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許倬雲美國匹茲堡過世享壽95歲 引領台灣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bucolic)時間3天前 (2025/08/06 22:03), 2天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許倬雲向他在中研院的女秘書藍小姐逼婚,但人家不要。可是人家的家境不好,在南港中 研院做不下去,只好去做舞女。寧願當舞女,也不要嫁給當時在中研院和台大都有權有勢 的許倬雲,這就是一代知識分子。 許鼓勵大家當中國人,但自己躲在美國。 但悲不見九州同,死要死在漂亮國。 https://www.facebook.com/legal.pad.of.an.attorney/posts/pfbid0378ee1pxDLwJvoVFD5kQPgzGtyC7hsoX8XnqrJvg4iMApdgaFdf46n48HDPLgxrsUl 余英時、葉嘉瑩、許倬雲這三位文史界老輩近年相繼過世。比較一下他們的人生歷程,是 頗為有趣的一件事。 以余英時而言,他對紅色中國的反對立場終身不改,1978年因公赴中參訪一次之後就再也 不肯去,不論北京如何利誘均不為所動。用他的話來說:「我們的生活世界已經沒有了, 地方也變得一塌糊塗。我回去能滿足我的鄉愁嗎?不可能的。」(《余英時談話錄》,允 晨2021,頁140) 葉嘉瑩則是另一個方向。她心向中國,晚年也真的返回中國居住,親自在那塊土地上生活 。雖說在紅朝治下寫出的頌聖詩令人尷尬(比如那首《為中宣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題 詩》),但畢竟言行一致。 余英時跟葉嘉瑩,各自代表了那一代海外人物的兩種路線。兩條路都有人走,但就各自立 場而言均為一貫。 許倬雲呢? 他移民美國已經超過半個世紀,早已成為美國人。儘管擺出一副「心向祖國」的姿態,但 卻絕不真的回去中國定居,而是繼續待在美國,一邊坐享美國的資源與保護,一邊聲稱把 中國二字「刻在心裡」,直到人生的終點。 「但悲不見九州同」? 此語出自其口,顯得十分諷刺。一個美國人出來「但悲不見九州同」? 姑不論臺灣本就不在「九州」之內,沒有同不同的問題,但若他的「九州」真的那麼好, 為什麼他自己不過去生活呢?死後歸葬落葉歸根?如果想要「歸根」,又何必等到「落葉 」之後?趁著有生之年親自體驗身為中國人的滋味,不是很好嗎? 就這樣,他一直待在一個絕對的安全距離之外,鼓勵大家作中國人,但卻絕不親自承擔作 中國人的風險與負擔。拜其中研院院士身分所賜,其言論得以在臺灣享有與品質不相當之 聲量。 甚者,他還在晚年一再出來反對臺灣向他的國家(美國)採購軍備,削弱臺灣自我防衛的 能力,讓臺灣更難抵抗紅色中國。然而,他自己卻有美國軍隊保護,毋庸擔心北京進犯。 許倬雲的其他是非流傳極多,有些傳言或未盡然,但這一點卻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試著用幾句話作個小結吧: 長在星條旗下住,卻悲不見九州同。 歸根何必待落葉?後人莫問許雲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216.2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754489022.A.FA2.html ※ 編輯: ostracize (114.36.201.99 臺灣), 08/07/2025 05:41:25
文章代碼(AID): #1eas2--Y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eas2--Y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