15, 2F
掉進游泳池就會游泳啦! 無知的優點不就是沒偏見, 好好善用國際化能人

04/11 17:44, , 3F
沒這回事,你看內閣官員...
04/11 17:44, 3F

04/11 17:44, , 4F
有些人的common sense 比一般人還差,而況以學歷舉才而不用
04/11 17:44, 4F

04/11 17:45, , 5F
能力舉才,這是學術界的自私自傲
04/11 17:45, 5F

04/11 17:46, , 6F
這一陣的博士官是台灣歷史以來最多的,但是很多決策也是最
04/11 17:46, 6F

04/11 17:46, , 7F
差的。
04/11 17:46, 7F

04/11 17:54, , 8F
你給人封官就因他唸了博,世界上那有這種事,極權國家才行
04/11 17:54, 8F
PhD是被封名後, 要拉來做一些事的, 若是能頂天的頭領料, 都得另找幾個敢陣仗的.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不是古有明訓. 書虫是練來啃書的, 莫擺錯地方

04/11 17:57, , 9F
你讓這些書呆去實驗室練可以,但把人民生命放在他們手上?
04/11 17:57, 9F

04/11 17:58, , 10F
我們這二年的政策搞笑的已經太多了,多到社會對phd很反感
04/11 17:58, 10F

04/11 17:59, , 11F
我跟你保証,你只要把博士=>當官這種話公開講,你馬上被
04/11 17:59, 11F

04/11 17:59, , 12F
批到死。
04/11 17:59, 12F

04/11 18:00, , 13F
這也不合社會正義,憑什麼某些人有工作不是因為能力?
04/11 18:00, 13F

04/11 18:01, , 14F
博士的命也沒比較值錢,民主社會一人就是一票管他iq 0蛋
04/11 18:01, 14F

04/11 18:03, , 15F
光是推個ecfa, 很多人都建議阿標比博士內閣合適了
04/11 18:03, 15F
找書虫封官帶民, 本就是明清不如洋人之因, 封個名份做事, 是做一些事, 不是官爺. 封PhD之名, 本就是要拉來做事的, 要其模擬各種狀況預估會怎樣. 參謀都負責沙盤推演, 但當機立斷下決心, 才是屬帶頭幹的將軍.

04/11 18:07, , 16F
你搞笑了,phd並沒有一定比較會做事。舉才應是舉會做事之材
04/11 18:07, 16F

04/11 18:07, , 17F
而不是找個phd來,他就會變成做是之材
04/11 18:07, 17F

04/11 18:08, , 18F
上屇內閣被人罵其中一項就博士太多,三教九流太少
04/11 18:08, 18F

04/11 18:10, , 19F
決策完全理論化。 你要讀過孟常君就知道會做事的往往不是這
04/11 18:10, 19F

04/11 18:10, , 20F
些人
04/11 18:10, 20F
事有很多種,下決心帶頭幹活的都不會是光說不練超級大書虫

04/11 18:12, , 21F
軍師有必要多到這種地步嗎? 野的兵才是真的會打仗,美同
04/11 18:12, 21F

04/11 18:14, , 22F
越戰美軍根本就沒勝,他們現在都還有創傷
04/11 18:14, 22F
人家紹興都出師爺,台博本就不是王永慶料, 總要去找出適當的出路吧! 內閣閣員是政務官, 是下決策決行的人, 需負起責任, 當頭帶領下面一起去幹活. 書生都太聰明絕頂, 盤算精細, 絕不會是臨陣當先. 兩類人不能擺錯角色 越戰的美軍參謀基本上沒研究學習過"人民戰爭", 不知何謂藏之於九 地之下, 這種如此抽象的兵書敘述, 當然就對付不了窮人的地道戰.

04/11 18:40, , 23F
我懷疑老越有多少人唸過啥兵書,求生而已,保護自已而已
04/11 18:40, 23F

04/11 18:43, , 24F
老美到最後只會用焦土戰,人一戰上越南國土腿就軟了
04/11 18:43, 24F

04/11 18:45, , 25F
連什麼總統候選之類的同中英雄都不敢挑越南, 逃兵去了
04/11 18:45, 25F
只要頭領兵書唸通,能因時因地制宜做出對策就夠了.

