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 假設語氣用進行式?

看板Eng-Class (英文板)作者 (江城子)時間4年前 (2021/08/22 04:41), 4年前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近日在閱讀常春藤雜誌時遇到了不懂的地方, 所以上來向各位前輩請教一下。 https://i.imgur.com/nRiV0Tz.jpg
上圖中標紅線那句經廣播的老師講解, 可還原成以下的假設語氣句子: Customers normally also reject the largest size, believing that (if they chose the largest size,) they would be spending too much for their cup of java. 按廣播老師所說這句是「與現在事實相反」的假設語氣, 可是一般文法書教的假設語氣文法來看, https://i.imgur.com/A2GqV24.jpg
自己腦中浮現的會是以下這樣: ...,believing that (if they chose the largest size,) they would "spend" too much for their cup of java. 不懂為什麼課文中的句子會以「be spending」這種「be + Ving」的進行式來表示呢? 而且「spend」這動詞用Ving這種形式好像怪怪的, 難道花費這動作還有「正在」花或「持續一直」在花? 所以想請教一下為何這句假設語氣會用「would be + Ving」來表現? 然後這種「would be + Ving」的表現和「would + 原形V」的表現又有何不同呢? 在此先向各位前輩說聲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33.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629578462.A.416.html ※ 編輯: jyokairin (36.238.141.82 臺灣), 08/22/2021 10:33:03

08/22 18:26, 4年前 , 1F
"would + be Ving" 和 "would + 原形" 能出現的地方相同
08/22 18:26, 1F

08/22 18:26, 4年前 , 2F
, 不同之處通常是 "語氣上刻意強調" 或是 "語意上一視同
08/22 18:26, 2F

08/22 18:26, 4年前 , 3F
仁". 例句裡的顧客在選擇咖啡時, 已經認為大杯不值得了
08/22 18:26, 3F

08/22 18:26, 4年前 , 4F
(也許覺得反正喝不完要丟掉, 也許覺得單價沒比較便宜),
08/22 18:26, 4F

08/22 18:26, 4年前 , 5F
所以是 "語意上一視同仁" 的意思, 時序因果 (如果選了大
08/22 18:26, 5F

08/22 18:26, 4年前 , 6F
杯, 事後將會發現不值) 意味反而較淡.
08/22 18:26, 6F

08/23 00:12, 4年前 , 7F

08/23 00:43, 4年前 , 8F
推樓上的解釋, 比我扯的那一堆好懂多啦 XD
08/23 00:43, 8F

08/23 04:14, 4年前 , 9F
scju
08/23 04:14, 9F
謝謝以上enggys大和scju大的解說, 原來這句英文中還隱含了當時「正在」買咖啡的情況, 所以後面才會使用"would + be spending"這種形式表現啊! 這的確是中文為母語的人不太容易感受的到的差異沒錯。^^" 另外問一下如果是用簡單式的"would spend", 就等於只是陳述一般的事實或情況, 而沒有隱含是在購買咖啡的當下的那種情境囉?(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_@a) ※ 編輯: jyokairin (60.251.130.137 臺灣), 08/23/2021 17:25:41
文章代碼(AID): #1X8MJUGM (Eng-Class)
文章代碼(AID): #1X8MJUGM (Eng-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