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該不該去美國念mba 3/3 上篇

看板MBA (企業管理碩士)作者 (三隻小豬)時間8年前 (2017/08/03 14:1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要不要去美國念MBA 終章 (上) 先聲明本人沒有特別推薦MBA,也沒有不推薦,端看個人的真實生涯發展與需求。 誰都想發財,都想往高處爬,而除了一些白手起家的怪物,如:亞馬遜的貝佐斯,透過自己的努力而成為新的全球首富之外(就算只有幾天),其他世界各地的普羅大眾,因為期望有朝一日也能發財,而想受到系統性的組織領導訓練,因而選擇念MBA。 而世界頂尖企業的僱主們也求才若渴,希望能以動輒十餘萬美元年薪,僱用有驚人資歷、又受過系統性管理訓練的未來領導人,以幫企業賺錢,或最好改變世界。那麼剛好藉這個機會來談談美國MBA到底是什麼。 美國MBA一般而言都是給大學畢業後平均五年年資的生涯追尋者念的,主要是透過各名校所標榜的案例工具與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來大量地刺激學生們的視野與思考、團隊合作能力,與領導力。 其中學生們來自世界各地的各行各業。學生們本身就是產品,也是互相學習的對象。先來講講MBA怎麼上課好了。 通常美國MBA都是接近兩年的20個月學制,就跟我們的兩年碩士各分上下學期一樣,當然各校學制不盡相同,不過大同小異。 一個學期大約修四到五門課,每門課依各校排課方式不同,多半一門課是三學分,也有的學校是四學分。 兩年大約修個二十出頭門課,若是三學分一堂課,大概六十餘學分可以畢業。第一年大概修十堂課,所有學校的一年級都大同小異,大概就是所謂的五管:「產銷人發財」--生產、行銷、人資、研發、財務,再加上經濟統計會計,還有策略跟領導等課程,有些學校會依照各自的區隔定位,而加減一些替換課程如:法規、創業與道德等。 在一年級下學期結束前,為了因應學生暑期實習的求職成功率,而會開放至少一門選修課,讓學生學習專業科目。 而二年級就會分主修領域,常見的主修有產品與品牌行銷、財務、供應鏈、生產管理、企業策略、商業分析、領導、創業、管顧、綜合管理...等,然後修習所需的選修課。而選修課各有屬性,甚至很多都有多重屬性,當各屬性累積超過規定門檻後,就可以在成績單上掛一個或多個主修。 那麼每門課要怎麼上呢?這就是重頭戲了。 一般而言,一個學期五門課的安排,拆解成每週會是什麼樣子?假設週一有兩門課,週二有三門課,然後週三重複週一,週四重複週二,禮拜五不上課,六日也放假。聽起來很爽,再來聽聽看每堂課是怎麼上的,就會知道包你爽了。 各門課在選課確定時,教授都會把教學大綱寄到學生的校內網站系統信箱。 假設禮拜一的早上八點是第一門課「跨文化行銷策略」,通常是上下兩堂各一個小時半,共三小時的課,中間休息個十到十五分鐘,所以大概是十一點十五分才下課。 大家早上八點進教室前,已經先有學前作業,要先念某課本的兩章課文,一章20頁,兩章40頁,再加上一個Case,例如:LG進印度。 Case都是真實事件,只是人名與數字改掉,文章有長有短,平均是30頁,不過後15頁是圖表,所以文章大概是前15頁,有公司的背景、區域市場文化、市佔率、競爭分析、新產品特性、管理風格,以及當時面臨的挑戰。 案例有九成來自哈佛商業出版社,不過不見得是哈佛教授寫的,而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單位。 而哈佛案例因為排版的一致性,一頁大約有1,100字。 然後要回答教授是先出好的幾個關於案例的題目,套用上課本所教的模型,寫成一個兩頁的Case Write-up,在進教室的時候先交,一次case write-up大約占學期成績的3%不等。 所以在還沒開始上課之前,已經先念了55頁、少說一兩萬字的課文與案例,又交了一份兩頁的作業。當然沒有人念完,多半是挑重點看。 然後才開始上課。學生們隨意入座扇形教室,同一排的學生每位與教授的距離都一樣,桌子前方要架上學校發的名牌,以方便記分。 教授有時候會依心情,叫最後一排學生坐到第一排來。 上課時原則上教授並不講課,而是引導思考,並隨意點名多位學生,起來「拼出」這個案例與課文工具的全貌, 例如:請韓國同學來分享LG在韓國與在國外的行銷手法差異、請印度同學分享在國內看到LG的廣告與通路策略、請有消費電子背景的德國同學分享工程觀點、請做過跨文化行銷的美國同學分享手法有何不同,然後請樓主分享AICPA跟IFRS會計準則的觀點,並檢視案例後半的財務報表ꐊ丑A是否有財務結構上的創新與謬誤。 自願回答的學生可以加分。課堂貢獻占學期成績的比重,依教授規定各有不同,輕則5%,重則50%。 史丹佛高材生王文華就是在這種時候,因為不敢舉手,而聯合其他不敢發言的學生們,把那些經常發言的學生編號,玩起「火雞賓果」... 這就是為什麼多元背景與開放性思考這麼重要~因為要大量腦力激盪。 這世界上沒人知道什麼叫做領導力,也沒人知道如何管理。大家都在研究,也因此學生的多元背景成了商學院的產品。 這也是為什麼GMAT要考修辭、邏輯、閱讀、數學,而托福要考聽說讀寫的原因。 (終章下篇待續) ※ 引述《rain999 (雨)》之銘言: : 各位學長姐好 : 一直有個問題由於許久不知道可不可以在這邊跟大家請益 : 如果不行請再告知我自刪~ : -------------------- : 我跟女友交往七年 : 我是台灣會計碩士目前有美國跟台灣會計師 : 她則是會計系畢業後去美國念會計碩士 : 最近畢業了在美國找到工作 : 年薪約5萬鎂(休士頓) : 我目前在台灣金融業沒有從事會計工作過 : 工作經驗一年半年薪約一百台幣 : 她一直希望我過去美國念書然後跟她一起留在美國 : 因為她以前在台灣的工作經驗覺得台灣太血汗 : 不願意回來 : 但我目前考量兩個點 : 1.我覺得自己目前工作薪資待遇算不錯 : 即使去美國念書如果不是top mba : 我不確定能不能找到薪水換算過後相當的工作 : 而不願意只為了留美國從事低階會計工作 : 2.因為我大學成績不好(GPA 2.7) : 雖然碩士有拿到3.9 : 但聽說MBA主要還是看大學GPA : 而我目前工作經驗只有一年半 : 似乎也無法利用比較長的工作經驗彌補 : 唯一只有兩張會計師能說嘴>< : 不知道在這樣情況下我申請到TOP20 MBA機會大嗎 : --------------------- : 最重要的是 : 如果你們是我 : 會決定放下現在工作去念書考MBA嗎..... -- 大衛MBA生涯管理中心 www.mbacareerfitter.com 美國最大MBA徵才會NSHMBA 官方職涯顧問 NSHMBA官網照片第一張: nshmba.insidemarketcenter.net/pastconference/08photogallery.asp 新生涯管理 部落格: http://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 Leadership is lov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8.10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BA/M.1501741189.A.973.html

08/03 17:04, , 1F
謝謝分享! 對於MBA上課方式有比較具體的了解
08/03 17:04, 1F

08/03 23:15, , 2F
推!有聽說個案教學的授課方式是參考法學院的授課。
08/03 23:15, 2F
文章代碼(AID): #1PWi25bp (MBA)
文章代碼(AID): #1PWi25bp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