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淺談 AMOLED PHOLED OLED已回收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我累了....)時間12年前 (2013/02/17 19:11), 編輯推噓9(907)
留言16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SkyMirage (Stardust)》之銘言: : ※ 引述《TanIsVaca (好好唸書吧!)》之銘言: : : 淺談 AMOLED PHOLED OLED : : → jessti :日本他們現在做的是把磷光逆向轉回螢光 理論上一樣 : : → jessti :可以獲得20%的外部效率 目前藍光似乎已經到10%左右 : 你講的可是這篇?去年年底發在 Nature 的。 :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92/n7428/full/nature11687.html :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from delayed fluorescence" : These molecules harness both singlet and triplet excitons for light emission : through fluorescence decay channels, leading to an intrinsic fluorescence : efficiency in excess of 90 percent and a very high external : electroluminescence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19 percent, which is comparable : to that achieved in high-efficiency phosphorescence-based OLEDs. 不特定指那篇 而是就他們group的概念而論 : 老實說我蠻懷疑他們的實驗結果。 : 1. 從他們團隊前一篇設計逆遲螢光(delay fluorescence)的概念文章 : http://apl.aip.org/resource/1/applab/v98/i8/p083302_s1?view=fulltext : 裡面講到,他們很精巧的設計了一個具有高放光速率(radiative rate)的 HOMO 是 : pi-pi*(singlet) 的純有機分子,使其 S1 和 T1 之間的能階近到可以用熱能去產生 : 可觀的 T1 -> S1 (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 RISC),因此宣稱他們可以 : 把磷光逆轉回螢光。 : 但是他們壓根沒提到 triplet state 的 HOMO 是什麼型態。 : 如果是跟 singlet state 一樣是 pi-pi* : 那 pi-pi*(singlet) <--> pi-pi*(triplet) 這個躍遷在純有機分子上基本上是 : forbidden 的,RISC 絕對比 T1 -> T0 的 radiative pathway 要慢。 : 如果是這個情況的話,這個 delay fluorescence 比較不會是在 S1 <--> T1 發生 : 而是在更高階的 Sn <--> Tn ,因為部分牽涉到 spin allow 的能階而發生轉移。 : 如果是這樣的話,施加在 OLED 電壓的高低就會影響他們螢光的產率。 : 2. 從他們文章中對於磷光放光速率極低這個敘述來看,triplet state 應該比較像是 : n-pi* or pi-n* (n: non-binding state),磷光產率低,但是 ISC 有機會是 n* ? non-bonding還會有它的antibonding嗎? :P : partially allow。 : 不過這樣還是無法完全說明本來到 triplet state的那75%的population最後都跑回 : singlet state去。因為他們當初設計的概念就是讓 S1 和 T1 state 很接近,所以 : 得到的放光光譜也會很類似 (第二篇的Fig 1)。特別是在缺乏皮秒-奈秒這段的時間 : 解析,你很難去推論你得到的螢光是從RISC來,或者根本只是很弱的磷光。 多數情況下n-pi*會比較好 S1-T1 or T2 一定得極快 才能夠跟FL競爭 T2 decay 到T1 T1 RISC 回S1速率只要遠快於PL就夠了 那多數電子依然走回去S1 只需要能階的型式對PL就很慢 只要量不同time domain 以及不同溫度下的FL PL QY lifetime就可以做比較了 沒有TADF情形下FL lifetime再怎樣都不會增加個百千倍 : 更重要的是,如果在 triplet state 有牽涉到 non-bonding state, : 那很抱歉,這種材料的分子使用壽命鐵定不長,因為很容易因為激發而變質。 : (一個簡單的概念:放冷光(螢/磷)是最能保持分子結構穩定的能量釋放途徑, : 非放光機制的能量釋放很容易牽涉到化學鍵結的改變。) : 這系列分子螢光產率本來就超高,再做成OLED之後螢光到底有多少是從磷光轉來的 : 真的很令人懷疑。如果 external electroluminescence efficiency : 不能高過純螢光理論值(25%),那這篇唯一的賣點也就是搞了一系列高螢光的 : 不同顏色材料,我還不如回到磷光材料的老路上去,至少有機會拼到75%的量子產率。 : 一點淺見,有錯還請強者指教。 : 我猜99.99%的人會直接end。 螢光的"內部"量子效率25% "外部"量子效率大概只能到5% 光是他"外部"到19%已經夠說明動用到磷光了 除非他特別設計光取出結構來騙人 能夠5%-->19%增強的結構設計也夠他上這期刊了 或是他打一開始就通篇鬼扯 但日本人應該比韓國426阿三哥都更可信太多了 話說回來這篇他也不是藍光 這種效率實用上的意義不大 另外我到是不覺得能上nature的文章有這麼腦殘 FLOLED發展的比PLOLED還早 老早就有一票100% FL QY的分子做成OLED 拿一個90%的分子出來沒有什麼好嚇人的 要說一個實驗沒補齊就讓其他部分0分 這也太嚴格了吧 : 那我另外講一點跟 Stock 比較有直接關係的好了。 : 站在節能的角度去看,磷光材料要比螢光材料的競爭力要強的多。理論上,不考慮磷光 : 回轉成螢光的這個可能性(也就是我前面廢話好幾頁,結論是目前不太可行的這條), : 磷光材料所能達到的發光效率是螢光材料的三倍。也就是說,以目前手機80%以上的能量 : 損耗都是用在面板的情況下,同樣亮度的面板,磷光材料可以讓電池續航力變成幾乎三 : 倍。也就是說,假設原本只能用一天就要充電的手機,可以撐到三天。 不是這樣比較的 你比較基準是傳統FLOLED跟PLOLED 但現在手機的LED技術是越來越強 也越來越省電 事實上因藍光OLED低效率所賜 現在OLED發白光還沒多省電 可能 60-70 lm/W吧 如果裝Win8 依M$的配色風格....難保不會反而變短 有好有壞 往好處想 當藍光問題一解決效率就會一整個爆增 同時解決大半問題 壞處...至少LED真的不是吃素的 : 而要使OLED材料的磷光強,目前在材料設計上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將有機材料設計成過 : 渡金屬的配位分子,譬如當年讓恐龍毀滅的隕石中大量蘊藏的銥元素就是其中的代表。 : 雖然過渡金屬很多具有毒性,但卻也是目前唯一可以讓OLED徹底在效能上擊潰其他發光 : 材料的捷徑。另外,光敏太陽能電池裡面也常常需要這類元素。 Ru/N719比 Ir還貴上很多 N719現在1g 1000USD以上 : 如果哪一天,OLED成為主流了,需要量產這些材料,請特別注意相關的原料供應商。 我是很期待這天 不過它最好快點 其他技術也一直在進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4.250.11

