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正確的理財觀念?
前文43
前言
在談理財之前,有幾個問題要先釐清。首先,理財是一種建立在金錢上的行為動作,其目
的是為了產生或達到、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原文提到的『成為有錢人』,只是理財的其
中一個預期得到的結果,但不完全是理財的真正意義及絕對目的。
那麼,理財的意義是什麼?是投資嗎?不對,投資也是一種建立在金錢上的行為動作的通
稱,其目的是為獲利,處理金錢行為的根源來自於自身的金錢觀及價值觀,還有最重要的
知識。換言之,理財的意義在於建立架構個人的理財知能與知識之後,對理財的行為範疇
選擇,有著基本認知及了解。舉凡保險、投資、稅務甚或是生活支出、交易買賣、資產轉
移等等,能夠因應環境變化並且了解自身狀況之下,提出相對的回應。
金研院的理財規劃實務一書開宗明義提道:『理財的目的不在於擁有花不完的錢,而是藉
由平衡一生的現金流量收支,達成人生各階段財務目標的滿足。』
的確,理財不一定會使人致富,投資跟投機之間也只是一線之隔,然而理財牽涉的範圍非
常廣泛,投資也只是眾多理財行為當中的一個選擇性動作。當李家同教授投書媒體指稱貧
窮家庭小孩沒有錢投資何來需要理財教育言論時,我們可以看到不只是一般大眾,甚至連
知名的校長教授對理財觀念與知識了解之薄弱,足見知識教育及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貨幣的形成與發展
既然理財跟投資都建立在金錢上,那麼就不得不先提到金錢,也就是貨幣。在台灣,我們
稱為新台幣。
1716年,法國人John Law利用成立銀行發行貨幣換回法國政府的公債,且同時短暫刺激了
法國的經濟發展。之後,世界各國的經濟體系漸漸由原先的黃金本位或銀元本位,轉換為
現今以信用基礎為貨幣發行的貨幣制度。
什麼是黃金本位?簡單說就是國庫有多少黃金存量,就只能發行相當比率的貨幣進入市場
流通。在金本位未廢除之前,大多國家的百年通貨膨脹率在6%左右區間平穩波動。然而,
在信用發行取代金本位之後,百年間通貨膨脹率最高放大了超過600倍之多!
順帶一提,新台幣於1949年頒佈發行辦法,以1:40000取代舊台幣。台灣在1992年廢除白銀
本位,2000年停止委託台灣銀行,由原中央銀行發行。
那麼,再簡單解釋信用發行。政府向中央銀行舉國債,銀行收到多少額度的國債,就發行
多少數量的貨幣,這些新發行的貨幣藉由企業及其他銀行流通到市場,企業藉此擴大經營
發展,銀行藉此發放貸款給有資金需求的民眾,這些錢很可能是用來創業或投資,也很可
能被用來消費,到最後都會流入到一般民眾的手上,可能是企業發放的薪資,也可能是創
業或投資的獲利,接著政府利用各項課稅,來給付償還原先為了發行貨幣而向銀行舉的國
債,然而,這是永遠還不完的一個循環。
假設政府今天舉100元的債,中央銀行發行了100元進入市場,假設企業與其他銀行各拿了
50元,企業藉由50元營運發展獲利,其他銀行發放的50元中,假設一半被用來消費,一半
被用來創業或投資。到這裡,不管課稅的級距如何的高,政府永遠不可能從企業或人民身
上拿回百分之百的原債務金額,即使每一層之間都還有利息存在。同時,人民還有儲蓄的
自由。簡言之,政府、央行及人民之間的關係,一個不斷舉國債,一個收了國債就發鈔票
,而稅金永遠還不完,當市場需要資金刺激或加注的時候,國債就不斷地產生。我們甚至
可以說,從我們出生那刻開始,每個人都背負了這個國家的長期債務,無一倖免。
新貨幣戰爭一書中提到:『現今金融體系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這個體系必須在資金提
供者不擠兌、金融機構能夠有效運用資金的基礎上方能成功運作,但是當代國際金融活動
越來越脫離實物經濟。有數據表明,一九七○年,國際外匯交易額約六倍於物質產品總量
,到今天,外匯交易額已經是世界市場上進出口總價值的七十倍!據估計,現在每天約有
超過二兆美元的外匯交易,而其中大多數與物質產品的生產和貿易無關!』
上面那段話簡單的翻譯就是:虛擬經濟已經遠遠超出了實體經濟的總值,這樣是很危險的
!貨幣的確有其控制市場的功用,這是肯定的,然而如何操作,信用基礎發展不到百年時
間,世界的金融體系就經歷了數次的金融危機及景氣低迷的挑戰,顯示現今金融體系並不
完全成熟,且有再修正改善的空間。
什麼是虛擬經濟?什麼又是實體經濟?