04/11 18:47, , 26F
我跟你保証就算美軍唸了人家兵書,還是必敗
04/11 18:47, 26F

04/11 18:48, , 27F
天之驕子,沒吃過苦,裝備精良,但是就是沒有人家野,人家
04/11 18:48, 27F

04/11 18:49, , 28F
必死的決心。
04/11 18:49, 28F

04/11 18:51, , 29F
文明之師,打不過野獸的。
04/11 18:51, 29F

04/11 18:52, , 30F
老蔣号稱搖、順、雨、湯傳下去的道統,還不是被老毛吃的死
04/11 18:52, 30F

04/11 18:53, , 31F
死的。老毛明清史專家,但就是知道革命不能找書呆
04/11 18:53, 31F

04/11 18:56, , 32F
唸了兵書,就敢殺人嗎?就敢放火嗎?real world 多少dirty事?
04/11 18:56, 32F

04/11 18:57, , 33F
沒有雙手沾血的勇氣,別告訴人家你有多會打戰。離戰爭遠點
04/11 18:57, 33F
北越胡志明的奠邊府之役, 圍點打援, 把法國磨得鬥志全消, 南方解放陣 線 組織了南越游擊隊對付美軍與南越, 對打硬仗則是繞道而來躲在地下的 北越軍. 老美就是中南解之計, 清鄉清村片瓦不留遷村惹民怨, 西貢美軍玩 越女形象太壞!

04/11 19:03, , 34F
老美不是平均學歷比較高嗎,人家老越是農民耶?
04/11 19:03, 34F
人民戰爭就是爭取民心, 狠勇, 作威作福, 不能幫助百姓就沒路用

04/11 19:12, , 35F
怪了,穌俄有爭到車臣民心嗎?人家怎麼勝的?
04/11 19:12, 35F

04/11 19:12, , 36F
美國跟本不很,我沒看過太多國家對入侵別國會反省的
04/11 19:12, 36F
車臣是老蘇聯的一部份, 是加盟共和國, 只是俄國不肯放. 越南則是對抗 法殖民帝國 的印支半島獨立戰爭. 是二戰後的老問題. ========================================================================= 研究社會學, 應用社會學知識是要分析提供良策而已, 不是去打戰強迫實施. 替全世界人民服務是做出貢獻, 也給自己找個出路.

04/11 20:26, , 37F
您看過多少社會學論文,您以為都是在找良策?
04/11 20:26, 37F

04/11 20:27, , 38F
這種說法就好像以為經濟學出來的都在賺錢一樣
04/11 20:27, 38F

04/11 20:28, , 39F
您知道一個醫生的養成嗎?在為一個病人開刀之前,他要看過
04/11 20:28, 39F

04/11 20:28, , 40F
多少實例,您以為唸個解剖學就有用嗎?
04/11 20:28, 40F

04/11 20:30, , 41F
您又知道臨床醫學跟理論的差距有多大?
04/11 20:30, 41F
新的5年計劃, 總是可以調整做法轉向, 若過不了河要餓死在這邊等死嗎? 時間點要捏準在此全世界都好奇 美中 兩國的 社會制度 究竟差異在何處. 弄得巧, 這是能從國際上拿錢的項目. 當然, 這是我的書生之見.

