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作物的傳播及其對中國飲食原料生產的影響
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4559178.1/
在我國的現有農作物中,至少有50多種來自國外。宋以前我國引入的農作物大多原產於
亞洲西部,部分原產於地中海、非洲或印度,它們大多是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傳入的
。這些早期傳入的農作物多為果樹和蔬菜,鮮有糧食作物。中唐以後,隨著國家經濟中
心的南移,海上「絲綢之路」迅速發展,不斷有新的農作物引進,其中美洲作物的引進
和推廣則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這些作物的傳入,不僅增加了我國作物的種類,同時對
我國的農業生產及飲食結構的變化也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本文所說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專指原產美洲的作物,原產世界其他地區的作物,即使是
經由美洲傳入者,也不在本文論述的範圍。
一、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
1492 年,哥倫布重新發現美洲,引發了歐洲人對這塊所謂「新大陸」的注意。在美洲成
功殖民後,16世紀後期,西班牙人進而在南亞的菲律賓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農作物開
始傳入菲律賓,再由菲律賓傳到南洋各地,並進一步傳到中國。美洲作物的引種與傳播
成為明清時期我國農作物引進的一個顯著特點。
傳入中國的美洲作物計有玉米、蕃薯、豆薯、馬鈴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
椒、番茄、菜豆、利馬豆、西洋蘋果、菠蘿、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
洋參、番木瓜、陸地棉、煙草等近30種。
玉米(Zea mays L.),禾本科玉米屬植物,原產美洲的墨西哥、秘魯。我國古代稱番麥
、御麥、玉麥、苞米、珍珠米、棒子等。至遲明代傳入我國。嘉靖三十四年(1555)《
鞏縣志》已有「玉麥」的名稱,但明確而詳細的記載則見於三十九年(1560)甘肅的《
平涼府志》卷11:「番麥,一曰西天麥,苗葉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實。實如
塔,如桐子大,生節間,花炊紅絨在塔末,長五、六寸,三月種,八月收。」此外,(
明)田藝衡《留青日扎》和李時珍《本草綱目》均有記載。
蕃薯(Ipomoea batatas(Lam.)L.),旋花科甘薯屬栽培種,一年生或多年生籐本植物
。又名金薯、朱薯、玉枕薯、山芋、甘薯、地瓜、紅苕、白薯、地瓜、紅薯等,原產中
、南美洲,主要用作糧食和蔬菜。宋元以前中國文獻中屢見「甘薯」的記載,但那時所
說得甘薯是薯蕷科植物的一種,而我們現在所說得甘薯則是旋花科植物,明萬曆年間傳
入我國。自它被引種到中國以後,因其形似我國原有之薯蕷科得甘薯,有人便稱之為甘
薯,久而久之,甘薯一詞幾為旋花科的蕃薯所獨佔。
豆薯 (Pachyrrhizus erosus(L.) Urban),豆科豆薯屬中能形成塊根的栽培種。一年生
或多年生草質籐本植物。又名涼薯、地瓜、土瓜、沙葛、新羅葛,是一種既可當水果又
能當蔬菜的作物。原產中美洲,後由西班牙人傳入菲律賓,可能後來從新羅經海道傳入
我國福建[1] 。中國西南、華南地區和台灣省種植較多。
馬鈴薯(Solannum tuberosum L.),一年生茄科茄屬草本植物。我國亦稱洋芋、土豆、
山藥蛋、地蛋、荷蘭薯。原產南美洲秘魯和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區,為印第安人所馴化
。大約1570年傳入西班牙,1590年傳入英格蘭,1650年左右傳入中國。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大戟科木薯屬栽培種,世界三大薯類之一。起源
於熱帶美洲,16世紀末傳入非洲,18世紀傳入亞洲。中國於19世紀20年代引種栽培,遍
種於長江以南,其中以兩廣、福建台灣為最。
蕉芋(Canna edulis Ker.),美人蕉科美人蕉屬栽培種。別名蕉藕、姜芋,原產安第斯
山脈。公元前2500年在哥倫比亞馴化,1821年傳入日本,1948年引入中國,福建、江西
、浙江等地有少量栽培。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原產美洲。我國亦稱長生果、落花生、落地松、萬壽果、
番豆、無花果等,是一種人們喜愛的食品,也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小粒型和大粒