02/17 19:53, , 1F
樓下快點推!不然人家以為我們看不懂
02/17 19:53, 1F

02/17 19:54, , 2F
推推 Q_Q
02/17 19:54, 2F

02/17 20:09, , 3F
02/17 20:09, 3F

02/17 21:00, , 4F
對了,LITI我回在您的推文下面。
02/17 21:00, 4F

02/17 21:12, , 5F
我想問,有濾光片提昇的相關技術嘛?
02/17 21:12, 5F

02/17 21:20, , 6F
我承認我看不懂 @@ 還是推專業
02/17 21:20, 6F

02/17 22:56, , 7F
N719台廠有賣,便宜非常多
02/17 22:56, 7F

02/18 01:57, , 8F
我對device不熟,所以一般OLED的外部效率只有0.2啊?!
02/18 01:57, 8F

02/18 02:00, , 9F
n*是我手殘了...
02/18 02:00, 9F

02/18 02:14, , 10F
N719現在便宜很多啦
02/18 02:14, 10F

02/18 08:00, , 11F
他是一直疊上去吧 這種只是衝點數用的
02/18 08:00, 11F

02/18 11:15, , 12F
商科的看不懂,給推...
02/18 11:15, 12F

02/18 13:05, , 13F
0.2是很合理的值,出光是單面就砍半了,高折射到低
02/18 13:05, 13F

02/18 13:05, , 14F
折射率會發生全反射再損失
02/18 13:05, 14F

02/18 13:08, , 15F
所以元件光學跟製程技術還是很有搞頭
02/18 13:08, 15F

02/18 14:34, , 16F
疊上去?你說tandem?這沒有喔
02/18 14:34, 16F
文章代碼(AID): #1H8Bh8-D (Stock)
文章代碼(AID): #1H8Bh8-D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