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有關於抽質體DNA的問題
我現在在實驗室打工,然後會常常碰到要幫學長姐抽質體DNA的工作
一般的菌還好,可是每次我遇到一種叫VSVG的質體就完了
產率相當的低,每次可能都要多弄好幾罐才能抽夠
我現在是在作大量質體的製備,利用廠商設計好的工具說明來抽。
現在就我所學的,想到的只有一些原因
本身質體就很不容易被transformation到大腸桿菌裡,因為比較大
本身VSVG的copy number數低(這是實驗室的學長姐跟我說的)
想找尋一些對付這種low copy的質體DNA,我把一些學長姐提供的意見與自己的愚笨
想法一起貼上來,希望大家能給點意見討論討論>"<
學長姐的建議:
‧多養一些菌,在lysis buffer裡面放比較久一點
‧盡可能的小心....
‧如果覺得很煩那就retransformation囉!因為可能當時的competent cell不夠好
‧抽dna加isopropanol後,丟到-80 o/n,第二天再去抽
我的一些想法:
‧把菌養久一點,例如說我今天養500ml的菌,10小時後去抽。那我把養的時間加長
變成18或24小時之後再去抽,會不會比較好?或會更糟?
通常大家對這些細菌大約都養多久,或去測OD600時大約在多少左右是一個可能得到
較多的量?
我其實很擔心這樣菌會不會活太老然後就像做competent cell一樣 失敗
‧不用過column的技術,用傳統的酒精沉澱法去做,據說這樣可能盡可能的減低DNA黏
在column上的機會。不過這個傳統技術有什麼先天限制嗎?
‧用更高的轉速轉DNA:這有用嗎?我是以抽病毒的方法去想的,想把病毒弄下來就是
要轉快一點...
我觀察一些菌的生長情形,像我們養的VSVG跟其他比較high copy的菌,總覺得它雖
然用同樣的時間去養,可是就是感覺混濁度就比其他的菌低一些,有時還覺得它好像都
沒長一樣,跟昨天放下去的LB顏色差不多XD
↑有時候上面的天馬行空版思考學長姐都覺得不太可能,可是...還是來問一下
大概就是這樣了....板上的前輩謝謝你們看文章
如果前輩覺得這些資訊是可以自修被查到的
那可否提供大概的方向,要往哪裡去找會比較好
我想我可以去看看,然後再把不懂的東西提出
總之謝謝各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1.87.1
※ 編輯: hchs890843 來自: 203.71.87.1 (04/12 23:57)
※ 編輯: hchs890843 來自: 203.71.87.1 (04/13 01:04)
推
140.112.193.157 04/13, , 1F
140.112.193.157 04/13, 1F
→
140.129.72.15 04/13, , 2F
140.129.72.15 04/13, 2F
Biotech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237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