型兩種,小粒型最早記載見於元末明初賈銘的《飲食須知》,大粒型是清代引進的。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s L.),菊科向日葵屬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亦稱西番菊、迎陽
花、葵花等,原產北美。在中國的種植最早見於1621年(明)王象晉所著的《群芳譜》
,稱西番菊。1688年(清)陳淏子《花鏡》始稱向日葵。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番椒、海椒、秦椒
、地胡椒、辣茄。原產中南美熱帶地區,1493年傳到歐洲,1593~1598年傳至日本。傳
入中國有兩條途徑:一是經由古絲綢之路傳入甘肅、陝西等地;一是經海路引入廣東、
廣西、雲南等地。中國關於辣椒的記載始見於(明)高濂《遵生八箋》(1591):「番
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辣椒一名最早見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
)《柳州府志》。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蘆科南瓜屬。別名番瓜、飯瓜
、倭瓜、回回瓜、金瓜等,原產中、南美洲。元末明初已見於賈銘的《飲食須知》:「
南瓜味甘性溫,多食發腳氣黃疸,同羊肉食,令人氣壅,忌與豬肝赤豆蕎麥面同食。」
說明元代我國已經引種。筍瓜(Cucurbita maxima Dutch. ex Lam. ),葫蘆科南瓜屬
栽培種。別名印度南瓜、玉瓜、北瓜,原產南美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地。中國筍
瓜可能由印度傳入,19世紀中葉安徽、河南等省方志有記載。
西葫蘆(Cucurbita pepo L.),葫蘆科南瓜屬栽培種。別名美洲南瓜,原北美洲南部。
17世紀後期已見於陝西、山西等方志。
佛手瓜(Sechium edule Swartz),葫蘆科佛手瓜屬栽培種。別名瓦瓜、拳頭瓜、萬年
瓜、陽茄子、土耳其瓜、棒瓜等,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18世紀傳入歐洲,後傳到東南
亞,1916年由緬甸傳入中國雲南,現華南和西南等地有栽培。
番茄(Lycopersicon Mill),茄科番茄薯草本植物。亦稱番柿、六月柿、西紅柿、洋柿
子等。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帶。我國最早記載見於(明)王象晉的《群芳譜》:「番
柿,一名六月柿,莖如蒿,高四五尺,葉如艾,花如榴,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一樹二
三十實,……來自西番,故名。」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豆科菜豆屬栽培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稱四季豆、
時季豆、芸豆、四月豆、梅豆、聯豆、架豆等, 具有糧食、蔬菜、飼料等多種用途。原
產中美洲。16世紀初傳入歐洲。中國自明後期曾多次引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和清代《三農記》(1760)都有記載。南北皆有種植,栽培面積僅次於大豆。
萊豆(Phaseolus lunatus L.),豆科菜豆屬栽培種。別稱棉豆、荷包豆,原產中美洲
。16世紀初傳入歐洲。20世紀三、四十年代傳入中國。
菠蘿(Ananas comosus (L.) Merr.),鳳梨科鳳梨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果品栽培植物。別
名鳳梨、王梨、黃梨。原產南美巴西,很早為印第安人馴化。16世紀初,熱帶各國相繼
引種。亞洲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引入印度(1550),後又傳入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中國
在17世紀初(1605)由葡萄牙人將菠蘿苗帶入澳門,後經廣東傳入福建和台灣。廣東《
東莞縣志》(1639)和台灣林謙光的《台灣紀略》(1687)都有黃梨的記載。約在18世
紀末傳入廣西,19世紀初傳入雲南。
番石榴(P. Guajava L.),桃金娘科番石榴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原產美洲墨西哥和秘
魯。 (南宋)周去非《嶺南代答》(1178)稱黃肚子。清代《南越筆記》稱秋果,《植
物名實圖考》稱雞矢果。台灣在200年前已有栽種,現主要分佈在台灣、福建、廣東、廣
