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古典商品市場(可貸資金理論)
某補習班講義是這樣寫的
政府支出增加 所以政府儲蓄減少 因此商品市場的S(r)左移
導致實質利率上升 私人部門消費跟投資會同時減少(排擠效果)
G增加 >> S=(Y-T-C)+(T-G) >> S左移 >> 實質利率上升
全國儲蓄=民間儲蓄+政府儲蓄
說明
因為政府儲蓄減少 所以全部儲蓄減少 導致S(r)左移
實質利率上升 所以投資成本提高 因此投資減少
實質利率上升 所以私人儲蓄增加 所以私人消費減少
而且講義上寫的商品市場是 Y-C-G=I >> (Y-T-C)+(T-G)=I
>>>>>>> S(r)=I(r)
然後賴景昌寫的是 S(r)=I(r)+G0
我有點霧煞煞QQ 我應該要看誰的呢><
><希望能為我解惑
: 原PO對古典學派可貸資金市場(或商品市場)的觀念有些地方怪怪的,
: 我先大概說一下,等等在回答你的問題。
: 首先,可貸資金的供給只有儲蓄(S(r));
: 可貸資金的需求則有投資(I(r))跟政府預算赤字(G-T)兩個部分
: 所以,可貸資金市場的均衡條件為S(r)=I(r)+(G-T)
: 第一個問題:
: 投資"轉去"儲蓄這個說法很奇怪。資金的供給跟需求並不會互相轉換。
: 邏輯應該是:政府支出增加→政府預算赤字增加→可貸資金需求增加
: →實質利率(r)上升,然後r上升會分別對儲蓄跟投資造成影響,分別是
: r上升→投資減少
: r上升→儲蓄增加→消費減少 (因為Y=C+S+T)
: 所以投資減少跟消費減少是兩件事情喔。
: 第二個問題:
: 發行債券等同於可貸資金的需求增加,因此,它影響的並不是儲蓄函數喔!
: 所以應該是發行債券,資金需求I(r)+(G-T)右移。但儲蓄跟財富以及偏好有關,
: 這兩個沒有改變時,S(r)並不會移動。
: 在古典理論中投資是實質利率、折舊率以及資本邊際產出的函數,並不包含所得。
: 只有在凱因斯的理論(應該還有其他理論)有提到投資是所得的函數。
: 第三個問題:
: 數學式來看,Y=C+I+G,Y=C+S+T,兩式合併後會變成S=I+(G-T)或S+(T-G)=I
: 但是要注意的是,投資跟儲蓄並不是政府支出(G)的函數喔。換句話說,
: G的改變並不會造成投資跟儲蓄函數的平行移動。
: 可貸資金市場(或商品市場)的組成並不是只有投資跟儲蓄,也包含政府支出跟稅收喔。
: 還有不清楚地可以建議你找參考書,賴景昌跟楊雲明的總經都可以參考看看,
: 對你應該有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203.10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Economics/M.1412096605.A.796.html
→
10/01 01:58, , 1F
10/01 01:58, 1F
→
10/01 01:59, , 2F
10/01 01:59, 2F
→
10/01 02:00, , 3F
10/01 02:00, 3F
→
10/01 02:01, , 4F
10/01 02:01, 4F
→
10/01 02:02, , 5F
10/01 02:02, 5F
→
10/01 02:10, , 6F
10/01 02:10, 6F
→
10/01 02:12, , 7F
10/01 02:12, 7F
→
10/01 02:13, , 8F
10/01 02:13, 8F
→
10/01 02:13, , 9F
10/01 02:13, 9F
→
10/01 02:18, , 10F
10/01 02:18, 10F
→
10/01 02:20, , 11F
10/01 02:20, 11F
→
10/01 02:21, , 12F
10/01 02:21, 12F
→
10/01 02:21, , 13F
10/01 02:21, 13F
→
10/01 02:22, , 14F
10/01 02:22, 14F
同學~其實你也跟著我一起混亂><哈哈哈
因為Y=C+I+G (古典是封閉市場 so X-M=0)
然後Y=C+S+T
因此 Y-T-C=S
回到Y=C+I+G
(Y-T-C)+(T-G)=I
可能是因為政府本來就"沒有消費"吧
而且你這式子怪怪的....多了一個-C
而且把政府消費支出當成投資也怪怪的...沒看過這種說法= =
※ 編輯: picpick (118.233.203.105), 10/01/2014 10:43:18
推
10/01 10:55, , 15F
10/01 10:55, 15F
推
10/01 10:57, , 16F
10/01 10:57, 16F
→
10/01 10:58, , 17F
10/01 10:58, 17F
推
10/01 10:59, , 18F
10/01 10:59, 18F
→
10/01 11:01, , 19F
10/01 11:01, 19F
→
10/01 11:01, , 20F
10/01 11:01, 20F
推
10/01 11:06, , 21F
10/01 11:06, 21F
推
10/01 11:08, , 22F
10/01 11:08, 22F
→
10/01 11:09, , 23F
10/01 11:09, 23F
→
10/01 11:10, , 24F
10/01 11:10, 24F
推
10/01 11:17, , 25F
10/01 11:17, 25F
→
10/01 11:19, , 26F
10/01 11:19, 26F
→
10/01 11:20, , 27F
10/01 11:20, 27F
→
10/01 11:21, , 28F
10/01 11:21, 28F
→
10/01 11:21, , 29F
10/01 11:21, 29F
→
10/01 11:23, , 30F
10/01 11:23, 30F
→
10/01 11:23, , 31F
10/01 11:23, 31F
→
10/01 13:30, , 32F
10/01 13:30, 32F
→
10/01 13:31, , 33F
10/01 13:31, 33F
→
10/01 13:32, , 34F
10/01 13:32, 34F
→
10/01 13:33, , 35F
10/01 13:33, 35F
→
10/01 13:34, , 36F
10/01 13:34, 36F
→
10/01 13:35, , 37F
10/01 13:35, 37F
→
10/01 13:37, , 38F
10/01 13:37, 38F
→
10/01 13:40, , 39F
10/01 13:40, 39F
→
10/01 13:43, , 40F
10/01 13:43, 40F
→
10/01 13:45, , 41F
10/01 13:45, 41F
→
10/01 13:45, , 42F
10/01 13:45, 42F
→
10/01 13:54, , 43F
10/01 13:54, 43F
→
10/01 13:54, , 44F
10/01 13:54, 44F
→
10/01 13:55, , 45F
10/01 13:55, 45F
→
10/01 13:56, , 46F
10/01 13:56, 46F
→
10/01 13:57, , 47F
10/01 13:57, 47F
→
10/01 18:24, , 48F
10/01 18:24, 48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Economics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