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獨立項的限縮

看板Patent (專利)作者 (inanshand)時間9年前 (2016/04/11 14:01), 9年前編輯推噓5(5016)
留言21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inanshand (inanshand)》之銘言: : 各位前輩們好: : 最近收到歐洲的審查意見,提出的引證案和我們案子蠻類似的,想請各位前輩指 : 點,給我一些建議。 : 我們案子是關於一種裝置,包含A,B,C(結構的順序也是這樣排列),B必須可以做 : 反應X且具有功能b,因此使用的材料為m1、m2、m3...,C必須不做反應X且具有功能c,因 : 此使用的材料為n1、n2、n3...,此裝置更可包含D和E(D和E是寫在附屬項,D不同於E,D必須不 : 做反應X,E則具有功能e)。 : B是在整個裝置進行反應前來保護A,B是在整個裝置進行反應之初即進行反應X, : 而會產生產物B',B'具有b'功能,C則是由於在整個裝置進行反應期間不進行反應X而可持 : 續維持c功能,審查委員所舉之引證1的結構為A,D,B,C,引證2的結構為A,E,B,C,引證3的 : 結構為A,B做反應X後的產物B',C。 : 目前想做這樣的獨立項限縮: : 1. 將"B必須可以做反應X"以及"C必須不做反應X"寫入獨立項, : 2. 將"B是在整個裝置進行反應前來保護A,B是在整個裝置進行反應之初即進行反應X,C具有 : 功能c", : 第2點是將功效/功能限縮至獨立項,請問這樣的答辯有用嗎?算功能手段用語嗎?此外我 : 記得功能手段用語也是要看功能所對應到的"結構",若將1和2同時寫入獨立項,這樣的話結 : 構上是否能避掉引證1、2和3呢? : 若有不清楚的地方我可以再補充,謝謝各位前輩~ORZ 欲修改後的獨立項大致是以下這樣: 一裝置,包含: A; B,可以做反應X;以及 C,不可以做反應X; 其中B是在整個裝置進行oo反應前來保護A,B是在整個裝置進行oo反應之初即進行反應X ,C在經過oo反應後提供功能c。 "其中B是......提供功能c"是打算之後加入獨立項做限縮的,想請問 1. 這樣功能性的限縮是否可以增加獨立項的特徵呢? 2. 承1,若換成使用"功能手段用語"來描述會比較好嗎? 3. 比較我們案件的結構(A,B,C)與引證1的結構(A,D,B,C),引證2的結構(A,E,B,C)與引證3 的結構(A,B',C),經過如上的限縮後,雖然獨立項並未有結構上的修改,是否可以區別我 們案件與引證案呢? (引證1中的D是寫在我們案件的其中一個附屬項中, 引證2中的E是謝在我們案件的另外一個附屬項中, 引證3中的B'是B經過反應X後所產生的,且B'有被描述於我們案件的說明書之中,而材料m1 、m2、m3是可與A進行反應X。) 不知道這樣描述後所問的問題是否比較清楚,有任何疑問請盡量提出XD,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5.14.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atent/M.1460354509.A.EE4.html

04/11 14:03, , 1F
問一下,引證案的B跟C相較於本案的B跟C有什麼差異?
04/11 14:03, 1F
※ 編輯: inanshand (61.65.14.49), 04/11/2016 14:08:20

04/11 14:13, , 2F
基本上是一樣,B所選用的材料是要可與A進行反應X,C所
04/11 14:13, 2F

04/11 14:14, , 3F
所選用的材料是不可與A進行反應X
04/11 14:14, 3F

04/11 14:26, , 4F
claim中之功能作動均用於定義結構本身,若未能以功能來
04/11 14:26, 4F

04/11 14:26, , 5F
定義出不同的結構,則結構仍視為相同。請見inherency 既
04/11 14:26, 5F

04/11 14:26, , 6F
存性相關說明
04/11 14:26, 6F

04/11 14:40, , 7F
就本案 改連接關係/加入比例限制/改封閉式用語/改成方法
04/11 14:40, 7F

04/11 14:40, , 8F
項等…都可以克服新穎性問題
04/11 14:40, 8F

04/11 15:13, , 9F
如果結構材料都相同,那我想這也沒啥好打der......
04/11 15:13, 9F

04/11 15:13, , 10F
p你所說的或可克服novelty,但是inventive-step仍GG
04/11 15:13, 10F

04/11 15:14, , 11F
當然,沒看到實際的說明書、引證案與官方文件,一切
04/11 15:14, 11F

04/11 15:14, , 12F
僅止於空談
04/11 15:14, 12F

04/11 16:03, , 13F
謝謝D大和P大,想聽聽前輩們是否有什麼方面可以切入或
04/11 16:03, 13F

04/11 16:05, , 14F
思考的建議,也許自己有疏漏的地方,這件案子最大的特
04/11 16:05, 14F

04/11 16:09, , 15F
點應該是在於 引證案中沒有明確指出能做反應X的元件是
04/11 16:09, 15F

04/11 16:10, , 16F
與A有接觸的態樣吧 可能先試著用結構上的連接方式來答
04/11 16:10, 16F

04/11 16:12, , 17F
辯,不然好像沒招了 謝謝前輩們 若是還有什麼可以思考
04/11 16:12, 17F

04/11 16:14, , 18F
的方向 請再給小妹建議 感謝ORZ
04/11 16:14, 18F

04/11 16:14, , 19F
如果貴司想主張的是「不需要D/E也能達到相同效果」
04/11 16:14, 19F

04/11 16:14, , 20F
那在連接或互動方式上應該有獨特之處,或可一試
04/11 16:14, 20F

04/11 17:24, , 21F
喔喔~ 好 我朝這方面想想 感謝~!
04/11 17:24, 21F
文章代碼(AID): #1N2ptDxa (Pat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文章代碼(AID): #1N2ptDxa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