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
番荔枝(Anona squamosa L.),番荔枝科番荔枝屬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名佛頭果。
原產熱帶美洲,明末清初傳入中國。最早見於《台灣府志》(1614)。現主要分佈在台
灣、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區。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番木瓜科番木瓜屬小喬木栽培種,又稱木瓜、乳瓜、萬
壽果,原產墨西哥南部,18世紀後期成為世界上重要的一種水果。清代傳入我國,《嶺
南雜記》和《植物名實圖考》均有記載。我國南方各省都有種植,尤以廣東、台灣最多
。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漆樹科腰果屬喬木,又稱檟汝樹、介壽果、雞腰
果,果仁是營養豐富的美味食品。原產巴西東北部,16世紀由葡萄牙人傳入非洲和亞洲
。中國於20世紀30年代引入台灣和海南,1984年海南栽培面積達1.1萬公頃。雲南西雙版
納也有少量種植。
可可(Theobroma cacao L.),梧桐科可可屬常綠喬木,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原產
南美洲亞馬遜河上游熱帶雨林地區。17~18世紀傳入東南亞,1922年傳入我國台灣,19
54年引種於海南省。
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樟科油梨屬常綠果樹。原產中美洲。13~15世紀墨
西哥西部和南部已有栽培,20世紀初傳入亞洲。中國1918年開始引種,台灣、海南、廣
東、廣西、福建、雲南等省均有栽培,其中以台灣、海南為最多。
人心果(Minikara zapotilla(Tacq.)),人心果科人心果屬熱帶常綠果樹。又名吳鳳柿
,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福建於1900年由華僑自新加坡引入,種植於漳州、廈門等地;
廣東於1910年引入,分佈於湛江、汕頭和珠江三角洲各縣市;台灣於1920年自爪哇引進
,嘉義、台南、雲林均有栽培。
蛋黃果(Pouteria campechiana(HKB)),人心果科蛋黃果屬熱帶常綠果樹。又名蛋果,
原產南美秘魯。中國於20世紀30年代引入,由印度尼西亞華僑帶到海南繁殖,50年代在
廣州栽培。
西洋參(Panax quiquefolium L.),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栽培種,別名五葉參、廣
東人身、花旗參。原產北美。1976年後在中國北京、黑龍江、吉林、遼寧及陝西等地先
後引種成功。
煙草(Nicotiana tabacum L.),茄科煙草屬葉用一年生作物。原產中南美洲,人類已
有1500多年使用的歷史。後經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傳至歐洲和世界各地。傳入我國是稱「
淡巴菰」,這是印第安語煙草的音譯。我國最早紀錄煙草的文獻是[明]張介賓的《景岳
全書》:「此物自古未聞,近自我明萬歷時始出閩、廣之間。」煙草的別稱還有相思草
、金絲煙、芬草、返魂煙等。
二、美洲作物的發展及其動因分析
美洲作物的引種和傳播是明清時期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和成就。下面僅以部分
重要作物為例對其傳播過程和發展動因作一番簡要的分析。
關於玉米傳入我國的路徑與時間,學術界長期存有爭議。有人認為最早的記載是明嘉靖
三十九年(1560)甘肅《平涼府志》;但據近年研究,早在明初蘭茂(1397-1476)《滇
南本草》即有記載[2] 。此外,16世紀後期雲南《大理府志》和《雲南通志》均有玉米
種植的記載。因此,玉米很可能是從印度、緬甸傳入雲南,再從雲南傳播到黃河流域;
當然也可能從中亞細亞循絲綢之路傳入我國,越河西走廊過平涼而進入中原;第三路則
可能經中國商人或葡萄牙人經海路傳入我國東南沿海地區。
玉米在中國的傳播大致經過了先邊疆後內地,先丘陵山地後平原地區的過程。如道光《
遵義府志》談到「平地居民只知種稻,山間民只知種秋禾、玉米……」。平川地區居民
即使地頭屋角、田畔園圃「偶種一二,」也只是「以娛孩稚」或作為果蔬輔助食品(乾
隆《霍丘縣志》)。因此,李時珍《本草綱目》卷23指出:「玉蜀黍種出西土,種者亦
罕。」但19世紀以後,隨著人口的激增,玉米種植不僅繼續向山區拓展,也逐漸走向平
原地區。嘉慶《漢中府志》說:「數十年前,山內秋收以粟谷為大宗。粟利不及包谷,
今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 」《植物名實圖考·卷1》亦說:「又如玉蜀黍一種,於古無
征,今遍種矣。」從各地方志先後記述的情況看,19世紀中期,玉米種植已遍及大江南
