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古典商品市場(可貸資金理論)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 (cph23)時間10年前 (2014/10/10 10:50), 編輯推噓0(005)
留言5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picpick (匹克匹克)》之銘言: : 某補習班講義是這樣寫的 : 政府支出增加 所以政府儲蓄減少 因此商品市場的S(r)左移 : 導致實質利率上升 私人部門消費跟投資會同時減少(排擠效果) : G增加 >> S=(Y-T-C)+(T-G) >> S左移 >> 實質利率上升 : 全國儲蓄=民間儲蓄+政府儲蓄 : 說明 : 因為政府儲蓄減少 所以全部儲蓄減少 導致S(r)左移 : 實質利率上升 所以投資成本提高 因此投資減少 : 實質利率上升 所以私人儲蓄增加 所以私人消費減少 : 而且講義上寫的商品市場是 Y-C-G=I >> (Y-T-C)+(T-G)=I : >>>>>>> S(r)=I(r) : 然後賴景昌寫的是 S(r)=I(r)+G0 : 我有點霧煞煞QQ 我應該要看誰的呢>< : ><希望能為我解惑 有兩個觀點必須要講清楚 其一是恆等式 其二是均衡式 從恆等式出發 首先,Y=C+I+G+X-M (三面等價) 假設這是一個closed economy,則 X-M=0 => Y=C+I+G 在此表達這是一個恆等式 而非均衡式 從恆等式的角度切入 (Y-T-C)+(T-G) =Sp+Sg (private saving + gov't saving) =S (national saving) =I 以上是恆等式,來自於GDP identity (三面等價 產出就是支出 兩者就是所得) 這個恆等式不論哪一門哪一派必然成立 你從特定老師的書上看到不成立是不可能的 (因為恆等式必然成立了) 可能是因為某些項目是0或消掉了 從均衡式出發 (為求簡化 一樣假設 closed economy) Ys = AF(Kd,Nd) Yd = Cd(r,...) + Id(r,...) + G 在各派的調整機制下 (無論是泛古典學派的價格調整或泛凱派的數量調整) 商品市場均衡要求 Ys = Yd (商品市場均衡條件) 我們接著利用上面的商品市場均衡條件來探討古典學派的可貸資金理論 (Y-T-C(Y,r..))=Sp(Y,r,...) T-G=Sg I=I(r,...) 整合一下 S(Y,r) = Sp(Y,r...) + Sg I=I(r,...) 可貸資金市場的均衡條件是 S(Y,r,...)=I(r,...) 並轉成 可貸資金市場淨需求(或淨供給)結清條件) I(r,...)-S(Y,r,...)=0 我們可以將上面的均衡條件想成債券市場的均衡條件或債券淨需求結清條件 net Bd(r,...) = 0 為何儲蓄會形成可貸資金市場的供給面? 古典學派假設資產的配置不是貨幣需求(ex:貨幣需求是根據交易動機 Md=kPY) 就是債券需求(不會全部以貨幣的型態持有 這樣等於是窖藏貨幣) 所以會將可貸資金拿去購買債券 (放棄當下資金的使用權,可貸資金這項商品是指當下資金的使用權) 此外,民間投資I(r,...) 不論資金是來自 內部融資(儲蓄)或者外部融資(發行債券) 全部能整合為債券淨需求 如果我們先不考慮貨幣的問題(或者貨幣對[總體經濟]而言並非財富 數學上可以消掉) 那麼, I(r,...)-S(Y,r,...) = ED(r,...) = 0 因此古典學派的可貸資金市場均衡條件就是 Sp(Y,r,...) + (T-G) = Id(r,...) 均衡條件是等式的原因來自於實質利率的調整 如果此均衡條件與你所看的書有所不同 你可能要思考一下 書上是如何定義均衡? 不過依你講的情形 很可能只是單純假設租稅是0 最後再簡單表達一次我想講的 1.Sp + (T-G) = I + NX (此式是恆等式 絕對正確) 2.可貸資金市場結清條件是均衡式 請搞清楚各派的均衡是如何定義的 : : 原PO對古典學派可貸資金市場(或商品市場)的觀念有些地方怪怪的, : : 我先大概說一下,等等在回答你的問題。 : : 首先,可貸資金的供給只有儲蓄(S(r)); : : 可貸資金的需求則有投資(I(r))跟政府預算赤字(G-T)兩個部分 : : 所以,可貸資金市場的均衡條件為S(r)=I(r)+(G-T) : : 第一個問題: : : 投資"轉去"儲蓄這個說法很奇怪。資金的供給跟需求並不會互相轉換。 : : 邏輯應該是:政府支出增加→政府預算赤字增加→可貸資金需求增加 : : →實質利率(r)上升,然後r上升會分別對儲蓄跟投資造成影響,分別是 : : r上升→投資減少 : : r上升→儲蓄增加→消費減少 (因為Y=C+S+T) : : 所以投資減少跟消費減少是兩件事情喔。 : : 第二個問題: : : 發行債券等同於可貸資金的需求增加,因此,它影響的並不是儲蓄函數喔! : : 所以應該是發行債券,資金需求I(r)+(G-T)右移。但儲蓄跟財富以及偏好有關, : : 這兩個沒有改變時,S(r)並不會移動。 : : 在古典理論中投資是實質利率、折舊率以及資本邊際產出的函數,並不包含所得。 : : 只有在凱因斯的理論(應該還有其他理論)有提到投資是所得的函數。 : : 第三個問題: : : 數學式來看,Y=C+I+G,Y=C+S+T,兩式合併後會變成S=I+(G-T)或S+(T-G)=I : : 但是要注意的是,投資跟儲蓄並不是政府支出(G)的函數喔。換句話說, : : G的改變並不會造成投資跟儲蓄函數的平行移動。 : : 可貸資金市場(或商品市場)的組成並不是只有投資跟儲蓄,也包含政府支出跟稅收喔。 : : 還有不清楚地可以建議你找參考書,賴景昌跟楊雲明的總經都可以參考看看, : : 對你應該有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43.10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Economics/M.1412909448.A.57A.html

10/10 11:01, , 1F
當然你也可以參考貨幣版的可貸資金理論 可參考賴景昌的總經
10/10 11:01, 1F

10/10 11:02, , 2F
或者謝德宗的貨銀
10/10 11:02, 2F

10/10 11:02, , 3F
想了解恆等式與均衡式的差異 可參考 吳聰敏
10/10 11:02, 3F

10/10 11:03, , 4F
想了解貨幣對總體來講沒有財富效果 請參考 吳聰敏總經
10/10 11:03, 4F

10/10 11:03, , 5F
早期版本
10/10 11:03, 5F
文章代碼(AID): #1KDqc8Lw (Economics)
文章代碼(AID): #1KDqc8Lw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