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一個密度梯度離心的device
我運用密度梯度離心為原理配合離心旋轉做出一個device,可以把其中一
個密度(一個交界面)的物質提取出來
現在問題來了,論文裡面要提到研究動機,我該寫甚麼好?
用來抓取細胞內之粒線體?
1.與傳統離心方法相比,運用此設備抓取所耗費的時間與耗材會大幅減少
2.由於耗費時間減少,所以提取出來的粒線體可以保持較高的活性(新鮮度)
3.只需要按一個鈕就可以完成抓取粒線體的動作,降低實驗之人為誤差
但...教授覺得
1.耗材之針筒、tip等等其實不是很貴,且抓取所需時間也只是從原本的一個多小時
變成幾十分鐘,差距並不是說很大
2.就我所知,粒線體離開細胞一小時其新鮮度差異不會很大,而且我亂找了一下也
沒有找到有甚麼論文或實驗非常注重這個新鮮度(新鮮度高實驗才能成功之類的)
3.離心取中清液其實也不是甚麼困難的操作,人為誤差不會說很大
完全沒辦法說服他(淚奔)
簡單來講,以設備抓取粒線體的這些優點好像沒辦法成為強烈的研究動機
畢竟就算沒有這個設備,分離粒線體還是可以進行,一台離心機就夠了
所以想請問,我如果改成抓取甚麼東西,這個device的不可取代性會比較高?
然後有沒有相關的論文或實驗可以支持這些說法?
譬如,分離死細胞和活細胞、提取血液中血小板、
重複一次,我的設備可以很簡單的
進行密度梯度離心,然後把其中一個密度(一個交界面)的物質提取出來的
先謝謝大家的回答了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0.24.6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iotech/M.1413976567.A.BCF.html
→
10/22 22:45, , 1F
10/22 22:45, 1F
→
10/22 22:46, , 2F
10/22 22:46, 2F
→
10/23 00:04, , 3F
10/23 00:04, 3F
→
10/23 00:04, , 4F
10/23 00:04, 4F
我的設備其實就類似於離心機 是一片光碟片(放在馬達上)
把細胞放上去,按一個鈕轉轉轉粒線體就會跑出來這樣
※ 編輯: hydrai (140.120.24.62), 10/23/2014 01:08:29
推
10/23 18:11, , 5F
10/23 18:11, 5F
→
10/23 18:12, , 6F
10/23 18:12, 6F
→
10/27 00:58, , 7F
10/27 00:58, 7F
Biotech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34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