北絕大多數省區,各地有關玉米的稱謂多達99個。[1] 晚清至民國時期,玉米發展成為
中國僅次於水稻和小麥的第三大作物。1936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達693萬公頃,總產量1
010萬噸。
經過長期發展,玉米在中國逐漸形成了三大種植區:北方春播玉米區、黃淮海夏播玉米
區、南方山地丘陵玉米區。玉米種植比較集中的地方有: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
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這些省區的玉米種植面積和產
量約佔全國的 80%。1983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已達1882萬公頃,總產6819萬噸,分別占
世界的14.6%和15.2%,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玉米生產國。[2] 2000年玉米播種面
積進一步增加到2306萬公頃,總產10600萬噸,播種面積和總產分別為第三大生產國巴西
的1倍和2倍。[3] (P258)
一般認為蕃薯傳入我國有兩條途徑:一是陸路,由印度、緬甸引入雲南;二是經由海路
,從菲律賓傳入福建或由越南傳入廣東 [3]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大理府志》已
有「紫蕷、白蕷和紅蕷」的記載。此外,《雲南通志》記有「紅薯」並指出雲南6個府州
都有種植。 1582年陳益從安南(越南)將蕃薯引入廣東東莞,不久林懷南也將甘薯從越
南引入廣東電白。關於蕃薯傳入福建,《閩小記》記載云:「萬曆中,閩人得之外國,
……初種於漳郡,漸及泉州,漸及莆。」(明)蘇琰所撰《朱蕷疏》亦談及萬曆十一至
十二年(1583-1584),有人將蕃薯從海上傳至晉江。萬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泉州一帶
發生饑荒,「他谷皆貴,惟薯獨稔,鄉民活於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曰朱薯」(龔詠樵
《亦園勝牘》引蘇琰《朱蕷疏》)。蕃薯引種活動影響最大的還是福建長樂商人陳振龍
從呂宋將蕃薯引入福州,經其子陳經綸上書金學曾巡撫倡議種植,收到顯著效果。《農
政全書》曰:「今蕃薯撲地傳生,枝葉極盛。……閩、廣人賴以救饑,其利甚大。」18
末至19世紀初期蕃薯栽培向北推進到山東、河南、河北、陝西等地,向西推進到江西、
湖南、貴州、四川等地,最終遍及全國。1985年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種植國,其種植
面積7萬公頃,約占世界總種植面積的61%。[4]
馬鈴薯傳入中國是在17世紀前期,可能從東南、西北和西南幾路傳入。1650年荷蘭人斯
特魯斯(Henry Struys)訪台,見到栽培的馬鈴薯,稱之為「荷蘭豆」。《致富紀實》
則說:「陽芋,出俄羅斯。」(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和康熙《畿輔通志·物產》均
有「土豆」的記載,說明北路傳入的時間可能更早。康熙福建《松溪縣志》(1700)記
載:「馬鈴薯,葉依樹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鈴子。色黑而圓,味苦甘。」馬鈴
薯的重要性18世紀後漸趨重要。《植物名實圖考》說:「陽芋,黔滇有之,……療饑救
荒,貧民之儲。……聞經南山氓,種植尤繁富者,歲收數百石雲。」四川《奉節縣志》
也談到:「乾嘉以來漸產此物,然尤有高低土宜之異,今則栽種遍野,農民之食,全恃
此矣」(《植物名實圖考》卷 6)。到19世紀我國東西南北不下10多個省均有馬鈴薯栽
培。2000年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達472萬公頃,總產1325萬噸,種植面積為世界第二。[
3](P263)
番茄大約於17世紀傳入菲律賓,後傳到亞洲其他國家。中國栽培的番茄是明萬曆年間(
1573-1620)從歐洲或東南亞傳入。番茄引種之初長期作用觀賞植物。直到19世紀中後期
才進入菜圃,20世紀初上海等大城市郊區菜開始栽培食用。大規模發展是20世紀50年代
以後,現已成為中國主要蔬菜之一。
花生原產南美巴西[4] ,16世紀初傳入中國。明嘉靖《常熟縣志》(1538)和王世懋《
學圃雜疏》均有明確記載。《三農記》卷12亦云:「番豆,乃落花生也。始生海外,過
洋者移入百越,古因此名。初時為果,今湖田沙土遍植。」花生最初在廣東福建一代種
植。據《廣東新語》的記述,清初已普遍種植。《滇海虞衡志》更稱「落花生為南果中
第一,……高、雷、廉、瓊多種之」。17世紀花生栽培漸至浙江,《衢州府志》、《山
陰縣志》、《瑞安縣志》等均有記載。18世紀以後花生種植有進一步發展到湖南、江西
