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供給與需求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 (阿倫)時間19年前 (2006/03/31 22:46),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7 (看更多)
※ 引述《verybluenick (阿倫)》之銘言: : 在補習班的書上看到關於供給量的定義 : 在價格與數量上是呈現同向變動 : 接著有一句話我覺得怪怪的,還是我有盲點 : 書上說因為生產越多,投入的技術.成本越多,因此導致 : ^^^^^^^^^^^^^^^^^^^^^^^^^^^^^^^^^^^^^^^^^^ : 每單位供給價格提高 : ^^^^^^^^^^^^^^^^^^^ : 我以前大一學經濟時是這樣想,不是因為每單位價格越高 : 導致生產者認為有利可圖而多生產,所以數量越多,生產者提供的每單位產品價格越高 : 到底我的想法錯在哪邊了?? : 還有大量生產可降低成本,這句話應該是指固定成本被平均分攤,所以每單位成本降低嗎? : (我的想法是這樣) : 還有做到一個題目,消費者的需求函數Q=140-P,政府提供停車位Q=40,供給價格P=20 : 問消費者剩餘為多少?? : SOL:{(140-20)+(100-20)}*40*1/2=4000 : 我不知道錯在哪裡啊///請幫幫我 : 第一次po文求救 : 感激不進啊 這裡政府並非免費提供啊,政府的供給價格為p=20 而基於消費者剩餘的定義不是'消費者願意提供的最高價格與實際交易架的所夾之面積嗎? 所以我計算的梯形面積等於4000有算錯嗎 可是解答是2400 我的想法是這樣,請多多指正,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82.184

03/31 23:24, , 1F
如果答案是2400,那我覺得應該是:政府提供40個車位,不一定是前
03/31 23:24, 1F

03/31 23:24, , 2F
40個人得到,所以不是算那塊梯形面積,在得到40個車位的人中
03/31 23:24, 2F

03/31 23:28, , 3F
最高願付價格為140,最低是20,中間價就是60->40*60=2400
03/31 23:28, 3F

03/31 23:30, , 4F
不知道對不對
03/31 23:30, 4F

04/01 01:47, , 5F
我覺得是這樣算沒錯要算正中間方形面積 因為有40個車位
04/01 01:47, 5F

04/01 01:48, , 6F
數量限制!
04/01 01:48, 6F

04/01 01:54, , 7F
說錯 是三角形
04/01 01:54, 7F
文章代碼(AID): #14BK39CT (Economics)
文章代碼(AID): #14BK39CT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