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半路出家人資專業不打折

看板HRM (人力資源HR)作者 (阿諾)時間17年前 (2008/01/27 20:1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半路出家人資專業不打折 陳珮馨【2006-07-16/經濟日報/C2版/企業大學】 HR這一行少有「專業」出身,大半是邊走邊摸索,原非本行的HR新鮮人,該如何自我發展 ,逐步闖出一條「專業」大道呢?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日前舉辦「專業HR的未來與HR認證體系研討會」,席間中華人力資 源管理協會認證委員會主任委員張瑞明分析,人力資源專業人員的背景相當多元,絕大多 數是從其他專業領域跨行而來,或是從公司其他部門晉升或轉調。 台灣的大專院校缺乏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加上人資管理的進入障礙較低,是促成HR 「來源」五花八門的原因;其次,熟悉企業的組織、文化、人員、作業流程等,往往更有 助於人力資源管理,同時,人力資源管理也是多數行政人員的最後出路,因此HR部門常接 收不少跨部門的輪調人員。 比較特別的是,台灣HR女性居多,推敲原因,女性較多就讀的科系、比較趨近於HR領域特 性,尤其行政人員以女性為多,自然轉任HR的女性比例也較高。加上,HR強調親和力、人 際溝通能力等,比較符合傳統的女性特質,使得這一行的女性身影越來越多。 硬軟兼具 能力罩得住 想要成為一位HR專業人員,究竟要符合哪些職能要求? 張瑞明拿「硬/軟」為比喻,所謂的硬性能力較為具體,包括經營管理知識、熟悉各項勞 動法令、公司的產品、服務、市場、客戶、競爭態勢等,同時擁有專案管理能力、分析能 力、決策能力,以及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外語能力也是HR的重要工具,張瑞明表示,最新的HR知識幾乎都源於美國,HR必須能閱讀 第一手資料、聆聽英文的演講座談,才能毫無阻礙地吸收新知,不必仰賴相當有限的中文 翻譯。 補強專業 只有下苦功 HR的軟性能力則抽象許多,包括溝通能力、親和力,能夠處事公正、就事論事,對於人事 敏感度高、反應迅速,同時擁有成熟穩健、忠誠度高、任勞任怨等人格特質,尤其,HR必 須堅持高道德標準,凡事以身作則。 雖然多是外行轉入,大部分人資工作者的第一份工作,也往往和HR無關,張瑞明相信,只 要能「後天」勤加練功,絕對能扮演好專業HR角色。只是,一切從頭起步,如何有效掌握 資源、迅速補強HR專業職能,將是能否在人資界一展長才的勝負關鍵。 光寶科技人力資源經理莊仁山就是最鮮活的例子,他跨過房地產、造紙業、快遞公司、科 技公司四種產業,前後換過五種工作,尋尋覓覓最後才一腳踏入HR領域。 也因此,莊仁山最了解外行人闖入HR的心情。由於對業務、營運很熟悉,莊仁山先從內部 講師作起,當年,他的第一份HR職位,是在DHL國際快遞台灣分公司擔任台北轉運中心訓 練經理,部門共有兩百多人,只有他一位HR。 隨著公司組織調整,他調回台北擔任招募主管,沒多久又擔任薪資福利經理。也就是說, 一開始接觸HR,他就是從「主管」幹起,面對全然陌生的領域,只好拚命補強自己的HR專 業。 回想當年,莊仁山說,頂頭上司沒時間教他,自己買書進修又太慢了,只好自己向外找資 源。他從2001年起,連續參加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的課程,從策略性人力資源主管、生 涯發展諮詢、員工任用管理、薪籌管理、一直上到職能管理。 從做中學 建立資料庫 工作之餘,他利用下班時間參加讀書會、閱覽相關的專業書籍;平時,他不斷從工作中發 掘問題,拿去請教老師、同業,同時主動詳閱公司的規章制度、勞動法令規定等。 光是向外學習還不夠,莊仁山養成習慣,建立個人的專業「智庫」,包括上課講義、網路 文章等,他都透過電腦做好檔案管理,日積月累下來,就是極豐富的資料庫了。 現在的他,已經從人資領域的入門弟子,成為專業課程的導師、講師。回首六年來的HR生 涯,莊仁山自認很適合擔任HR,直嘆職場前八年頻換跑道,轉了一大圈,太晚入行。 「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莊仁山說,他建議有志邁向HR的伙伴,如果能幫自己規劃 學習地圖,將能省去更多的摸索時間,尤其一邊身於實務領域、一邊學習,可以迅速消化 理論,把理論化為應用的能力。 【2006-07-16/經濟日報/C2版/企業大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228.34

01/27 21:47, , 1F
謝謝分享^^
01/27 21:47, 1F
文章代碼(AID): #17d7Immp (HRM)
文章代碼(AID): #17d7Immp (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