、四川及我國北方地區。近代以前我國花生種植品種皆為小粒種。19世紀八、九十年代
美國傳教士將大籽花生引入山東蓬萊,使蓬萊成為大粒花生的主要產區[5] 。因其種植
便易、耐貧瘠,而且產量高,頗受農民歡迎,很快被推廣至長江流域和北方各省,其中
尤以冀魯豫等省為最。如鄭州、商丘一帶,過去很少種植花生。自1894年美國大籽花生
傳入後,往日「荒丘之區,向所棄之地,今皆播種花生」。[5](P34) 1900-1929年山
東、河南、江蘇、湖北等省的一些地方花生的種植面積已經佔到整個耕地面積的三分之
一,甚至二分之一。
表1 花生在河北等省農田面積種所佔百分比(1900-1929)
年度 河北 山東 河南 江蘇 湖北 湖南
1900 10 0.1-0.2 10 — 10-15 —
1915 20 15-35 10-15 — 15-25 5
1920 20 10-45 20-40 32-34 20-25 10
1924 20 10-50 40-50 40-52 25-30 18-20
1925 12 19-39 26-35 22 17 28
1929 12 11-39 26-47 22 17 28
資料來源:John L. Buck: Cost of Growing and Marketing Peanuts in China. Chin
ese Economic Journal. Vol.5,No.3, 1929(9).
1914-1918 年,全國17個主要花生生產省區種植面積達1390萬畝,年產花生5085萬擔,
1931-1937年種植面積增至2251萬畝,年產量5380萬擔。[6](P195-196) 總之,民國初
期至抗戰前,山東、河北、河南為我國最重要花生產區,其花生播種面積和產量常年佔
全國的45-55%。20 世紀80年代,我國花生種植面積在100萬畝以上的省區發展到10個,
即:山東、廣東、河北、河南、廣西、遼寧、四川、安徽、江蘇、福建,其種植面積和
產量均佔全國的90%以上。花生單產也由1949年每公頃的1012.5公斤增加到1985年的201
0公斤,36年單產提高了98.5%。
向日葵作為油料作物早期只有少量種植。1980年向日葵的種植面積增加到84.47萬公頃,
總產90.98萬噸,成為超過芝麻和胡麻的第三大油料作物。
煙草於16世紀中後期和17世紀初期經由南北兩線先後傳入我國。其中南線又分三路:(
1)由菲律賓傳入閩、廣,再傳入江、浙、兩湖和西南各省;(2)自呂宋傳入澳門,再
經台灣進入內地;(3)自南洋或越南傳入廣東。北線經朝鮮引進我國東北和內蒙等地。
煙草傳入之初主要作為藥用,因其吸食具有興奮和攻毒祛寒的功效,後成為大眾嗜好品
,迅速發展,很快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17世紀80年代福建地區的煙草種植「與農
夫爭土而分物者已十之五」;到乾隆年間,發展到「耕地十之六、七」。[7],[8](卷
36) 有的地方更是「糧田盡種煙草」。[9](卷36) 因煙草種植發展過速,與糧爭地情
形嚴重,清政府曾經屢下禁令,然而屢禁不止,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隨市場需求旺盛和
煙草種植技術的不斷發展,18世紀後期,不少地方逐漸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煙草產區,如
福建的浦城、浙江的塘西鎮、山東的濟寧、湖南的衡州等,皆聞名遐邇(陸耀《煙譜·
生產第一》)。
早期所種植的煙草為曬晾型,種植相當分散。烤煙生產的發展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
期。烤煙源於美國的弗吉尼亞,因此又稱弗吉尼亞煙,是捲煙工業的主要原料,是世界
上栽培面積最大的煙草類型。1900年中國台灣省最早引進種植。1913年英美煙草公司積
極推廣,開始在湖北、山東、安徽、河南等地種植。與此同時,國內的南洋兄弟煙草公
司也傚法引進美種煙草在山東、河南、安徽等地種植。儘管美種煙草生產成本高於土種
煙草及其它作物,但因其產量高、收益大,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山東濰縣、安徽鳳陽、
河南襄城三大煙草產區1921-1934年間美種煙草種植面積擴大了66.5%。加上國內其他地
區,美種煙草種植面積達100萬畝,約占當時全國煙草生產的六分之一。[10](P17-21)
表2 部分省區煙草種植面積變化情況(1814-1937) 單位:千市畝
年度 山東 河南 河北 山西 安徽 浙江
1914 59 124 20 122 55 242
1818 119 — 176 118 152 215
1933 719 680 492 368 283 241
1937 821 916 292 333 345 278
資料來源:許道夫編《中國近代農業生產及貿易統計資料》,1981年,第214-215頁。
1950 年以後,烤煙作為煙草發展的重點,種植面積和產量增長很快,70年代中後期面積
已發展到50萬公頃,總產80多萬噸,面積和總產均居世界首位,常年占世界烤煙生產面
