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戰勝行為面試 Behavioral Question(二)
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在面試當中,傳統的 STAR 已經不再是最好的框架,
在面試時間緊湊的情況下,使用 CAR 來幫助我們精簡故事、聚焦在重點上。
這篇文章會專注在亞馬遜中幾條重要的原則,
主要是挑選:
1. 在面試 5 年以內經驗的人重視的原則
2. 我認為最能夠幫助到台灣面試的原則
這些原則分別是:
Bias for action
Have backbone; Disagree and commit
Ownership
這邊我們就來一一解析,這些領導力原則是代表著什麼,
我們可以怎麼透過這三個原則規劃我們的故事。
Bias for action
Speed matters in business. Many decisions and actions are reversible and do
not need extensive study. We value calculated risk taking.
永遠記得一件事情,現實跟理想永遠是有落差的。
在理想中,專案應該足夠完整、需求應該足夠清晰、
開發時間應該足夠我們把軟體開發流程都達到一定品質。
現實中,我們會面臨有技術債的專案、模糊的需求、變動的開發時間,
而在這些不穩定的因素下,有個更重要的事情 : 速度在商業的世界中,非常重要。
因此,怎麼取捨,變成困難的課題 —— 所謂的取捨,
就是你在多個當下差不多的選擇中,做出了決策,且明白你的機會成本。
在亞馬遜的面試中,不會有機會讓你講出完美的情境,
因為完美的情境在現實生活中很少出現。
絕大多數的時候,你會被迫做決定,例如:
在資訊不夠清晰的情況下,你要怎麼開始專案?
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你要怎麼達到目標?
這兩個問題在回答的時候,不只要說明你當時怎麼做的,更重要的是,你放棄了什麼 ?
你為什麼在多個選擇當中選擇了現在的方案?
舉例來說:
我必須在五天內讓系統在某個特定日期應付大約平常 10 倍的流量。經過分析後發現,
大部分功能透過加機器就能撐住,但有一個功能的水平擴張性比較差,
單純加機器無法解決。
為了避免這個功能變成系統的瓶頸,我們決定把它獨立出來,
用 serverless 的方式來處理。
這樣可以讓這個功能在流量高峰時自動擴充,也不會影響其他服務的穩定性。
這樣的回答其實已經很完整,符合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 CAR 架構,
最後補上更具體的作法,就是一個四平八穩的回答,
但這樣的回答,在這個領導力原則下,還有欠缺。
欠缺什麼 ?
我們沒有提到我們承擔了什麼 Calculated Risk ,以及我們當初是跟什麼方案比較。
什麼是 calculated risk ?
指的是在時間與資訊有限下,仍評估風險與效益,做出快速且有根據的決策。
因此第二段可以改成:
為了避免這個功能成為系統瓶頸,我們評估了兩個方案。
第一是改用 serverless,在高峰期自動擴展;第二是調整商業流程,降低系統壓力。
Serverless 的主要風險是時間緊迫,無法完整驗證整體架構,
只能透過壓力測試來模擬實際流量;而流程優化則可能影響使用者體驗與轉換率,
且會降低我們取得的用戶資訊。
最終我們選擇 serverless,以保障使用者體驗與商業價值,我們也做了兩項風險控管:
一是在活動當天即時監控 log,
二是讓失敗的請求能 fallback 回原流程,確保不影響核心使用者流程。
在商業價值與系統穩定之間,我們選擇了商業價值。
這樣的回答基本上已經符合 bias for action 的要素:
在時限下達到目標,且分析了風險。
而面試的時候,除了符合領導力原則外,還需要做事實查核,也就是了解故事的真實性。
方法會是追問技術細節,例如:瓶頸是什麼能詳細說明嗎?為什麼不能水平擴張?
其他流程可以水平擴張的原因是什麼?你們怎麼做壓力測試?你們怎麼做 fallback?
Have backbone; Disagree and commit
Leaders are obligated to respectfully challenge decisions when they disagree,
even when doing so is uncomfortable or exhausting. Leaders have conviction
and are tenacious. They do not compromise for the sake of social cohesion.
Once a decision is determined, they commit wholly.