經濟學對市場的解釋簡單明瞭:『有供給及需求就會形成市場。』所謂的實體經濟,指的
是人為了生活一定要消費的市場,包括大宗民生物資、能源、農林畜牧養殖…等等。虛擬
經濟則是泛指金融領域有價證券包括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買賣活動,甚至不動產也名列其中
。
當虛擬經濟的投資標的範圍,從實體經濟市場漸漸連虛擬經濟市場都可以再投資的時候,
這個比例就有了無限上綱的倍乘效果。換言之,任何的金融投資行為,都是在虛擬經濟市
場中進行,這才是我們要看的重點。
既然貨幣成就了現今的實體經濟市場與虛擬經濟市場,理財行為就不會只存在於虛擬經濟
市場。有一句話說的好:『歷史使人明智,數學使人精明。』即使是『窮爸爸.富爸爸』
的作者羅勃特.清崎先生,在書中一再宣揚投資房地產甚至是以融資的方式進行房地產投
資,是他鼓勵致富的唯一指標。但他仍然不忘在書中提及基本的會計原則:現金流量與資
產負債。也就是收入、支出、儲蓄、資產、負債與淨值之間的關係。傳奇基金經理人彼得
.林區也在書中自序強調,投資前需要建構的是財務知識。人們會對生活中的任何開銷精
打細算,錙銖必較,甚至可以為了買一台電視,花時間研究配備及差別,卻很少投資人在
進市場前做足了功課,連財務報表都不閱覽,就買下公司股票。他甚至笑稱股票大概是最受
歡迎的全民休閒活動。
4E原則,經驗與策略的戰爭
『理財女王-四年還掉千萬負債!』
『理財達人-教你利用房地產致富』
『投資理財選這支就對了-十檔未來十年最熱門基金』
『三十位上班族理財之道-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就對了!』
…
在坊間任何一本投資理財雜誌封面或是內容,我們都不難發現上述的文字。依頁目翻開書
頁,彷彿致富心法就在其中,只要循序這些人走過的道路,自己也向『有錢人』或『財務
自由』跨了一步。卻只有極少數真正在灌輸基本財務觀念,就算有,用字遣詞也引不起多
少目光投注。我們也不難想像,為何堂堂校長教授會認知『投資』與『理財』之間,於等
號兩端成為恆等式。
別人的經驗是否就是自己成功的循理?即使不全然套用,至少可得一二?王永慶的路如果
可以複製,郭台銘的成功經驗如果可以拷貝,巴菲特的思維如果可以套用到每個人身上,
每個人都可以投資致富,何苦每天拼死拼活工作賺錢?要怎麼投資基金?股票?還是房地
產才能獲利?很多人連腳都還站不穩就想跑,這些投資範疇居然成了『正確的理財觀念』
的討論範圍?誠實的面對人性與現實,筆者強烈建議標題應該改成:『快速成為有錢人的
偏方』,以免一而再地誤導理財的意義。
4E原則:Education(教育)→Executive(執行)→Experience(經驗)→Endurance(耐心)
『受教育擁有知識,以執行實作換取經驗累積,並且擁有耐心的持續下去。』這是除了『
工作才會致富,而非投資致富』、『滲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之後,筆者的第三個理財
哲學及原則:順序別搞錯!
羅勃特.清崎在他的書中這麼提到:『投資最大的風險是你自己,只有教育才能夠讓你擁
有知識,而知識可以降低你行動的風險!』相同的,巴菲特也持同樣的觀念:『我不投資
那些我不了解的東西,我只投資我知道的東西。』妙的是,很多人就不求甚解,得知他人
這麼樣就可以發財,自己心裡難免也很想試一下。於是在第一個E還未滲透時,就進入到
第二個E去換取第三個E,迫不急待的想看看成效如何,如果不如預期,連第四個E都不
會考慮就會喊停。
當我們以實體經濟及虛擬經濟的角度來看待理財這個行為時,我們或許該自問:如果有一
天貨幣不再是貨物交易的主要媒介時,是一碗飯可以讓我生活,還是投資的獲利可以讓我
活下去?這或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我們卻不得不思考,當我們在處理金錢的時候,當我
們投入虛擬經濟市場的後端數字遊戲時,前端的現實,我們都安撫好了嗎?我們真的清楚
的知道自己的現金流量狀況?我們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資產負債淨值水位是否安全到可
以進行投資行為?我們是否對於將要投資的標的或是理財工具的選擇,具有一定程度的了
解?甚至,我們能夠清楚的知道,理財的範疇有哪些?其中關係又如何?如果我們還未了
解,為什麼要那麼急著換取經驗呢?