積和總產的40%左右。主要產區有河南、山東、雲南、貴州、安徽、湖南、湖北等省。[
11](P668) 1985年全國煙草總種植面積 131.27萬公頃,其中烤煙佔了82%,占收購量
的96%;晾曬型煙由於消費者習慣變化等原因,在19世紀50年代達到高峰後,生產逐年下
降,主要產區在四川、貴州、湖南、湖北、雲南等省;白肋煙產量較小,主要分佈在鄂
西、川東一帶。
美洲作物傳入中國後,之所以在不長的時間中獲得如此迅速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兩個原
因:
1、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食物供給緊張。
明清時期正是我國人口高速增長時期,全國人口從明初的6500-8000萬人增加到1953年的
58300萬人,數百年間人口增加了9倍,而同期耕地只增加了4倍。[12](P288,325) 人
多地少,耕地不足,給糧食供給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玉米、蕃薯和馬鈴薯都是耐旱、耐
瘠的作物,一般糧食作物難以生存的貧瘠土壤、深山苦寒地區均可種植,而且產量高,
如玉米較之大麥和高粱產量高5%~15%。同治《建始縣志》記載:當地「居民倍增,稻穀
不給,則於山上種苞谷、洋芋或厥薯之類,深山幽谷,開闢無遺。」《植物名實圖考》
也談到:「山農之糧,視其豐歉;釀酒磨粉,用均米麥;瓤煮以飼塚(豕?),稈干以
供飲,無棄物。」充分反映了玉米、蕃薯等美洲作物在農民食物生產中的重要性。尤其
是蕃薯,因為生長期短、適應性強,在南方一些地區幾乎一年四季都可種,農民常常將
它在常規作物失敗後種植,對抗災救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備受關注,著名農學
家徐光啟曾將蕃薯的好處總結為「十三勝」,說它高產益人、色白味甘、繁殖快速、防
災救饑、可充籩實、可以釀酒、可以久藏、可作餅餌、生熟可食、不妨農功、可避蝗蟲
等優點,指出:「農人之家,不可一歲不種。此實雜植種第一品,亦救荒第一義也」(
《農政全書》卷27)。可見玉米、蕃薯等美洲作物的傳播為拓展農業生產的空間,滿足
日益增長的人口的需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商品經濟日益發展,農民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
美洲作物的傳播與商品經濟在中國的發展也有著密切的關係。亞洲棉在6~8世紀就已傳
入中國,但是它取代大麻成為我國衣被的主要原料花了幾個世紀,而美洲棉只用了短短
幾十年的時間就對中國亞洲棉的生產產生了巨大衝擊,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國近代紡織工
業和對外貿易事業的發展。其他美洲作物的發展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如安徽全椒以前很
少種植花生,但「近日種者頗多,為出產之大宗,搾為油,民間日用,大率皆是。 」原
因是從種植花生所得的收益遠遠大於其他作物。20世紀20年代山東煙台等地約有三分之
一的耕地用於種植花生。1922年帶殼花生產量為56837 擔,1931年增加到186435擔。[1
3](P207) 廣東汕頭一帶歷史上一直以種植水稻和甘蔗為主,但「近因落花生之需要增
加,遂將稻米、砂糖之耕作面積皆改種落花生矣」 [13](P206) 煙草種植也如此,19
17年以前,中國還沒有美種弗吉尼亞煙草,但是到1920年已經栽培出27000噸,這與近代
工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三、美洲作物傳播對中國飲食原料生產的影響
美洲作物的傳播是中國農業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活動,不僅增加了我國農作物
的種類,促進了我國的農業發展,而且對中國飲食原料的生產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
響。
(一)增加了中國糧食作物的種類和產量,滿足了日益增長的人口的需求。
漢代以前,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是粟和黍,漢以後逐步演變為南方以稻米為主,北方以麥
、粟和高粱為主,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但明清之際玉米、蕃薯、馬鈴薯等美
洲糧食作物引進與推廣,改變了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種類的構成。
如前所述,明清時期正是我國人口高速增長時期,全國人口增加了6倍,而同期耕地只增
加了4倍。[12](P288,325)人多地少,耕地不足,給糧食供給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玉
