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究竟利率與投資的關係為何呢?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 (峰兒)時間19年前 (2006/01/16 02:4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0 (看更多)
※ 引述《sz30 (小偉)》之銘言: : 總經理論 都說利率與投資是呈負向關係 : 利率升高,投資即減少 : 但最近看到國際資本移動的經濟效果 : 提到 若A國的利率低於B國 : 若無資本移動限制,則A國之資本將流出至B國 : 這樣不是利率愈高 愈多人就去那投資 : 看樣子好像很矛盾 : 還是我那裡觀念有錯 想請教高手 謝謝 我明白你說的矛盾在哪裡,假如把利率當成實質投資的機會成本 本國利率越高,成本越高,應該是少投資於本國資產才對。 這個問題前面有網友問過,假如沒被砍掉,爬一下文應該可以找得到答案。 我所瞭解的關係是這樣的 假如經濟個體有本國廠商、本國投資人(或是消費者)和外國投資人 經濟體系裡有三種資產:實質資本、本國債券和外國債券 (我們不考慮本國貨幣,因為我們不會談到本國貨幣市場,即使加入本國貨幣 情況也不會改變,只是故事複雜些) 投資被當成廠商持有資本的行為: 本國廠商被假定只能持有資本和本國債券(不能持有外國債券),持有債券的 報酬率是本國利率,因為資源有限,廠商持有實質資本就必須放棄持有本國債 券,因此持有實質資本的機會成本就是本國利率,當本國債券利率提高,廠商 投資的機會成本提高,就會減少投資。 國際間資金的流動被當成本國投資人和外國投資人持有本國債券和外國債券的行為: 本國投資人和外國投資人被假定只能持有本國債券和外國債券(不能持有實質資本) 持有哪種債券,就由這兩種債券的的相對報酬而定,當本國利率高於外國利率, 持有本國債券較為有利,本國投資人和外國投資人就會多持有本國債券而少持有 外國債券,國際資金就會流進本國。 總結:總體經濟模型的利率通常是指本國債券的利率,對投資而言,利率是機會成本; 對資本帳而言,本國利率是本國資產的報酬率,你若掌握這一點,你就能知道你的 問題所在。 附帶說一下,我的說法不是自己發明的,你可以查任何ㄧ本標準的總體教科書, 例如:賴景昌教授,閱讀其中的開放經濟和投資的總體經濟的個體基礎,都能找到 相關的說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125.169 ※ 編輯: soun 來自: 219.68.125.169 (01/16 09:42)

01/16 13:08, , 1F
I admire you!
01/16 13:08, 1F

01/16 13:54, , 2F
推...說的好清楚
01/16 13:54, 2F
文章代碼(AID): #13ofS1P5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ofS1P5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