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5個月一戰675(PR95) 準備心得+提醒分享
- 求學背景:台大會計
- 準備時間:2025年4月底至2025年7月中
- 準備教材:OG、GMAT官方PP1&2、A2線上課程講義
今年六月,我正式從大學畢業。
對於未來的規劃,我早已設定了明確的方向──在工作兩年後前往歐洲攻讀MBA。
雖然申請尚未迫在眉睫,但我仍希望能提早做好基礎準備,
避免未來同時面對工作與申請時的多重壓力。
因此,今年四月,我報名了A2 GMAT的線上全科班,開啟了屬於自己的GMAT旅程。
由於報名時正值期末考前夕,我在四月、五月間的準備狀態並不理想。課程影片雖然有跟
著進度觀看,但因為課業繁忙,學習呈現斷斷續續的狀態。這段時間,內心多少有些焦躁
:一方面擔心自己浪費了報名的機會,另一方面又無法忽視眼前的學業壓力。我逐漸意識
到,準備GMAT不是短跑衝刺,而是一場長期規劃的挑戰。找到平衡並有效分配時間,比一
口氣完成所有課程來得更重要。這個體悟,讓我在後續的全力準備階段更能調整心態。
六月初結束期末考後,我才真正能把全部精力放在GMAT上。那時,我重新檢視了A2課程的
架構,並制定屬於自己的學習進度表:每天完成一定數量的題目,週末進行模考,並隨時
調整弱項。線上課程的彈性讓我能依照自身狀態安排學習,但同時也考驗自律與持續力(
不得不說過程確實有點難熬)。與大學課業不同,GMAT的準備完全是出於對未來的投資。
當我反覆練習各種題目時,我清楚知道,這些努力並不是單純為了一次考試,而是為了兩
年後能站在更理想的起跑點。這樣的心態轉變,也讓我在學習過程中更能保持專注。
在準備的過程中,我也嘗試過不同的學習方式。除了每天固定完成練習題,我會把做錯的
題目整理成錯題本,反覆檢討邏輯思路,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有時候我也會和同樣在準
備GMAT的朋友互相討論,透過彼此解釋題目的過程加深理解。這種學習方式,讓我更快抓
住題目的核心,也比單純死記答案來得有效。雖然辛苦,但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能帶來成
就感,讓我更有動力往前。
七月中旬,我迎來了GMAT一戰。雖然已經投入一個多月的全力準備,但走進考場前,仍難
免感到緊張與焦慮。當天我告訴自己,把過去努力的成果誠實展現就好。最終,我取得了
675分的成績。這個分數在我看來並不理想,甚至立刻開始思考是否需要二戰,以便爭取
更亮眼的分數。
此時,我聯繫了A2老師。老師在這個時刻給了我很大的支持,並細心分析了我的情況:
675雖不是頂尖分數,但已經位於一個穩定且可接受的區間;若能在未來兩年累積足夠的
工作經驗,搭配其他申請材料,這份成績完全足以支撐申請我想要的歐洲MBA。老師的建
議讓我意識到,GMAT並非申請的唯一指標。學校更重視的是申請者的完整故事,包括職涯
規劃、專業表現與個人特質。分數雖然重要,但不需要過度執著於「再高一點」。與其投
入時間準備二戰,不如專注在工作歷練與未來申請文件的準備,這才是更有效率的策略。
回顧這次GMAT準備與應考的歷程,我有幾點深刻的體會。首先,即使離申請還有兩年,提
前解決GMAT讓我減輕了未來的壓力。當我開始全職工作時,不必再分心擔心考試,可以專
注於職涯發展。其次,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從零散的準備到全心投入,我看見自己在自律
、專注與時間管理上的成長。這些能力遠比單一的分數更能在未來發揮作用。最後,尋求
支持是一種力量。若不是老師的分析,我可能會陷入無謂的焦慮,甚至浪費時間在不必要
的二戰上。學會相信專業、接受建議,能讓準備過程更有方向。
最終,我決定保留這個675的成績,將心力轉向職場的發展與申請準備。這不僅是一個理
性的選擇,也是一種對未來負責任的態度。兩年後,當我踏上歐洲MBA的道路時,我希望
自己不僅是「帶著一張GMAT成績單」的申請者,更是一個在學習與工作中都不斷成長的人
。這段旅程讓我明白,考試不只是分數,更是自我管理、面對壓力與規劃未來的實戰演練
。而這些,或許正是MBA之路真正的起點。
非常感謝向我推薦A2 GMAT的朋友們,沒有你們的話我就不會如此果斷選擇這裡,更感謝
A2 GMAT一路上的協助及A2老師百忙之中仍抽空與我聯繫解惑。如果未來身邊有任何朋友
想要諮詢GMAT課程,我想必會毫不猶豫地向他們推薦A2 GMAT!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GMAT官方提供的兩回免費模考題可以做好幾次題目都不太會重複,免
費資源千萬不要浪費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51.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757760664.A.E5A.html
GMA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