關於 have backbone 這件事情,大部分的工程師其實多數都有這個特質。
而這個領導力原則有趣的在後面:Disagree and commit。
這邊的重點有兩個:
1. 整個敘述更多是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輕易妥協
2. 當團隊做了決策以後,就堅定執行團隊的決策
這考驗了一些重點:
1. 當你不同意對方的時候,你的溝通路徑是什麼? (準備一個成功說服且成功的故事)
2. 當團隊做了你不同意的決定後,你的後續是什麼? (準備一個自己看走眼的故事,並說
明怎麼提高未來的判斷力)
我過去和上百位工程師一對一討論職涯的時候發現,許多人做不到 disagree and
commit 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他把專案的成敗與個人的成敗做了綁定。
當自己的意見被否定的時候 > 我是個失敗的人
當自己的意見被支持的時候 > 我是一個有能力做正確決策的人
但面試者是否失敗、以及是否有能力做正確決策,都不是這個領導力原則在考驗的。
理論上,每個專業的工作者,
工作都存在著一定機率會失敗,也一定會在某些時刻做出錯誤的決策,
因此,不存在一個永遠成功、永遠做正確決策的人。
那這個領導力原則在考驗什麼?
如何溝通、如何面對人際互動上的挫折、如何積極面對挫折。
在自己的意見被採納的時候,強調自己的溝通策略、如何分析以及求同存異。
在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的時候,敘述如何改善自己的判斷能力、溝通能力。
這個領導力原則相對來說,故事並不複雜,因此我就不舉例了,
想額外補充的是,專案的成功讓所有人與有榮焉,但專案的失敗並不能否定個人的價值。
面試前,盡量能讓自己對所有的專案成敗抽離,
成功,是團隊做出了正確的決策,
大家分別扮演哪些重要的角色因此專案順利完成。
失敗,整個開發流程出了什麼問題、自己身為
流程的一份子如何改善下一次的開發,在自己能改善的範圍內降低風險。
如果不幸身處糟糕的環境,我們身為團隊的一員,我們無法完全改善;
能做的,就是降低風險、提高自身的實力,到下一個更好的環境。
情緒,是值得我們在離開後放下的包袱。
Ownership
Leaders are owners. They think long term and don’t sacrifice long-term value
for short-term results. They act on behalf of the entire company, beyond just
their own team. They never say “that’s not my job.”
這個詞在台灣職場,似乎沒有很好的翻譯,
且大家對於 ownership 的定義可能多少有點不同。
從某些老闆的角度,整段亞馬遜的解釋,他只看到了最後一句:
「員工不該說"那不是我的工作"。」
從亞馬遜的角度, ownership 很清楚地在講一件事情: 長期利益。
當短期利益跟長期利益衝突時,選擇長期利益;
當我的長期利益要實現的前提,有部分工作不在我原本的職責,跳進去協作。
所謂的 ownership 不是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
而是工作中衡量所有工作決策時,心中都有公司的長期利益。
常見的幾個類型的問題:
Outside responsibility
這個我相信大家工作中多少會遇到,
那驅動你去做不屬於自己工作範圍的工作,目的是什麼?
單純的時間太多? 那為什麼不做同組未來的票,而是做不屬於自己範圍的工作?
單純想幫助人? 那你會不會遇到太多需要幫助的人,而沒顧好自己的事、燃燒過度?
最政治正確的回答是:
當我完成了這個原本不屬於我責任範圍的事情以後,
對公司、對我的組長期是有幫助的,且指出幫助是什麼。
Own the outcome, not just output
這個通常會出現在追問的部分,我的 mentor 說,在亞馬遜的面試中,
一般都會收到規定要在這場面試中考核那些領導力原則。
如果面試者已經達到了面試原本規範的原則,那麼,可以再追問的時候考核其他的原則,
就會出現,原本你認為他在考 A 原則,後面卻拐彎到了 B 原則。
這樣的情況,多數是加分題。
那麼,這句的重點是什麼?
你在回答每個技術故事以後,心中都要知道這個服務的幾個 metrics 。
服務穩定嗎? 使用者滿意這個服務嗎?
這個服務當初被設計的目的是什麼、有達成嗎?
現在否有更好的方式可以達成當初的目標(商業角度、程式架構的角度)?
