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轉錄 : 中研院破解寄生蟲致病原
研發成果率全球之先
〔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
錐形寄生蟲引發的昏睡症和卡格氏病,在非洲、拉丁美洲分別有六千萬、一千八百萬人
罹患,一直苦無適合藥物醫治,中研院生物化學所昨日宣布,已率全球之先,破解攸關
錐蟲生存的蛋白質結構,並成功合成出能有效殺死錐蟲的小分子,有助進一步研發寄
生蟲藥物。
新藥可造福貧困國家
新藥研發成本非常昂貴,歐美先進藥廠為賺回本金,多半鎖定老化、癌症及已開發國家
的重大傳染病等領域研發。生化所副研究員林俊宏指出,近二十五年來,一千四百種新
藥只有一%用來治療寄生蟲,非洲、拉丁美洲的貧困國家有許多因寄生蟲引發的疾病,
長期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傳統治療「瘧疾」的奎寧,則有嚴重的抗藥性問題。
林俊宏強調,大部分生物體都用「麩胺基硫」來抵禦多餘的氧化反應,但錐形寄生蟲
是用「錐蟲基硫」形成抵抗氧化反應的盾牌,他領導的團隊便是破解了「錐蟲基硫」
的分子結構,催化反應機制,成功找出能抑制錐蟲基硫的小分子。
一旦「錐蟲基硫」遭到抑制,錐蟲等於失去生物盾牌,無法抵抗紫外線、自由基等氧
化傷害,很快就會死亡。林俊宏說,由於人體內不具備錐蟲基硫,小分子抑制劑只會
殺死寄生蟲,不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但詳細的新型寄生蟲藥物效能評估,仍須進行後
續動物實驗和臨床人體試驗,才能獲得證實。
此成果由中研院和美國研究團隊合作,論文最近獲得「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期刊」刊登
,因對地球眾多人口罹患的寄生蟲疾病藥物研發有突破性的重大影響,受到國際學界高
度矚目。
---------------------------------------------------------------------------
說真的 那篇 paper 主要說的是 E.coli 的蛋白質, 扯到寄生蟲的新藥開發大概還有
100 年吧...
不過全球有數千萬人感染 且致死率又高
但似乎重視程度不如只有數百至數千人感染的狂牛症
看樣子學術界也是很現實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64.75
推
12/27 18:45, , 1F
12/27 18:45, 1F
Biotech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