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pring 2025 Exam ILA LPM

看板CFAiafeFSA (精算師/基金經理人/銀行家)作者 (pp)時間1周前 (2025/07/25 23:2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6天前最新討論串1/1
背景:第一科FSA Exam。有工作加2小孩,考試假都有請 準備時間:3個月又8天。 結果:Pass (6分)。 使用教材:TIA。沒有去看原始paper。 說實在6分考過運氣成分很高,但網路上相關分享實在太少,還是拋磚引玉一下。 準備過程跟心得如下: 1.所有章節快速念過一遍 2.仔細做2回考古題,並檢討 (基本上8成都不會寫,但是透過這個過程才知道考題會怎麼 問,對念第二遍的時候很有幫助)。 3.念第二遍時,為了確保真的有念進去,會在紙上先寫好章節標題,練習把章節內容用自 己的話條列式寫下來。這個步驟非常關鍵,是我看了很多reddit上9分神人分享中的最 大共通點。我因為時間不夠,只針對某幾個章節練習。我用Word打。順便練習英打速度 4.考前再做2回考古題。 5.影片我看得算多,即使到後期有不懂的地方也都會回去看。 6.我有用TIA的APP, 通勤時用上面的Flashcard考自己 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念第一遍時,不斷提醒自己遇到需要花太久時間的觀念或章節,一定 要先跳過,不要讓進度落後。講師Eddie也一再強調這點。很多當下不理解的地方,唸到 後面自然通了。我甚至覺得很多當下糾結的內容,讀完整全部內容後發現重點根本也不在 這裡。時間有限且考試範圍極廣的情況下,所有內容都有7成的理解,考過的機率大於 100%讀通7成的內容。這次第一遍花了7週的時間,覺得可以再更短,把時間留給念第二遍 甚至第三遍,效果會更好。 整個準備過程我不停地再改變策略,特別是當我發現唸完腦袋還是空白的時候。例如本來 規劃前2個月念講義,最後一個月寫題目跟背。但是當我唸到Section C時發現前面 Section A跟B的內容基本上都忘光了。馬上決定快速飆完第一遍,趕快先寫一回考古題, 才比較知道到底會怎麼考。 準備後期仍然常常迷惘,一直問自己有限的時間,我到底該花在哪裡? 考古題 vs. 再念 一遍? 聽一位強者同事分享後,才知道考古題不要花太多時間。用考古題題目數量的比例 來抓放某些章節很危險,因為近期才加入syllabus的章節考古題數量往往最少,但反而出 現的機率很高。而且考古題出現過的考點,反而不常再重複出現。 我發現第一次使用TIA教材需要花滿多時間摸索念書方式。Detailed Study Manual (DSM) 是根據原始文章順序編排, 內容較細。Handouts則是講師上video lesson使用的講 義,更濃縮精簡些。我大部分是先看一遍video,再看DSM,但這方法不見得適合所有人。 另外,TIA有6個月的免費extension, 所以即使預計下次考試時間是半年以上,還是可以 現在就開始讀。 最後還是要感謝同事跟網友給的建議,整個準備過程我其實都非常迷惘跟混亂。下一科我 預計至少準備5個月,不然即使考過,過程還是非常煎熬而且壓力太大對身體很不好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202.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AiafeFSA/M.1753457043.A.F33.html

07/26 16:34, 1周前 , 1F
推,謝謝大神分享
07/26 16:34, 1F

07/27 00:25, 6天前 , 2F
恭喜!能過一科就能過三科!
07/27 00:25, 2F
文章代碼(AID): #1eWw6Jyp (CFAiafeFSA)
文章代碼(AID): #1eWw6Jyp (CFAiafeF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