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許倬雲美國匹茲堡過世享壽95歲 引領台灣
※ [本文轉錄自 historia 看板 #1eacae10 ]
作者: ostracize (bucolic) 看板: historia
標題: Re: [新聞] 許倬雲美國匹茲堡過世享壽95歲 引領台灣
時間: Wed Aug 6 04:27:14 2025
許倬雲的選擇,與我們的時代
歷史學者許倬雲過世了,享壽九十六歲。
他一生的確留下了豐富的學術著作,對中國古代社會、制度與文化的研究頗具啟發性,也
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研究中國史的學生。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是一位學術界的重量級
人物,這點我必須尊重與肯定。
但作為一位在台灣讀書、留學德國、在電機資訊領域耕耘數十年的人,我更關心的問題是
:
他究竟是如何憑藉台灣這個身分,在中美對抗與冷戰體系中,走出自己的學術道路?又是
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否定台灣的存在價值,一方面卻始終未曾真正回到他口中的「
祖國」?
許倬雲在晚年常說,他「希望死在中國」,那裡是他的文化根,是他心靈的歸宿。
然而他真正居住超過六十年的地方,是美國。他的學術資源、學術自由、生活條件,都是
美國提供的。他享受著美國的民主制度與學術獨立,卻常公開歌頌中國的文化厚度、講台
灣是沒有文化的社會,甚至對中共政權的批評也十分保留。
他沒有回中國,也沒有死在中國。他留在美國,死在美國。
這不是什麼私事,而是一個象徵:他從未真正願意承擔他所嚮往的「中國」帶來的現實代
價。
許倬雲從中國逃到台灣,再從台灣出國,赴美深造。這樣的歷程,在1949年後的那一代中
國知識分子當中並不少見。他們靠著台灣當時的制度、資源與國民身分,取得出國留學與
學術網絡的門票。
但他後來的發展,幾乎與台灣切割。他在國際上代表的是「中國歷史學者」,卻不是「來
自台灣的知識分子」。他關心的也從來不是台灣的現代化歷程、民主轉型或本土文化,而
是如何讓「中國文化」在世界文明中不被邊緣化。
他是一個「文化中國」的說書人,而不是一個「民主台灣」的見證人。
他享受著美國的民主制度與學術獨立,卻常公開歌頌中國的文化厚度,甚至不吝於批評台
灣是「文化沙漠」,說「台灣只有三代人,有什麼文化可言?」——彷彿台灣人的語言、
信仰、文學、歷史記憶都不算數。他對中共政權的壓迫與謊言輕描淡寫,對台灣的民主發
展卻嗤之以鼻,曾說過「民主不是什麼好東西」,讓人不禁懷疑他所嚮往的「中國」,究
竟是一種文化記憶,還是一種封建幻象
我經常在實驗室裡看著學生熬夜寫論文、做設計、修修改改簡報,準備出國留學、申請國
際研討會、推動AI、半導體、資安的前沿研究。我們的學生,用台灣的教育資源與自由空
氣,做出讓世界驚豔的成果。他們不靠中華文化的「深度」,只靠自己的努力與合作精神
。這是台灣文化,創建世界第一的半導體技術公司,成功推動世界資訊科技和人工智慧的
跨時代的進步。
而當他們回過頭,看到一位在美國一輩子生活的學者,不斷對媒體說台灣沒文化、沒根,
卻從不敢真正面對中國的現實時,他們心裡的疑問我聽過很多次:
「老師,這樣的人,為什麼被一堆人視為國寶?」
許倬雲的去世,象徵的是一種「文化中國想像」的結束。那是一種以中華歷史為榮、以文
化厚度為價值判斷標準的世界觀。這樣的世界觀,曾讓他們在國際上獲得地位,也曾讓台
灣在冷戰體系中被當成「中國的代理人」而獲利。
但今天的我們,已不再依靠那樣的身分。我們靠的是自由社會的制度、透明的競爭、與開
放的創新環境。我們的文化,是從生活中長出來的,不需要「夏商周」背書。
許先生走了。對於他一生的學問,我給予尊敬。但對於他對台灣的冷漠與偏見,我也不會
噤聲。
因為我們是新一代的知識分子。
我們相信,真正的文化不是靠血統延續,而是靠選擇與實踐累積而來的。
我們選擇台灣,選擇民主,選擇一條沒有祖國庇蔭的自主之路。
那就是我們與他最大的不同。
他說台灣沒有文化,但我們在科技、藝術、民主制度中,看見了文化正在發生。
他死於美國,懷念中國;我們活在台灣,選擇未來。他走了,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人,仍在
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jslipfhf/posts/pfbid032EbPuTFJpGDNfXxKw8Ud8KTqPPbBpBZtDgsFc3UvCqUCNLwgwNeuc9mPSPJHXxzol
這類人物緬懷的,是對古老中國的鄉愁,和對理想中國的期盼。
台灣,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個脱離共產中國,邁向世界的墊腳石和踏板。他們從中國文
化為主體去思考,台灣永遠只是一個邊緣的被殖民地。永遠沒有價值。
至於美國或西方世界,也只是這些中國文人渴望獲得並利用的優越生長茁壯環境。他們心
目中,永遠沒有對中國文化為何停溜一千多年,有任何的反省。眼看著中共壯大了,心中
的種族幽靈就跟著起舞。
唯一的例外,是余英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196.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754425640.A.040.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ostracize (220.136.196.45 臺灣), 08/06/2025 04:27:35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AfterPhD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