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的] NIO-US美股ADR 蔚來(七)梯次利用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K神我們巴西見)時間4年前 (2021/01/16 18:30), 4年前編輯推噓10(1007)
留言17則, 9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前情提要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09694671.A.370.html 電池 1. 標的:NIO-US 2. 分類:心得 3. 分析/正文: 七、電池包梯度利用 談梯次利用之前,先來談談李斌原本構思,圍繞新能源與電動車形成的大聯盟, 裡面有不少跟梯次利用後續運用有關的公司。 可以看到當構思無法繼續時,李斌如何調整跟重新規畫。 (一)曾經的藍天聯盟 在NIO DAY 2020會後的媒體採訪,大家關注的是李斌又吹了什麼牛, 我卻注意到他提起一段往事。 「其實當年我一直想先打造聯盟,花了好多時間做這個事。 但是後來我意識到,你必須先幹,再願意開放給別人,才是合理的方式。」 此處講的故事,是由蔚來資本構築的〝藍天聯盟〞,一開始是跟滴滴組成的 〝洪流聯盟〞互別苗頭。 1.開場:蔚來資本 講到藍天聯盟,不得不提到蔚來資本。 很多人誤以為蔚來資本是蔚來的子公司,其實不是。 蔚來資本只是由李斌帶頭成立的VC,出資方有蔚來、紅杉(Sequoia Capital)中國、 高瓴資本與長江產業基金(湖北省政府),蔚來只是合伙人之一。 蔚來資本的管理合伙人朱岩說的很明白:「我們不是蔚來汽車的戰略投資機構, 而是一個追求財務回報的投資機構。 但是蔚來汽車已在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方面,擁有外界可以看到的成果,並且 目前還在順利發展中,對我們的佈局有積極影響。」 蔚來資本投資什麼? https://imgur.com/8F0Ivlh
可以說覆蓋新能源與智慧出行的方方面面,蔚來資本的目標是成為〝攢局者〞。 何謂攢局者? 把不同的資源整合在一起,創造和挖掘企業之間的合作價值,做企業間的 戰略合作者。 開頭講蔚來提過,李斌的商業邏輯圍繞著「共享經濟」,攢局者是從他 「共享經濟」想法淬湅出來,他花很多時間去推動是真。 但,失敗也是真。 2.瓦解:藍天聯盟潰散 藍天聯盟裡面最重要的兩間公司,分別是蔚來與廣汽(2238-HK)合資的 「廣汽蔚來」,另一家則是與長安汽車(000625-SH)合資的「長安蔚來」。 廣汽與長安是中國傳統車企巨頭,面對來勢洶洶的智慧電動車浪潮,他們在 2018年選擇與當時的中國電動車新貴蔚來合作。 期待能打造創新的商業模式,在整車研發、智慧前沿技術、銷售服務模式、 產業鏈整合和創新管理機制,共創未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一方面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的理念鴻溝巨大,蔚來主打的「用戶思維」, 在傳統車企眼中就是敗家子,花一堆錢看不到效果。 蔚來為了換電,正向開發的底盤結構抗扭剛度很高,對不想採用換電模式的 傳統車企,這成本無法接受。 況且蔚來當時開發智慧駕駛的地點在美國,與中國總部溝通不良,研發進度 緩慢,傳統車企期盼的黑科技也落空。 可以說這兩家公司先天不良、後天失調,沉重打擊來自2019年,蔚來資金快斷鏈,自 顧不暇,更不可能對兩家公司有任何資金或技術支援。 長安蔚來還好,完全沒產品推出,並且蔚來的份額幾近出清。 麻煩的是廣汽蔚來,由於已有車型上市,但賣的非常差,公司採取激進的 行銷手段(兩家合資公司皆是獨立運營,蔚來不干涉任何行政管理),時常把 負面新聞燒到蔚來頭上。 兩家公司在李斌的藍圖中,本來是要打中低端的市場,蔚來為此還有研發 LEP電池包,但隨著資金困難跟戰略調整,此路線已被揚棄。 隨著放棄中低端市場,拼圖中這塊放量才是梯次利用重點,只得大幅修改。 3.變局:奧動新能源 奧動新能源跟蔚來一樣,都是做換電模式,但路線不同,奧動是卡扣式、 蔚來是螺栓式。 卡扣式的取下與安裝較快、螺栓式的較慢;但卡扣式的電池包較小,螺栓式的 大很多。 兩家的發展路徑更是大相逕庭。 蔚來專注在私家車,奧動則是作為運營車第三方,幫北汽集團的電動計程車 換電,目前正在跟其他車企談合作,有望幫更多家車企的計程車換電。 換電最適合的場景是在to B,也就是幫各種運營車輛補能。 尤其是計程車,時間就是金錢,能更快補能就意味著能接更多的單,更多的單 就是更多的錢,他們有換電的急迫性。 另外像公車、物流車等,有固定補能地點,也很適合換電模式。 奧動CEO張建平講自身的優勢: 「它是蘋果,我們是安卓,是它自己講的。 如果它都做高大上的車,有可能大家也做一款車讓蔚來去做服務。 但是對to B的車,一定會選物美價廉的東西,絕對不會是高大上的東西。 