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連續二日的MUJI講座參與心得
週五在學學參加「無印達人與品牌經理的LIVE SHOW」,由「設計東京」作者
吳東龍主持,熟稔品牌精神與執行細節,資料準備充分的的MUJI總經理王文欣
主講,展示很多活動照片與形象影片外,尚由吳東龍提出許多精闢問題,使聽
眾從不同角度了解MUJI。
「設計東京」這本新世代旅行觀覽著作,其中近乎爆表的資訊載量,透過了
幾臻化境的日式編排與資訊整理,有條不紊地呈現大量內容而使我印象深刻,
不敢相信僅透過一位作者便足以完成這份艱鉅任務。這次正好讓我見識吳東龍
在開頭引言與提問間,除展現對講題的高度浸淫與認知,也包括迅速的臨場反
應、對台下聽眾發言的整理歸納能力。
最好例子是當觀眾希望王文欣總經理推薦,無論了解或不了解MUJI的消費者
都能適用並享受的三種商品時,順著王文欣總經理的答案「白瓷碗盤、聚酯纖
維包、筆」,吳東龍即時歸納,並以「這是包含生活、工作、休閒三個不同面
向的產品」作結,讓我對他的口條、聆聽、統合與表達能力都讚嘆並佩服不已。
實是場豐富有趣且日式禪思哲理遍佈的講座。
課間兩位講者相互詢問隔天到場否,我以為至少有一人擔任週六「如何打造
一個舒適的家」新書發表會的講者,畢竟從活動公佈以來一直未見講者身分。
直到活動現場才知主講竟是安郁茜院長,主持人則是生活美學作家李俊明。
身為Shopping Design新刊casa+總編輯的李俊明,其著作「我不在家,就在
去博物館的路上」和「見藝思遷」是博物館觀覽的經典入門作,新作「東京美
術館享物」細膩舒服,內蘊豐厚。
一開始我非常驚喜於這兩位講者的參與,沒想到講座中頻見李俊明總編輯似
因倉促而準備不足,且無事先與安老師協調過講題的提問與回答的內容,導致
安老師只好直講自身經驗,李俊明總編輯因而無法適洽地引導與切入。雖然我
將李俊明與吳東龍視為同世代同領域的文化工作者,兩者的著作各有不同韻味,
也無意拿兩人來相比。然而,兩場相較,企劃的高下立見。
整場演講雖圓滿結束,安老師也分享了許多應用性高的建築與室內裝潢經驗,
卻是整體性較不足且與書本身關聯不大,讓兩位講者略顯拙態,非常可惜。
我深信安郁茜院長與李俊明總編輯的個人學養,都充滿了從實際生活經驗中
汲取、珍貴如斯的平凡中的智慧,絕無法在莫約一小時的講座中能盡數展現。
故若如安老師所說,接受這個任務的極度倉促導致了這個局面,或許MUJI應對
事前講題內容多所規劃,讓講者能更快地進入狀況,才不枉行銷成本,並更能
突顯書籍內容的微言精奧。
但我想不會有太多人在意這件事情,只是我剛好參加了兩場主題相近的講座,
才有如此感嘆罷了。就好像我日夜期待海洋深層水是否能復賣,我想期待這一
天到來的消費者,或許也不多吧。
--
設計東京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5649
設計東京2.0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1647
東京美術館享物──20家美術館的買物之旅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1232
家 如何打造一個舒適的家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5510
--
--
微茶鹼.綠茶.餅乾.變化型
http://blog.yam.com/tinkaichie
內含電影, 音樂, 文字, 請酌量服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59.53
※ 編輯: tinkai 來自: 220.138.59.53 (06/28 17:49)
推
06/29 19:29, , 1F
06/29 19:29, 1F
Design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