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上游原料漲價對公司有何影響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 (澹寧居)時間19年前 (2005/09/02 23: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2 (看更多)
※ 引述《slugshino (我們拿冠軍!)》之銘言: : ※ 引述《Data2 (澹寧居)》之銘言: : : 我比較好奇的是 : : 閣下從哪裡可以取得台塑公司的財務報表? : : 雖說台塑是上市櫃公司,有義務要公開他們的年報與季報 : : 可是半年報好像最近才剛公布,台塑網站上只能下載93年的年報 : : 即便是94年的半年報,也只是反應94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 : 我是不知道這是什麼部門的財報 : 但是台塑集團很大耶... : 粗略的用賺不賺錢來討論價格有沒有反應成本失之簡略... 請問您在回應哪一段? 我應該沒有做任何利潤可否反應成本的陳述吧? 94年半年報剛出爐 即便是最新的財務報表,仍然只是反應過去經營的歷史資訊 但現在討論的是對油價的預期,及其所帶來的損益 我想,除非內部關係人,很難真正瞭解中油或是台塑內部的利潤結構吧 : : (除非您神通廣大,可以拿到人家所謂的「內帳」吧) : : 再者,這一波的油價上漲是幾月開始的事情? : : 台塑購料所做的避險履約日、到期日又是哪天? : : 避險也不見得是可以完全規避油價上漲的風險吧 : : 而且,也沒人敢敲一張台塑一整年購料所需的避險單子 : : (因為那實在太大了)風險也可能會高到台塑無法承受的程度 : : 而且您既然有緣看了台塑的財報 : : 根據34號會計公報,應該是可以在財報上找的到台塑進行衍生性商品交易的金額 : 34公報已經上路了嗎?有點不確定 : 可是不用這麼麻煩壓^^ : 銷貨收益跟避險所得到的利益是分開認列的 : 照理說財報上是會揭露的(有沒有34號都一樣) 我的疏忽,34號公報自95年初開始實施 剛剛去check中油的半年報,還未提前適用 但是在報表的附註中有揭露 中油會計師簽證的半年報中,中油的衍生性交易今年跟去年都是淨損 台塑的半年報中,衍生性商品交易,無論是操作期貨、選擇權或是遠期外匯 也幾乎都是賠錢的(除了93年中有小賺) (至於他們為什麼在衍生性商品操作中賺不到錢,則不在本次討論之列) 這些資訊都可以上「公開資訊觀測站」下載這兩家公司的會計師查核報告 (詳細數字恕我不引述了) 台塑跟中油都是公開發行的大公司 經過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簽證的報表,至少有一定的可信度 找這些資訊的用意在於 要講台塑、中油是否憑衍生性商品操作、避險來賺大錢之前 至少拿點證據出來 否則一切想當然爾 : : 可以來比較一下「避險」之後,台塑到底是有賺(賺了多少)還是沒賺(賠了多少) : : 國際油價已經漲破USD 70了,國內外所有的 house view 幾乎都上看 USD 80 : : 台塑跟中油必須得跟進 : : 無論是從企業利潤極大化的原則 : : 或是成本推動的緣故 : : 台灣油價調漲現在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 : 君不見中油刻意不調漲,讓台塑自己調漲,反將了台塑一軍 : : 台塑是唯利是圖的企業(課本裡不都教學生廠商利潤極大化嗎?) : : 中油是受法令限制一定要有盈餘的公司(反正也是要求取一定數量的利潤ꄊ: : 這不是經濟學教科書裡的教條嗎? : 理論上成理...但我覺得啦...(個人不負責任想法) : 其實中油漲不漲 : 用政治學解釋比經濟學解釋來的精確 : 至於法定盈餘的規範... : 呵呵...學過財務分析跟初會就足夠具備變出盈餘的本領了 或許你說的對 石油價格牽扯到的不只是這兩家公司盈餘與否的問題 層面甚至可以廣到通膨與否 油價照現在的情勢看來,短期內幾乎不可能回跌 即便兩家公司在期貨避險上減少風險 未來仍然有匯率損失風險 中油漲價基本上是必然,只是時間早晚 (君不見何美玥只敢保證「星期五不漲」?) 除了中油有法定盈餘的限制之外 中油仍為純國營事業,虧損仍要全民買單 台塑原本就是營利事業,進貨成本提高了,難道要他做慈善事業不成? 無論中油還是台塑,的確本來就很賺錢 (中華民國的稅收(記得)有30%~40%是台塑集團貢獻的) 但是不能以這個偏見前提去推論一個充滿偏見的結論 油價會不會上漲,那是市場的問題 油價成本提高,市價上漲原本就是必然的現象 違反供需法則的情事,一定是干預的結果 干預的確多半是政治運作的產物,但不一定能長久 -- 理性總是存在著,不過總不是以理性的形式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49.186 ※ 編輯: Data2 來自: 61.224.49.186 (09/03 00:48)
文章代碼(AID): #1367EI-M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67EI-M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