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競圖] 台北藝術中心競圖 荷庫哈斯勝出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davidarch (章魚游阿游)時間16年前 (2009/01/27 21:40)推噓8(8推 0噓 22→)留言30則, 9人參與討論串7/11 (看更多)
: 建築師要蓋房子必然要有業主 業主就是台灣人
: 必然要有基地 氣候上就必須列入考慮
: 必然要過法規 而法規是當然是台灣人定出來的
: 在制定的時候法規當然會根據台灣的現況來制定
: 即便是因為貪污方便或崇洋媚外而制定的
: 它也反映了台灣的價值觀和人性 又何嘗不是台灣文化?
: (姑且不論好壞 畢竟只討論文化)
: 最後必然要有使用者 既然基地在台灣,使用者當然是台灣人
: 建築物的設計當然是配合台灣人的生活作息
: (當然有時候某些使用行為可能跟其他地區沒有差異
: 這依建築功能不同,而有差異性)
: 上述的四點,我想建築師要蓋建築大概不能能遇不到吧
: 而那四點也不能不在設計的時候列入考慮
: 當然有些建築師想的更多,會把更多想法丟進去
: 但我個人認為,基本上能有做到上述四點,就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台灣文化
跟你有不同的看法
你提的這四點只是建築中最基本 必須做到的事情
做到的話勉強只能稱之為可供使用的合法建築物(當然台灣現在也是很多人這樣做而已啦)
七零八零年代台灣流行一陣歐式風格
到處都是小尖塔歐式建築
而這些絕對符合你所說的條件
難道你真的要稱之台灣的建築?
即使是日治時期的歐陸或是維多利亞風格我也不認為是所謂當時的台灣的建築
: 另外,是否果真如此我並不確定,畢竟日本我不常去,也沒認識什麼日本建築師
: 但就我所知道的消息是,過去的日本建築師比較會用建築表現日本的文化
: (如:丹下健三的代代木奧林匹克體育館以日本武士的盔甲做為概念設計)
: 現在的日本建築師就比較不會管這麼多
: 爲什麼?
: 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所設計出的東西本來就是日本文化阿
: 而事實上他們所做出的設計也有他們自己的一套風格,這大概是不能否認的
: 再來看歐洲好了,也沒看過現在歐洲建築師還有用以前的大城堡作為概念來做設計
: 歐洲人經過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的洗禮,這兩大影響建築風格的東西也都是他們的文化
: 他們所創作出來的設計是有脈絡可以依循的,這樣的脈絡叫做歷史。所以懂建築史的人
日本老一代的槙文彥也有一個體育館師法於劍道面罩(但絕對不只是形)
中生代安藤在空間上可以讓人體會到日本精神(雖然我不喜歡他啦)
隈研吾的作品更可體會到許多日本文化
歐洲如BOTTA的東西也絕對不只是他獨特個人風格而已(當然更沒有城堡)
但有許多部分是從地域所產生出來的
這些絕對不只是自然而然產生的
他們都有對自己的文化和基地做思考(不只是使用者 法規 呼應自然環境等)
無論你是否贊同他們所呈現的
他們都在試圖尋找一個解答
: 自然不會對這樣的風格轉變有什麼疑問
: 我個人到是認為不太需要活在過去的框架下找尋台灣文化的影子
: 因為台灣“有記載”的歷史並不長久
: 才幾百年而已,要在這樣有限的資源裡尋找靈感做設計大概會比其他地區辛苦吧
: 大家都活在台灣,我們所做的成就將來也會變成台灣的文化和歷史
: 既然都是活在名為台灣的框架下,所做出的決定和個性必然與台灣產生關聯
: 倒是不用把斜屋頂和紅磚牆奉為聖經去拜讀它
: 畢竟過度在意型式只會把文化本身的格局給窄化
小弟本人就是為了思考未來的台灣建築應該是如何
而特地去讀史論相關研究所
讀那麼久之後 的確還是很難說出台灣的建築是什麼
但我心裡有一個自己對於台灣建築的想法和做法
我不知是對還是錯
但我會盡量嘗試讓我之後的設計是朝這方面去走
例如個人很喜歡紅磚
但我絕對不是把它當作形式的一種去操作
而是會仔細的思考紅磚到底想告訴我或使用者什麼
或是在這塊基地到底它代表什麼
如果都沒意義 即使在台灣這麼喜歡紅磚的我也不會用
最後引用替揮灑烈愛做配樂的金獎得主所說的
他大意是說
~一首好聽的歌曲應該是既清新又熟悉的~
我想建築在某種程度應該也是如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2.160.245
推
01/27 22:13, , 1F
01/27 22:13, 1F
推
01/27 23:06, , 2F
01/27 23:06, 2F
推
01/27 23:06, , 3F
01/27 23:06, 3F
→
01/27 23:06, , 4F
01/27 23:06, 4F
→
01/27 23:07, , 5F
01/27 23:07, 5F
→
01/27 23:08, , 6F
01/27 23:08, 6F
推
01/27 23:10, , 7F
01/27 23:10, 7F
→
01/27 23:10, , 8F
01/27 23:10, 8F
推
01/28 11:28, , 9F
01/28 11:28, 9F
→
01/28 11:30, , 10F
01/28 11:30, 10F
推
01/29 13:18, , 11F
01/29 13:18, 11F
→
01/29 13:20, , 12F
01/29 13:20, 12F
→
01/29 13:21, , 13F
01/29 13:21, 13F
→
01/29 13:22, , 14F
01/29 13:22, 14F
→
01/29 18:22, , 15F
01/29 18:22, 15F
→
01/29 19:50, , 16F
01/29 19:50, 16F
→
01/29 19:51, , 17F
01/29 19:51, 17F
→
01/29 19:52, , 18F
01/29 19:52, 18F
→
01/29 19:54, , 19F
01/29 19:54, 19F
→
01/29 20:01, , 20F
01/29 20:01, 20F
→
01/29 20:07, , 21F
01/29 20:07, 21F
→
01/29 20:08, , 22F
01/29 20:08, 22F
→
01/29 20:09, , 23F
01/29 20:09, 23F
推
01/30 14:23, , 24F
01/30 14:23, 24F
→
01/30 14:24, , 25F
01/30 14:24, 25F
→
01/30 23:30, , 26F
01/30 23:30, 26F
→
01/30 23:32, , 27F
01/30 23:32, 27F
→
01/30 23:34, , 28F
01/30 23:34, 28F
推
02/25 22:41, , 29F
02/25 22:41, 29F
→
02/25 22:41, , 30F
02/25 22:41, 30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Architectur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