你一輛出租車多少錢? 8萬塊一輛。一輛蔚來40萬! 它拿出1/3的錢做服務,還有2/3的錢幹別的,to B的車,再拿出1/3沒錢了。」 在中低端市場的換電,第三方平台路線的奧動,有機會成為裡面的大玩家。 講這些跟蔚來有什麼關係? 在奧動A輪融資,出資方是蔚來資本(順帶一提,軟銀(9984-JP)也有戰略投資)。 什麼叫自己先幹? 「換電」如此不被看好的模式,經過蔚來長久的實踐與溝通,總算撬動中國的 政策支持,一時間豬羊變色,變成市場熱點。 蔚來的螺栓式換電在造車成本壓力下,大概率只能自己玩。 奧動不同,他的卡扣式換電,對底盤要求不高,而小容量電池包,更適合壓低 車價推廣。 身為一個第三方平台,奧動如果成功與更多車企合作,車電分離的電池包 重資產模式,將會拖垮公司現金流,勢必要有公司幫他扛下這些電池包,有這 能力和意願,目前只有蔚能。 電池包梯次利用的來源不就有了? 這部份最大的對手,依然是滴滴。 在車界估運營車殘值有種方法,就是把滴滴跑三年的電動車殘值估為0, 因為計程車開的里程數遠大於正常開車,充放電頻繁,很大程度會在三年內, 將電池包壽命降到80%以下。 車子本身沒太大問題,只是電池包要換掉(電池包壽命到80%之後,如果繼續 做為車用動力,壽命衰減很快,有安全疑慮),會有大量的電池包退役。 尤其在滴滴與比亞迪(002594-SZ)合作,推出定制網約車D1後,比亞迪也有 自己的電池包梯度利用,將跟普蘭德合作再生電池技術。 兩方戰火,尚未結束...... (二)梯次利用的問題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蔚能的電池包梯度利用,將由寧德時代全權處理。 https://imgur.com/ScWUm93
寧德時代的電池包梯度利用主要兩方面:運營車跟儲能,衰退到不行才會回收。 運營車有很多細分項,寧德時代是全面性的撒網。 電動運營車分為載人、載貨與工程車。 載人:計程車、公車、園區巡邏車 載貨:機車、貨車、卡車、物流車 工程車:堆高機、作業平台 梯次回收的電池在運營車上,大多是用在低速或行駛固定路線的電動車 (如大型工廠或港口的物流車和園區巡邏車、堆高機),此類車型對電池的要求 較低,最重要是價格跟安全保障。 1.產權與成本問題 過往,由於電池包隨車不隨人,要做電池包的梯度利用,通常是車主要 整車報廢,單換電池包價格太貴,很少車主願意,況且電池梯度利用後的獲利, 也容易引起糾紛。 電池包產權問題一直是梯次利用的核心問題。 現在,基於車電分離的車輛與電池包產權分離,讓梯次回收不用再為 電池包產權煩心。 蔚來採用分散式的BMS,在梯次利用可以做到很好的壽命估算,拆包重組後, 對不同健康程度的電池模組分批利用。 保證安全性,才能做運營車或儲能設備。 我在蔚來的BMS章節曾提到能做到批次管理,很多人沒注意到這有什麼意義。 阻礙電池梯度利用除了產權,最重要還是成本。 之前騙補的電動車,由於BMS做得很差,電池包的SOC和SOH估算偏離很大, 很難得知電池情況,也不安全,大多只能回收。 如果想梯次利用,需要做大量的模組檢測、挑選跟重組,要耗費不少人力、 設備跟時間,成本比直接用新的還高,不如再生處理。 https://imgur.com/lqyrVFi
蔚來BMS有批次管理功能,可以統一批次回收,減少檢測跟挑選的時間跟成本。 蔚來就利用過BMS做大規模梯次利用。 2.召回與梯次利用的嘗試 蔚來曾因自燃,大規模召回規格型號為NEV-P50的電池包,總計召回4803輛車, 加上換電站與測試車輛,總共淘汰5800套,召回成本3.39億。 339000000/4803=70581 每輛車召回成本70581元,約略為70度電池包的售價,可以看出,召回成本 支出在電池包舊換新,回收電池包額外的成本至少跟梯次回收的利潤打平。 據秦力洪所言:「召回的電池修理合格後,大部分去了一些低速電動車企業, 對他們來說,這個是高端電池了。 召回對企業是不好的,但對蔚來的能源梯次利用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蔚來的儲能站已經在試運營了,3-5個月後就會發布。」 蔚來的電池包召回跟威馬的不同,蔚來是模組設計不良導致自燃, 公告如此寫道:「模組內的電壓採樣線束,存在由於個別走向不當,而被模組上 蓋板擠壓的可能性。 在極端情況下,被擠壓的電壓採樣線束表皮絕緣材料,可能發生磨損,從而 造成短路,存在安全隱患。」 但威馬是因電芯生產過程混入雜質,導致電池產生異常析鋰, 析鋰可能會使電芯短路,引發熱失控自燃。 所以蔚來召回的能做梯次利用,威馬召回的只能回收,這就是BMS在 梯次利用的意義。 秦力洪講的儲能設備,已經在一小部份換電站試點,蔚來依靠換電站與用戶, 探索綠色經濟商機,尤其在二代換電站正式鋪開後,將會有更明確的商業模式誕生。 能源霸業,就此展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121.16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10793045.A.386.html

