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系統生物學與代謝工程

看板Bioindustry (生物科技)作者 (stanley)時間20年前 (2005/06/28 23: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很感謝,前輩您許多comment ※ 引述《nightcatman (夜貓)》之銘言: : 跨領域整合溝通的確很重要 : 不過知道要做整合是一回事,真正在做整合又是另一回事 : 我在這個領域試著做整合也很久了 : 真的是很困難 : : 舉例好了,日本在systems biology找出幾個現行antifugal drug : : 幾個上游target,而且是藥廠出資的study ,不是像台灣 : : 學術界教授、只會騙國科會、國衛院錢來生SCI paper : : http://sbbs05.lifescience.ntu.edu.tw/index.html : : 詳見東京大學 基因體研究中心副所長 Miyano : Miyano最近一次帶團隊到台灣來開研討會 : 我在台下問到他們的PI當場承認投影片裏的東西只是"規畫"而不是"成果" : 這樣您了解我的程度了嗎? : 也許有些版友看到這裏就可以猜出我的身份了 :) 我應該說清楚的是 單指運用systems biology anti-fungal drug griseofulvin 這一塊 他們說 做出一些上下游的druggable genes 是讓人覺得很promising 也是可能以後藥廠可以用的模式 或是以後在endothelial cell可行的模式 或是現在Lilly在Singapore的 Systems biology Lab到底在弄些什麼??? 您說的endothelial cell modelling這部分嗎?是規劃中嗎?如果還沒做,那也不意外, 但是去看 beyond systems biology 2005 中 也是幾家美國公司 佈局進入這一塊了 或是Miyano 的collaborator 在Cambridge uni, UK 的 Cristin Print 在 beyond systems biology 2005 中 ,有一些報告,但不曉得,做的如何?? : 國外對此的投資和認知確實比國內進步一大截 : 但,認知是認知,成果是成果 : 不管他們投了多少錢,目前也並沒有可靠的成果出來,這才是重點 : 整個systems biology目前根本就還在累積data的階段而已 這就我的論點,我覺得您對bioinformatics/ systems biology 都太悲觀了,不過這是就業上的事實, 但不是產品上的事實 事實上,在bioinformatics/ systems biology這條tract 上 台灣 最大的問題是 大概很少有人從 math/EE/CSIE/ 念了 bioinformatics 後,再投身到 bioengineenging , biotech 上, 甚至來回答臨床上、醫藥上的問題 與需求 國內跟國外最大的不同是 我覺得 像跟過 Leroy Hood. 的 Trey G. Ideker 他從 MIT 的EECS 一路從 BS唸到master 然後到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念 Ph.D. in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至少帳面上他手下還有人或是collaborator做 wet lab 可是,反觀台灣, 有多少人這樣?? : : 而做bio的想做modeling 又不知道從何入手。 : : 而且台灣很大比例做bio的人通常數學、物理不是很好 : : 目前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設有translational research/育成中心 : : 都是好的開始 : 您所說的modeling的確是重點,您能看到這一點就很不容易了 : 已經比國內一些短視的PI要好很多了 : 不過呢...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內部根本不重視modeling,您知道嗎? 感謝聽到前輩您的論點。 : 台灣也的確落後國外一大截 : 但是,我要說的是,國外的東西也沒有您說的那麼美好 可是,看看現在台灣做了什麼?各做各的 台灣的悲哀 : 是實上很多東西都是有問題的 : 在這個field裏面,因為東西太新,所以有很多都是在唬爛不懂的人的 : 國內國外都一樣 : 就像Miyano的例子那樣 : 如果您在那個研討會,大概會完全相信他的投影片吧... :) : 所以我還是認為,如果您不是真的很了解技術性細節,而只是個user的 我覺得趨勢、方向、會比 細部技術 重要的多 大家都同意,這中間,有太多細部細節 ,但是這些細部細節會一直改進 所以說,我覺得這不是神話,只是一個快完成的進行曲? 我覺得跟在leroy Hood 肩膀後面看事情,以他的發明、經驗、資歷 這個方向,這個應用是不會錯的, 我自己也不是stupid user ,我至少也用過一些 SELDI-TOF, MALDI-TOF proteomics加上 machine learning去騙騙人, 所以以後我會多注意前輩您的提醒。 : 您可以再低調保守一些 : 因為實際上,您可能連別人唬爛您的地方在哪裏都看不出來 : 所以才會對國外的東西有太多不切實際的信任 其實,我覺得我還不是老師,雖然有上一些醫學生的實驗課 所以,我大概多是多講話,或許有些內幕不瞭解,想信 透夠這樣的討論,可以得到更多東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133.178
文章代碼(AID): #12mMwHG- (Bioindustry)
文章代碼(AID): #12mMwHG- (Bio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