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差價的迷思

看板DirectSales (傳直銷)作者 (懂得等待自有機會)時間19年前 (2007/02/05 14:39),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 引述《tkdmaf (皮皮快跑)》之銘言: : 很多人問到成本、價差及獎金的問題。 : 可是從來沒去研究的一件事情。 : 許多便利商店賣給消費者的東西是真的便宜嗎? 大家都認同的價格就是合理的價格~ 便利商店的東西比賣場貴是因為人家賣的是方便性~ 賣場東西便宜是因為人家賣的東西量大~ 價差賣場願意省給消費者所以東西便宜~ : 很多的商品交到消費者手上可能和工廠的成本有很大的差距。 : 為什麼一包成本才幾塊錢的衛生紙,賣到消費者手上已經是原來的好幾倍? : 許多人知道的。 : 一項產品誕生之後。 : 總是有那種眼光自認獨到的人,會願意花錢去把那個產品代理下來。 : 那可能就變成台灣區總代理。 : 然後可能他會在北中南東各找一區域代理。 : 那區域代理商看到這個商品覺得不錯所以花錢去代理下來。 : 然後區域的大盤商看到了就去盤貨。 : 中盤商又向大盤商盤貨。 : 中盤商又把貨舖到店家。 : 才交到消費者的手上。 : 這一層一層的關係。 : 很可能2元的東西。 : 到了總代理變成4元。 : 到了區代理變成7元。 : 到了大盤變10元。 : 到了中盤變12元。 : 到了店家變16元。 : 交給消費者變成20元。 : 可是能說中間那些人是不合理的賺取利潤嗎? : 他們要養家活口顧好公司付員工薪水,水費、電費、營業的開銷。 : 很多時候很多人說傳銷的東西明明成本是多少元。 : 又為什麼要賺那個差價。 : 那為什麼沒人會說工廠的成本明明才多少元,為什麼交到消費者手上可能會貴十倍。 : 傳直銷其實基本上都是把這樣的通路整個轉換過來。 不好意思~應該是不一樣的東西~ 難道貴公司賣一條牙膏從工廠製造出來後送到公司~ 之後會送到公司第一代再送到第二代再一路送下去第三代第四代一直到消費者手上嗎? 如果沒有的話.. 那你舉的例子根本就是錯的~ : 各位去思考一個問題。 : 如果各位自己手上的產品是像我剛剛說的。 : 透過這麼樣一個層層通路。 : 或許才會理解,可能你現在手上賣800元的東西。 : 走傳統通路會變成2、3000元。 : 常常很難以理解的狀況是。 : 一樣可能是直銷的美容產品。 : 效果可能比百貨專櫃的還好。 : 但偏偏百貨專櫃的價格就是高了好幾倍。 : 然後................ : 還是有人願意花那個錢買。 : 今天每間傳銷公司都推出自己的產品。 : 是有所謂的成本價和建議零售價。 : 但往往沒有那個一層一層的代理關係。 : 使得建議零售價往往並不會超過成本的數倍。 : 在很多人問為什麼成本價明明就是某個數字。 : 而直銷商賺那個利潤算不算合理? 前提是利潤要合理~ 例如黑人牙膏一條成本15元..產銷一直到賣場一條賣50元. 那中間價差35元是合理的.. 因為就像你之前講的中間有好幾層.. 大家都要賺錢過生活~ 可是大多數傳銷商可能一樣成本15元.. 公司一樣要賺35元~ 至於傳銷商的獎金就直接在另外加在售價之上~ 所以可能一條牙膏就要200多~ : 甚至有人說都是在賺朋友的錢。 : 那如果一個人有很多的朋友。 : 他開了一間便當店。 : 假設便當的成本是30元。 : 他賣朋友全部照賣30元。 : 試想他還活得下去嗎? : 能說因為賺朋友的錢是不好的所以就餓死自己? : 直銷商也是商人。 : 商人販售產品本來的目的就是賺錢,不然難道是出來當義工嗎? 販賣商品本來就是要賺錢~ 只是賺的錢要合理.. 雖然說同樣的東西總是有人願意花比較多錢去買~ 那我也只能說恭喜恭喜~~ 你找到願意多花錢買東西然後讓你賺錢的人了~~ --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51.173

02/05 16:21, , 1F
科科,賣場的東西和便利商店的不見得是"一樣"的喔~~~
02/05 16:21, 1F

02/05 16:21, , 2F
這是題外話,打擾勿怪 >_<
02/05 16:21, 2F
文章代碼(AID): #15nj4rUS (DirectSale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nj4rUS (DirectS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