01/16 18:36, 4年前 , 1F
01/16 18:36, 1F

01/16 18:48, 4年前 , 2F
01/16 18:48, 2F

01/16 19:15, 4年前 , 3F
01/16 19:15, 3F

01/16 20:28, 4年前 , 4F
最近想到一點,蔚來的換電模式,電池批次管理,勢必
01/16 20:28, 4F

01/16 20:28, 4年前 , 5F
要形成規模才能分攤成本擴大效益,但要達到吸引市
01/16 20:28, 5F

01/16 20:28, 4年前 , 6F
場駕駛的換電站密度需要多密集,又高價消費者規模
01/16 20:28, 6F

01/16 20:28, 4年前 , 7F
是否能支持成本?,前幾篇好像有提到明年的換電站
01/16 20:28, 7F

01/16 20:28, 4年前 , 8F
目標,但2020年的換電站就設立緩慢了@@
01/16 20:28, 8F
換電站評估是500輛車一個換電站 1代的確現在蓋的慢了 因為跟二代不相容 等到2代換電站鋪開(今年預計300座,3年目標1100座) 現在1代5套電池包最多90次已是極限,正常上限是72次 2代換電站13套電池包最高一天能換到312次 是4倍以上的能力 才會開始有冗餘 而2代換電站成本更低 因為許多機械件被取消(李斌是講成本可以少快一半,我覺得大約少3成吧) 只是空間要更大一點 原本3個停車格 現在要4個 並且支持無人啟動 可以節省人力成本 最貴還是在電池包 不過這部份反正可以丟給蔚能扛 前期要投入就是了 ※ 編輯: asdf95 (61.223.121.167 臺灣), 01/16/2021 20:54:23

01/16 21:04, 4年前 , 9F
開頭的往事就是:傻子李斌 你先幹,有成果我們再來
01/16 21:04, 9F

01/16 21:04, 4年前 , 10F
分杯羹
01/16 21:04, 10F

01/16 21:09, 4年前 , 11F
全部看完突然對他們整套的合作感到失望
01/16 21:09, 11F

01/16 21:09, 4年前 , 12F
他們沒有共同的動力 目標 方向
01/16 21:09, 12F

01/16 21:10, 4年前 , 13F
每天都在喬 的感覺 我能賺多少 你該做多少
01/16 21:10, 13F
反正李斌不在乎錢 他都能捐1/3股票出來做用戶信托 也沒設什麼股權激勵 股票也都是自己賣掉其他公司的錢買的 總要有傻子做 這模式才能推動下去 李斌跟他老婆的資產是分開的 他一直都是租房子住 小孩要學區 所以他老婆自己買了一間學區房 也就是這樣 騰訊才敢一直跟投 因為馬化騰相信李斌 投這種初創公司 賭的就是創始人 ※ 編輯: asdf95 (61.223.121.167 臺灣), 01/16/2021 21:19:42

01/16 21:21, 4年前 , 14F
長期投資請參考馬雲下場
01/16 21:21, 14F

01/16 21:45, 4年前 , 15F
所以能加倉嗎....
01/16 21:45, 15F
我是不會在這價位投 短期價格已經超出我預料 開個觀察倉可以 但不建議重倉或加倉 我目標不變,40短期可以滿足

01/16 22:08, 4年前 , 16F
雖然看衰NIO但認真文還是推
01/16 22:08, 16F
※ 編輯: asdf95 (61.223.121.167 臺灣), 01/16/2021 22:10:00

01/16 22:30, 4年前 , 17F
push
01/16 22:30, 17F
文章代碼(AID): #1W0i1LE6 (Stock)
文章代碼(AID): #1W0i1LE6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