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 請問大腸桿菌表達蛋白問題
各位大大好,小弟最近進行大腸桿菌表達蛋白時出現了一個問題
實驗流程是這樣
沾取少量的菌加入10mL含有抗生素的LB
搖晃培養16小時後加入1L含有抗生素的LB
搖晃培養直到O.D值0.5~0.6之後加入1mM IPTG
表達4小時之後10000g離心收取菌
現在的問題在於:
離心收下來的菌異常的少,進而導致後續的純化結果很差
但是實驗流程明明有用UV測600nm波長的O.D值達到0.5~0.6之間
照理來說菌量應該取決於O.D值?
所以只要沒測錯就應該有正常的菌量才對
奇怪的是以前沒有這個問題,是自從改成1L的LB加入抗生素之後發現有這個狀況(以前沒加)
此外UV測量器是公用器材,似乎設定有被動過
小弟想知道的是
1.加入IPTG之後細菌是否會繼續生長
2.在大瓶1L的LB culture這邊加入抗生素是否影響後續細菌的生長
3.UV儀器小弟不熟,有設定能夠讓測的O.D值變得跟原先不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8.123.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tech/M.1489723611.A.5DC.html
→
03/17 12:40, , 1F
03/17 12:40, 1F
→
03/17 12:41, , 2F
03/17 12:41, 2F
→
03/17 12:42, , 3F
03/17 12:42, 3F
→
03/17 13:32, , 4F
03/17 13:32, 4F
→
03/17 18:20, , 5F
03/17 18:20, 5F
→
03/17 18:20, , 6F
03/17 18:20, 6F
→
03/17 18:21, , 7F
03/17 18:21, 7F
推
03/17 18:22, , 8F
03/17 18:22, 8F
→
03/17 18:22, , 9F
03/17 18:22, 9F
抱歉小弟儀器沒有講清楚,這次主要在於與先前成功實驗的比較,所以不確定所謂正常的菌量該如何
我們實驗室比較偏化學,這部分的實驗沒有在看生長曲線,都是直接試,跑膠看哪個條件好
然後小弟有比較IPTG對細菌生長的影響,沒加IPTG細菌的OD值會比有加的高,表示有加的長比較不好?
小弟可能會再搖一個大量LB culture,來比較有無抗生素的影響
→
03/18 03:27, , 10F
03/18 03:27, 10F
→
03/18 03:28, , 11F
03/18 03:28, 11F
老闆一直認為之前實驗條件得到的蛋白不夠濃不夠純,一直想改條件
討論後老闆認為大LB culture應該要加才對,先前的實驗是錯的,理由如qumai大所說
其實蠻合理的,但是菌真的變很少,所以現在要釐清到底是本來菌就不該長那麼多還是別的問題
推
03/18 22:37, , 12F
03/18 22:37, 12F
有找其他比較熟練的人去研究儀器,測量步驟沒錯,只是好像沒有甚麼標準品可以檢查儀器本身是否正常
推
03/19 13:21, , 13F
03/19 13:21, 13F
要做蛋白,大大說得很合理,也許其實本來就不該有這麼多菌?
小弟準備要純化長較少的菌跑膠看看
也許會比之前沒抗生素長較多菌的時候結果還要好
→
03/20 12:20, , 14F
03/20 12:20, 14F
→
03/20 13:00, , 15F
03/20 13:00, 15F
→
03/20 13:02, , 16F
03/20 13:02, 16F
→
03/20 13:02, , 17F
03/20 13:02, 17F
→
03/20 13:06, , 18F
03/20 13:06, 18F
→
03/20 13:07, , 19F
03/20 13:07, 19F
誘導條件之前有抓過,應該還可以
抱歉我一直把問題放在菌量異常,沒有提到後面的實驗問題,我們是用his-tag搭配NTA beads純化
另外我們是先把10mL放到1L放大,測OD是測1L那瓶的OD值,10mL的就是養16小時沒有測OD
→
03/20 13:44, , 20F
03/20 13:44, 20F
→
03/20 13:48, , 21F
03/20 13:48, 21F
10mL養在細長圓底瓶,沒有量OD,丟入1L裡面養到0.5-0.6大約3小時
※ 編輯: s992003 (140.128.123.73), 03/22/2017 11:45:05
推
03/26 11:29, , 22F
03/26 11:29, 22F
→
03/26 11:29, , 23F
03/26 11:29, 23F
Biotech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