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怎麼都是一些題目

看板Management (企業管理)作者 ( )時間19年前 (2006/02/25 08:5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7 (看更多)
※ 引述《vandenburg (范登堡)》之銘言: : ※ 引述《YesIamNot (特攝妳老師,我要內射(囧)》之銘言: : : 太好了,我一直想跟找人討論第五項修練,我還沒有看完,因為system think : : 的東西要理解真的蠻吃力的(老實說,現在還是考試重要) : : 我一直覺得這本書若用在個人身上,也是非常非常受用的,只是書中似乎比較 : : 偏重在SYSYEM THINK這個環節,其他四項總讓人覺得..意猶未盡。 : 這本書中的systems thinking的確還滿有趣的, : 你不妨把你遇到的環節拿出來,大家可以切磋釐清一下。 看到有朋友想了解《第五項修練》,我忍不住要跳出來講一點點,並在後文推薦 一本書:) 《第五項修練》這一本學習型組織的經典大作相當精彩,有很多觀念的創新。天下 文化出版中文版13年來,這本書一直是天下文化的暢銷書之一,許多管理實務者與學生 的書架上都有一本,但真正看完的卻很少,能夠理解又加以應用的就更少了。 在這本書裡,中山大學楊碩英教授在他的導讀中就說很多外國的教授也看不懂書中 一大堆的環路,因此看不懂這本書也不需要太傷心。當然我不是說這本書你就又可以放 回架上了,我是說要看懂這本書,真的需要多費心思,多花一點時間,還需要親身的實 踐。 我在中山大學企管系修了楊碩英教授好幾堂課,楊教授在中山大學每學期都會開設 系統思考、團隊學習的課程,大學部或是研究所都有,越上會越覺得這本書內涵很深, 所以一般人只看看書是不太好理解的。(如果你離高雄很近,歡迎旁聽楊教授的課,他 的課都完全開放,因此很多外校的同學會來聽,甚至實務界人士也會來) 對了,我建議看英文版的朋友也可以搭配中文版看。我知道翻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會 有很多偏誤,但是《第五項修練》這本書是楊碩英教授花了整整七十幾個工作天,推掉 所有演講,一字一句斟酌修訂而成的,因此可以說是這個領域的專家翻譯的,楊教授在 審訂過程中,為了能夠達到「信、達、雅」,花了很多心思,比方說vision以前都是翻 成「遠景」的,楊教授首創「願景」,因為vision的意義不只是「遠」未來的一個景象 ,它更代表我們心中渴望的那個「願」。 那麼五項修練怎麼理解呢?為什麼需要五項修練才能往學習型組織邁進?彼得聖吉 在近期多次演講中將五項修練整合成三個方向。 第一個是創造,也就是包括第一、三項修練的自我超越與建立共同願景。第一項代 表個人一直突破自我,去實踐自己心中真正渴望的目標;第三項修練代表團體一起去實 現心中的願。 第二個是反思,也就是包括第二、四項修練的改善心智模式與團隊學習。第二項修 練代表個人去檢視我們自己固有的想法、價值、感覺、認知、行為等等,然後改善它; 第四項修練就是團隊一起去反思團體中的價值、規範、看法、共同成長,一起創新。 第三個就是處理「動態性複雜」,也就是系統思考。 學習型組織為什麼需要這三個,一個是你與你們組織要有高的目標,要有具體的願 景,而且是真正心中所想要的,另外,你與你們組織要能夠時常反省、反思既有的觀念 ,如此才可創新。最後,在這個複雜、動態、變化的環境中就必須要有系統思考來幫助 我們。 但是,《第五項修練》這一本書還是很深,呵。建議各位也可以搭配天下文化出版 的《第五項修練實踐篇》(上、下)來看,這兩本書比較具體,包括行動面上的東西, 不像《第五項修練》多是觀念的建立。 最後,推薦一本我覺得很適合各位閱讀的書。楊碩英教授與其博士班研究生一起合 寫了一本談學習型組織、第五項修練的故事書。它是用小說體裁撰寫,故事以四位創業 夥伴及一位充滿智慧的長者(計程車司機)為主角,輕鬆詼諧而有趣,閱讀毫不吃力, 而架構正是以第五項修練為基礎,五項修練都以故事呈現,探討,裡面很多精彩的片段 是楊碩英教授教學習型組織十幾年來,覺得深刻有意義的故事。 這本書絕對是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學習型組織的好機會。如果您過去曾看了一、兩 章甚至四、五頁就放棄閱讀《第五項修練》,那麼這本《向司機學管理》我認為是您重 新看懂《第五項修練》的敲門磚。 《向司機學管理》是由工商時報出版,以下連結有本書的介紹、以及胡志強、黑幼 龍等人的推薦序。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books/book_basic.asp?pclassid=YS&id=YS0201 另外,我附上楊碩英教授研究室的網頁給大家參考。http://stoll.twbbs.org 中山大學企管系博士生 羅郁棠 敬上 (有問題歡迎連絡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75.215 ※ 編輯: ytlo 來自: 140.117.75.215 (02/25 10:42)

02/25 15:48, , 1F
推,謝謝你的分享
02/25 15:48, 1F
文章代碼(AID): #13_wlaMn (Managem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_wlaMn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