米、蕃薯、馬鈴薯等美洲高產作物的引進,不僅使原來不適於耕種的邊際土地得到了利
用,也使得人力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近代以後,雖然糧食生產南稻北麥總的格局未
變,但比重略有下降。相比之下,玉米、蕃薯等美洲作物的生產,無論從播種面積還是
總產量都有相當快速的增長。例如,玉米1914-1918年間年產量為7319萬擔,但到1938-
1947年間猛升到了17961萬擔,增長了1.45倍;蕃薯 1924-1929年在糧食總產中所佔的比
重為11.2%,到1938-1947年上升到16.2%。[6](P338-340)
表3 穀物種植面積增減指數(1924-1947)
時期 稻類 小麥 玉米 高粱 大麥 谷子 糜子
1924-1929 98 143 157 131 138 — —
1931-1937 93 145 164 110 158 84 102
1938-1947 92 133 197 99 125 100 70
說 明:以1914-1918年為基期。
資料來源:許道夫《中國近代農業生產及貿易統計資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
338頁。
表4 玉米和薯類面積統計(1914-1957) 單位:百萬畝
年份 糧食 玉米 薯類
1914-1918 1427 78 25
1931-1937 1575 104 55
1938-1947 1813 196 157
資料來源:德懷特·希爾德·珀金斯:《中國農業的發展》,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
,第9頁。
由表3、表4可見,民國時期我國稻類、小麥等多數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趨於下降,只有玉
米和谷子呈上升之勢;其中又以玉米上升最快,種植面積較 1914-1918年幾乎增加了一
倍。1957年與民國初期相比,糧食麵積只增長了27%,而玉米生產面積增加了1.5倍,薯
類面積增長了5.28倍;蕃薯在整個糧食作物總產中的比重也從1924-1929年的11.2%增加
到1938-1947年的16.2%。[6](P340)生產的這種結構性變化反映了人口增加、耕地不足
的現實壓力下,中國農民為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糧食供養係數所作的努力。又因為這些作
物適於貧瘠和高寒地區種植,騰出了許多良田,從而為經濟作物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
利條件。今天這些美洲作物早已成為可供綜合利用的糧食作物,如以玉米為原料所加工
的產品不下500種,甘薯澱粉可以制酒精、制糖、粉絲、粉皮,還可以加工成檸檬酸、乳
糖、丁醇等。事實上,這些美洲作物的生產,不僅滿足了國內多方面的需求,而且還大
量出口,如2000年玉米是我國諸多出口農產品中出口量最大的商品,達1047萬噸,創匯
105170萬美元。[3](P118)
表5 中國糧食產量品種的基本構成(%)
1952 1965 1979 2000
稻穀 41.8 45.1 43.3 40.7
小麥 11.1 13.0 18.9 21.5
玉米 10.3 12.2 18.1 22.9
薯類 10.0 10.2 8.6 8.0
高粱 6.8 3.6 2.3 0.6
谷子 7.0 3.2 1.8 0.5
大豆 5.8 3.2 2.2 3.3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年鑒》,中國農業出版社,1981年,第350頁;2001年,第251頁
。
由表5可見,糧食作物中玉米作為三大作物之一的地位相當穩固,並且有逐步上升的趨勢
,其比重與小麥相當,2000年甚至超過小麥,產量僅次於稻穀。薯類中以蕃薯和馬鈴薯
為主,其產量大體維持在糧食總產的10%左右。中國六、七種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中,美洲
作物數量和產量佔了近三分之一,可見其對中國糧食生產的深遠影響。
(下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30.48.82
推
02/13 01:07, , 1F
02/13 01:07, 1F
→
02/17 12:03, , 2F
02/17 12:03, 2F
推
02/20 09:02, , 3F
02/20 09:02, 3F
噓
02/20 13:47, , 4F
02/20 13:47, 4F
→
02/21 20:45, , 5F
02/21 20:45, 5F
推
02/23 09:04, , 6F
02/23 09:04, 6F
Agricultur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