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運動用品個案討論
看板P_Management (專案/產品管理)作者clairewen1 (claire)時間15年前 (2010/01/19 19:23)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2/4 (看更多)
哈囉, 感覺這案子還滿有意思.
不過對照之前的文章, 我有一點不太了解老闆的目的為何.
不同的目的會有不同的做法, 所以現在討論行銷活動似乎有點言之過早.
前面似乎有提到老闆希望最終能專利授權, 那麼真正的客戶(即需要長期經營的)到底應該是誰?
是終端消費者(B2C)? 是運動品牌企業(B2B)? 如果想通吃, 那麼會不會造成企業用戶不滿?(自己打自己?)
如果是B2C, 目的到底是啥? 增加awareness? 還是增加銷售量? 還是營收?
再從這角度網下延伸思考, 增加awareness, 需要哪些東西? 產品定位? 目標族群都是從哪些管道吸收資訊?
同理適用於B2B.
可以理解老闆通常都很貪心的(或者只是單純不理解?), 希望只用一季的活動就能滿足所有需求.
可以建議老闆做階段性目標的設定與規劃. 總不可能要剛出生的嬰兒還沒學會爬就要馬上能跑吧?
另外一個關於銷售費用的意見, 這裡有不同看法:
直銷不見的會比通路商便宜. 就如您說的, 需要有人在第一線直接與客戶溝通, 尤其是對於新產品而言,
企業更需要花精力教育消費者, 所以人事成本不見的會比較低. 至於通路商的抽成與費用, 也是依通路
種類與大小而異. 但是有個絕對好處就是, 產品曝光度絕對大增. 所以在分析成本時, 建議把所有費用列
清楚再做Cost Benefit Analysis 會更加清楚.
希望有幫上一點忙.
※ 引述《hyentai (她不理偶)》之銘言:
: 首先,感謝conic大與版上的前輩們不嫌棄。
: 我也不敢勞煩大家幫忙集思廣益,但歡迎討論。
: 承上主題,我分析該公司的現況。
: 產品部份
: 有A.B.C三款
: 材質等級為A>B>C,價錢等級同左。
: 成本部份
: 有三低
: 產品製成費用低
: 採直銷方式,人事成本低
: 廣告宣傳費用低(0成本)
: 有兩高
: 溝通時間成本高(有形金錢與無形時間)
: 通路成本高
: 目標族群
: 學校社團族群
: 社會社團族群
: 國手族群
: 運動品牌企業或其他企業(此為boss期望)
: 目標市場
: 海外
: 日、韓、大馬(專利已在此三區通過)
: 預設對手
: 國際第一大品牌(boss自豪處)
: boss目標:提高海外知名度
: 我的目標:透過網路行銷方式,提高知名度,增加銷售量。(解決boss的問題)
: 衍生用意找尋通路商(據點),以及測試目標族群的反應,順便慢慢
: 建立品牌價值。
: 在與boss會談時,他提到他擅長1對1的銷售,但無法1對多。
: 問題點就出來了
: 1.由於海外市場如此之大,又該如何,甚至找誰推銷,或是介紹都是個問題。
: 2.溝通成本勢必增加
: 3.通路成本,若量少則增,量大則少。然而,這部份我是設定增加的
: 我的解決方案如下
: 藉由公司產品的優勢(三低與專利),又網路的便利性與免廣告費。
: 於是打算透過網路行銷活動方式,吸引目標與非目標族群去體驗使用
: 公司產品。
: 用意一,造成話題。(好比今日的無褲日跟女性穿BRA的顏色)
: 用意二,強迫使用者體驗產品。
: 用意三,在這大海中,希望能捕撈到些魚。
: 用意四,瀏覽者可透過網路瀏覽產品資訊。
: 這樣的一個產品行銷時間為期三個月,也剛好一季。
: 第一個月活動開始,第二個月活動結束,第三個月分析檢視進行下階段的衍生專案。
: 依照體驗型產品,與其花時間跟使用者訴說產品有多好,不如讓他們花時間使用產品。
: (其實也是我自己不想浪費太多的溝通時間:P)
: 至於想採用網路活動的行銷方式,主要也是得先思考該如何幫公司的成本降低,
: 才有可能幫公司創造出額外的效益。
: 後面有可能產生的效應,被同行模仿學習批評與排擠。
: 興起帶動此項運動熱,間接幫助各家營業額的提昇。
: 當然也有可能這活動都沒有人參加,只有造成話題性。
: 感謝大家抽空看完,以上是我很天真的想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77.73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_Managemen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