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博士之後

看板PhD (博士班)作者 (翔)時間4年前 (2020/04/06 04:5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原po可能有業界的經驗所以狀況和我不同, 我來分享一下*沒有*業界經驗的博士生在業界打混四年多的心得。 簡單來說是不能先當個優秀的螺絲釘做點黑手活, 很難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做事和領導。 然後花點心力在"人"上, 收穫其實不少。 我個人認為我算幸運的案例。 目前為止遇到的主管都不太會凹人, 同事/上級大多很照顧人, 部門雖然不是研究單位但在產品開發部門裡算設計和 drive design/implementation/commuercialize process的單位。 我記得前一兩次和主管meeting的時候, 主管就強調先要會幹點黑手活, 這在產品部門是非常基本的能力。 事實上我後來的心得也是如此。 我在博班的時候比較少接觸太大的系統, 基本上就是在算數學証明定理想演算法寫寫簡單的simulation, 而就是在這些黑手活/當小螺絲釘的鎖碎任務之下, 拼拼湊湊的稍微搞懂一個複雜的大系統和design process的全貌。 而從動手做零碎工作和對系統了解中間的gap, 是靠幾個元素補全的。 首先當然是博士班的訓練有些幫助, 從一個老闆指定的題目基本資料開始, 閱讀相關文獻, 了解相關理論, 推敲可能接續研究的方向等等, 都是這種從陌生的散點連成線,延展成面,到建構熟悉的立體空間的過程。 如果是工作的領域和學位的領域重合, 對基礎理論的了解當然也是很有幫助。 但業界和學術我覺得很大的不同是, 系統的複雜度往往遠大於著重理論完整的學界, 所以在很難深究細節的狀況下, "人"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助力。 我個人的經驗是, 多花點精神和同事打好關係, 最豐富的收穫並非什麼鬥爭阿升職阿之類的時候有人挺(當然也會有這種好處啦), 而是獲得access他的knowledge base的機會。 關係好的人, 問問題的時候他回答的就比較詳盡, 這是人之常情。 我了解的業界狀況是, 面對一個複雜系統, 很少人真的從頭到尾都很仔細的了解, 大部分是每個人都了解他負責過的部分, 而藉由負責自己project的時候找機會去了解其他相關的部分, 對於把零散的知識湊成對系統(部分)全貌的理解是很有幫助的。 而且整理好問題有人回答/幫忙了解, 絕對比自己去trace document/code或是google快很多。 但界線還是要畫一下的, 我有時候也是太懶有啥事就直接問, 偶爾被主管酸一下you can google/check document XD 也是這個原因, 有時候被叫去支援其他project的時候, 在老闆有做好工作負載調配的情況下反而也是學習的好機會。 通常要支援之前對方得先教會你, 而且在對方是appreciate你的前提之下, 通常會有更完整的知識分享。 還有documentation也是件滿重要的事, 唸博班的時候有被逼著寫論文對這部分也是有幫助。 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 把好不容易想通或問到的資源有系統的整理下來, 認真寫該記錄下來的design document或presentation, 把重要的文件/email好好歸檔整理, 這些對自己未來的工作也都是挺有幫助的。 也會幫到上一個說的"人"的部分。打好關係除了一般的人際交誼以外, 我覺得挺重要的是資訊的交流。 當我開始是一些簡單feature的owner的時候, 別人來問我, 如果我能給出正確而且是對方需要的資訊, 下次在我需要幫忙和詢問的時候, 相對而言會更認真的幫忙。 而documentation除了可以確保自己對這些資訊的掌握之外, 也可以節省不少溝通的時間。 至於獨當一面、當小主管之類的東西我是沒有特別在追求啦, 但我感覺是小螺絲釘當久了, 累積足夠的能力, 在一個健康的組織裡面被賦予獨當一面的任務。 只是所謂獨當一面應該也就是需要有調配更多資源的能力, 這時候之前累積的功德、結的善緣可能就會更加倍的反應出來。 一點經驗分享, 歡迎討論/指教。 ※ 引述《freeskyer (Dr.R)》之銘言: : - 記得剛拿到畢業證書的那一陣子,整個人散發著祥和的聖光,開車不超速不按喇叭, : 在路上還特別喜歡找老奶奶來幫助。 : 很快地,柴米油鹽...等實際問題迫使我意識到需要盡快有份穩定的收入, : 整個人也從世界之巔跌回庸庸碌碌的小老百姓。 : 我的背景是電機碩士工作了幾年後返回校園攻讀資工博士,博班期間除了結婚生子外, : 也熱衷於新創事業,也因為這學經歷讓我早早就決定不走教職路線。 : 可惜新創近年來進入資本寒冬,念博班已經花費了不少存款, : 實在沒臉再繼續追求夢想,只能老老實實的打開104,先求一份穩定的收入。 : 一個吊詭的現象是,博士班除了邏輯思考、眼界的訓練外, : 很大一部份也在訓練獨當一面的能力:常會以一個(或多個)博士生為首搭配幾個碩士生 : 或研究助理組成一個小型研究團隊進行專案或是某研究主題。 : 但進入業界後卻往往先考驗你是否能當一個優秀的螺絲釘(這個部份其實跟博班的訓練 : 沒有太大的關聯性),然後才考慮讓你有獨當一面的機會(朕不給,你不能要)。 : 無關對錯,這無奈的現實導致許多無法學以致用的案例。 : 我求職的目標是以近期挺熱門的人工智慧相關職缺為主,偏好中小型公司 : 以求得更大的發揮空間,嚴格來說我的博士研究跟人工智慧沒有什麼太大的關聯性 : (電腦視覺相關但沒有使用機器學習或是深度學習技術), : 但是身為一個飽經摧殘的阿土伯,我還是說服了許多公司願意相信我是這方面的專家。 : 即使在這大CS時代我收到的offer還是不多(比我電機碩士的年代差了不少, : 台灣的環境的確對博士不友好),但這也即將面臨了繼博士學位後的第一個挑戰 – : 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機會。雖然大多是人工智慧相關的職缺,但是內容南轅北轍, : 有偏後端工程師、有偏數值分析、有偏金融、有偏硬體、甚至有些偏PM以及特助的內容。 : 其中大多其實只想找特殊技能的即戰力,對你所受過的訓練以及未來的潛力 : 沒有任何的興趣。這又回到是否刷leetcode的問題,我只能說這年代真的要懂得包裝自己 : ,身為博班生更應該提前思考就業的問題,準備的時間越多,機會就是比較大。 : 進入公司後,不意外地還是被特別關注了(起碼我自己是這麼感覺), : 上班第一天老闆就直接約談我,告知第一個任務的內容以及deadline, : 在沒有準備的狀況下在會議中被叫起來發表看法(擋子彈), : 一個職稱比我低的紅人來監督我進度,cowork的時候被別team的小主管凹, : 菜鳥PM直接對我下命令...等。 : 新到一個環境本來就需要適應的時間,如此的對待的確增加許多額外的壓力。 : - 每個博士學位的背後,都歷經了最深層的絕望以及不人道的精神虐待。 : 由於本身已經有一些工作經驗,因此在經歷一段熟悉、上手、思考的時間後, : 決定採取先兵後禮的方式回應非直屬主管以外的所有其他人(對指導教授無法翻臉, : 必須吞忍,對其他人根本沒有客氣的必要),由於不在乎所以可以灑脫,公事公辦, : 打臉不挑地點,打完之後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 : 在主管的支持下(這點我還挺幸運),現在也已經獨當一面,並進行招兵買馬的動作。 : 對於將來打算投身業界的博班生們,期望用我平凡的自身經歷來告知,你並不孤獨。 : 對於有志於此的學弟妹們給你們的建議會是:專注於事如同做研究而非人, : 博士之後的道路雖然崎嶇但充滿可能性, : 在經歷過非人折磨後的我們必定有能力面對所有挑戰, : 因博班的訓練如同其頭銜般永遠跟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0.95.196.251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586120054.A.9DB.html

04/06 10:09, 4年前 , 1F
謝謝分享 我想這也展現了工作內容以及所學的關係度的重要性
04/06 10:09, 1F

04/27 20:40, 4年前 , 2F
推,感同身受
04/27 20:40, 2F
文章代碼(AID): #1UYaLsdR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9
16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4 篇):
9
16
文章代碼(AID): #1UYaLsdR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