快樂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快樂的家庭卻各有各的悲哀
最近跟同事聊到這句話,出自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我們從家庭觀聊到人生觀、工作觀、
金錢觀、甚至是感情觀。我們認為世界上很多道理的延伸,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就拿家庭
觀來說,所謂『快樂的家庭都是一樣的』,指的是這些家庭成員一同建立的價值觀及原則
,並且落實在生活當中,所以即使跟其他家庭一樣,彼此之間仍然會爭執賭氣,也同樣會
面臨任何突發狀況,但循序著當初建立的價值觀及原則和信念,他們總是能夠回到軌道,
不至於因此偏差。理財行為也是一樣,正確的理財觀念建立在原則上,原則來自於受教育
所獲得的知識。那麼,哪裡可以獲得這些知識?
在那些你很看不順眼的書當中,你會得到它
筆者數月前在淡水租處附近撿到一隻黃金獵犬,看起來應該是成犬,實際歲數無從得知,
醫生掃不到晶片,也不能斷定是走失還是棄養。一般狗的壽命大約在十二至十五年,或許
他還可以活個十年左右。筆者沒有能力照顧養護全世界的流浪狗,甚至是那些關在籠中等
待一針安樂死的無辜生命,念在生命可貴,多條狗吃口飯也不造成過重負擔,便拎他回家
。正在筆者將要結束文章之時,他正在旁邊吹冷氣睡大覺。
生命如此單純,終有結束一天,然而我們永遠無法預知那天何時到來,也沒有任何一個往
生者回來告訴我們,當下是什麼樣的抽象感受。人生是不是如宗教所言,有著下一次重新
開始的機會?或者有著所謂的天堂與地獄等待著正在活著的我們?這些,我們都不知道。
的確,在現今的金融體系之下,能夠掙得更多貨幣的人,有較高的機會可以獲得較理想的
生活品質。雙門的跑車、挑高四米二的毫宅、漂亮的女人、花不完的錢,在自由的虛擬經
濟市場中,只要能夠獲利,這些都不再是夢想。
或許回頭省思,我們真的需要這些嗎?一定要成為有錢人才會快樂?要有機會成為有錢人
才要理財?報酬率的數字就是人生成功的碼表?銀行戶頭的數字就是生活快樂的指數?
讓我們再回到那句簡單的話,理財就是:
『平衡一生的現金流量,達成人生各階段的財務目標』
最後,分享筆者的理財哲學與原則:
『工作致富,而非投資(機)致富。』
『滲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
『4E原則:Education→Executive→Experience→Endurance』
騙P幣花用,共勉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132.132
推
08/05 09:04, , 1F
08/05 09:04, 1F
推
08/05 13:46, , 2F
08/05 13:46, 2F
推
08/05 17:14, , 3F
08/05 17:14, 3F
推
08/06 02:24, , 4F
08/06 02:24, 4F
推
08/06 04:02, , 5F
08/06 04:02, 5F
推
08/06 05:53, , 6F
08/06 05:53, 6F
→
08/06 08:03, , 7F
08/06 08:03, 7F
推
08/06 14:21, , 8F
08/06 14:21, 8F
推
08/06 15:53, , 9F
08/06 15:53, 9F
推
08/06 18:21, , 10F
08/06 18:21, 10F
推
08/06 18:51, , 11F
08/06 18:51, 11F
推
08/06 19:07, , 12F
08/06 19:07, 12F
推
08/08 14:14, , 13F
08/08 14:14, 13F
推
08/09 22:09, , 14F
08/09 22:09, 14F
推
08/09 22:13, , 15F
08/09 22:13, 15F
→
08/13 13:35, , 16F
08/13 13:35, 16F
推
11/18 23:20, , 17F
11/18 23:20, 17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FP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