04/11 20:31, , 42F
很多站在第一線的醫生,在醫某些病時會叫病人要信一些超自
04/11 20:31, 42F

04/11 20:31, , 43F
然的力量,您真的以為這些都是唸唸書可以學到的?
04/11 20:31, 43F

04/11 20:35, , 44F
http://ppt.cc/M-v8 請您看最後一段
04/11 20:35, 44F

04/11 20:39, , 45F
哦,你講的那種研究,你以為社會學系有多少人在搞?
04/11 20:39, 45F

04/11 20:39, , 46F
請您最少看看wiki對socilogy的簡介再重評吧
04/11 20:39, 46F

04/11 20:42, , 47F
何況你從來就不考慮減博班,所以才一天到晚要想花招
04/11 20:42, 47F

04/11 20:42, , 48F
你就算真的讓200多位博進了政府單位,後面還是一大票排隊
04/11 20:42, 48F

04/11 20:43, , 49F
台灣博士比已經世界第一了,你還要怎樣?
04/11 20:43, 49F

04/11 20:46, , 50F
求你唸唸Irving Louis Horowitz,說的吧
04/11 20:46, 50F

04/11 20:46, , 51F

04/11 20:56, , 52F
更何況為啥只有社會學可當官?其他領域加起來上千找不到教職
04/11 20:56, 52F

04/11 20:57, , 53F
的phd為啥不能當官?您在想這種歪招時好像從來不考慮?
04/11 20:57, 53F

04/11 21:08, , 54F
這樣一來,只不是每個領域都不用為自已負責了,反正失業了
04/11 21:08, 54F

04/11 21:09, , 55F
就去跟政府要個官來坐?
04/11 21:09, 55F
博班顯然是已經在減了, 但是從李大統領時代留下的擴張, 在5年500億下, 一時是煞不住的, 博生畢業無教職是必然得面對. 理工像電子資訊還有業 界, 其他的就只能靠政府機關裡的分析職位或財團法人的研究工作缺, 這 些看來都是不夠的,這不是要官缺而是看有那些相關工作, 譬如博物館, 圖 書館, 文藝中心等. 最有可能就是拿5年500億第二期的經費當種子, 去找國際合作機會到外國找 相關職缺, 如此或許可以靠改變方向做法, 緩解一些壓力. 因勢疏導比較能 做出正面的事, 若要靠強力阻擋只怕是全社會更鬧成一團. NT300 不就無法 相信出路真的不好?

04/12 12:40, , 56F
政府要先對這些過度培養phd的領域作檢討吧,花錢給這些
04/12 12:40, 56F

04/12 12:41, , 57F
學者,學者們當理解自已對社會有責任在。不能為了只是要
04/12 12:41, 57F

04/12 12:41, , 58F
奴隸就找一堆人,為他們制造了幻想之後又把他們丟一旁
04/12 12:41, 58F
要追趕進入百大, 擺明不就是要發P, 還要指明那些 SCI SSCI Journal, 找PhD學生當然就是這方面最有動機的, 整個下場就是如此. 人多了又搶教職, 某些領域氾濫後就會淹蓋到其他不容易發P的領域, 甚 至跨系佔領都會發生, 數P 就逼得每個領域都找PhD學生來對抗, 後果就 是一堆台博滿街跑, 這已不是所謂 "學者" 的事, 這已是用數P 來搶加薪, 而加薪則來自趕人出場換低薪進人, 這種搶大碗飯吃的事, 讓有些人會沒 了三餐, 搞成這樣, 這裡面還會有 "學者" 嗎? 發P可就教職的沒了, 現在是要從純理論走進實務與理論兼顧, 純理論的 教師想找夠實務的產學, 兩者能否結合? 這是要發P又要讓實務的產業給 錢做研發, 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就只好把政府當產業界了.

04/12 20:21, , 59F
不會把就業率當指標嗎? 如果就業率差,沒$$,這樣誰敢亂找奴
04/12 20:21, 59F

04/12 20:23, , 60F
就業率低的領域,政府大可質問領域領導社會需求在那?
04/12 20:23, 60F

04/12 20:25, , 61F
學者要研究啥亂七八糟是他的事,但犧牲別人,非常惡質y
04/12 20:25, 61F
指標本來是一把尺上的刻度被拿來當標記, 尺究竟往那個方向量才是前進, 這是見仁見智的. 沒有了正確方向, 指標就只是一種 "促進" 的逼迫手段, 不是判斷正確與優劣的量測. 老師帶領學生做學問做研究, 是否是主人與奴僕? 這是有爭議的. 學生想做 理論還是想做實務這是性向與個人的價值判斷, 多數學生迫於現實必須從容 易畢業的著手. 做為師生, 是否 "出師"? 總是要老師首肯. 數P計點制基本 上是幫助學生與老師有個遵循的依據, 如同量尺的指標未必正確, 卻變成可 量化比較. 量的差異是否那麼有意義, 總是會被拿來"爭鬥", 而爭鬥的背後 就是個 "吃大碗飯" 的問題, 學術的環境是否必須如此 "搶飯吃" ? 這跟古 代哲學家的理念是有很大出路的. 富足, 閒適的社會才能供養得起學術追求, 所以才有李大師強調 ARM 公司 創始人是學物理的提醒. 但事情的恰當性總不會是在極端間擺盪, 沒有經 濟基礎就難有學術發展,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不該是互斥的.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4.12 (04/13 10:00)
文章代碼(AID): #1BmKgqad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BmKgqad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