因此,要學著在工作中,定義好所謂的 "完成",且能夠衡量這個 "完成"。
最簡單的就是 availability、response time、error rate、QPS 是否達到目標,
思考這件事情其實不會占用工作太多的時間、要能夠簡易的監控成本也低。
心中常存這些指標,會讓你成為一位思考更全面的工程師。
最後,
從某些員工的角度,覺得 ownership、甚至整個領導力原則都是員工的自我 PUA 。
我的看法是,拋掉專案成敗與職涯成敗的綁定、甚至與個人成敗的綁定,
當我們能夠抽離情緒時,會發現亞馬遜的領導力原則,反而是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框架,
讓我們可以不將個人價值綁訂在專案的成敗上。
成功,有我的努力與貢獻,
失敗,我們專注在下次的降低風險上面。
—
這次講解了三個我認為最適合台灣工程師在準備行為面試時,需要參考的領導力原則,
下一篇,估計也是整個系列文的最後一篇,
我會分享實際上我怎麼準備、整理我的行為式面試,
包含了思考脈絡、如何自我檢驗、練習等等。
—
延續上次做的公益一對一職涯討論, 我想將這個活動變成自己長期會做的事情,
和上次的差別是,這次我希望來找我的人,
可以挑選任何一個公益團體做出任何金額的捐款 —
我希望每個收穫幫助的人,同時也能夠回饋給這個社會。
詳細的規則寫在 Calendly 預約表單內。
https://calendly.com/riverski/sde_career
另外,我和 roy3550681 有在規劃做針對 junior 工程師的 mentorship 計畫,
目標是協助工作 1~3 年經驗且職涯上卡關的工程師,做職涯的成長,
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寫信給我,
預計 25 年 Q3 等我倆都在新工作上熟悉以後,會啟動這個計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98.54.104.33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748380058.A.8A7.html
推
05/28 07:03,
1天前
, 1F
05/28 07:03, 1F
推
05/28 07:05,
1天前
, 2F
05/28 07:05, 2F
→
05/28 07:06,
1天前
, 3F
05/28 07:06, 3F
→
05/28 07:06,
1天前
, 4F
05/28 07:06, 4F
推
05/28 08:15,
1天前
, 5F
05/28 08:15, 5F
推
05/28 09:29,
1天前
, 6F
05/28 09:29, 6F
→
05/28 09:29,
1天前
, 7F
05/28 09:29, 7F
→
05/28 09:30,
1天前
, 8F
05/28 09:30, 8F
→
05/28 09:30,
1天前
, 9F
05/28 09:30, 9F
推
05/28 11:45,
1天前
, 10F
05/28 11:45, 10F
推
05/28 12:22,
1天前
, 11F
05/28 12:22, 11F
推
05/28 12:35,
1天前
, 12F
05/28 12:35, 12F
推
05/28 13:32,
1天前
, 13F
05/28 13:32, 13F
→
05/28 13:42,
1天前
, 14F
05/28 13:42, 14F
推
05/28 15:20,
1天前
, 15F
05/28 15:20, 15F
推
05/28 15:23,
1天前
, 16F
05/28 15:23, 16F
推
05/28 15:45,
1天前
, 17F
05/28 15:45, 17F
推
05/28 18:33,
23小時前
, 18F
05/28 18:33, 18F
推
05/28 19:00,
23小時前
, 19F
05/28 19:00, 19F
推
05/28 19:04,
23小時前
, 20F
05/28 19:04, 20F
推
05/28 20:29,
21小時前
, 21F
05/28 20:29, 21F
推
05/29 00:08,
18小時前
, 22F
05/29 00:08, 22F
→
05/29 08:25,
9小時前
, 23F
05/29 08:25, 23F
推
05/29 08:51,
9小時前
, 24F
05/29 08:51, 24F
→
05/29 08:52,
9小時前
, 25F
05/29 08:52, 25F
→
05/29 08:52,
9小時前
, 26F
05/29 08:52, 26F
→
05/29 08:53,
9小時前
, 27F
05/29 08:53, 27F
→
05/29 08:53,
9小時前
, 28F
05/29 08:53, 28F
→
05/29 08:54,
9小時前
, 29F
05/29 08:54, 29F
→
05/29 08:55,
9小時前
, 30F
05/29 08:55, 30F
→
05/29 15:52,
2小時前
, 31F
05/29 15:52, 31F
→
05/29 15:52,
2小時前
, 32F
05/29 15:52, 32F
→
05/29 15:53,
2小時前
, 33F
05/29 15:53, 33F
推
05/29 16:00,
2小時前
, 34F
05/29 16:00, 34F
→
05/29 17:47,
37分鐘前
, 35F
05/29 17:47, 35F
Soft_Job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74
115
60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