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兩百萬一年內投入股市 長期投資選擇
※ 引述《kav123456 (我是好人QQ)》之銘言:
: : 我來建議你第四個方案
: : 「50:50」槓桿投資法
: : 台灣50正2(00631L)100 萬 + 現金 100 萬
: : 原理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nOEW0v
: : 因為手上現金有 100 萬
: : 後續就算大暴跌,你還有一堆現金可以加碼,投資起來更放心
: : https://reurl.cc/oQeOeQ
: : 如果 50正2 不小心漲太多你很慌
: : 可以搭配再平衡,讓手中現金增加
: : https://reurl.cc/W1kpEk
: 這邊只想提一個點,假設你原本"信仰"定期定額投入,但又想"抄底",其實是自相矛盾,
: 請繼續搜尋股票擇時投入研究,加強自己信仰
定期定額是固定一個時間投入資金
抄底是看跌深了,多買一點
兩者應該是可以並行的策略,沒有矛盾
我想你應該是想強調定期定額就是抓不住高低點
如果抓得到高低點就不用定期定額,這個原因吧?
如果今天下跌 20% 以上,進入熊市
大多數人都能夠合理判斷這是相對低點了(對於高點而言
這時想投入更多資金,並沒有什麼問題
就像有些人遇到大跌會投入比較多的金額那樣
: 再者,當你採"50:50 策略",請切記,你一旦用現金抄底,你就開了"槓桿"
: 作為一個"買進持有"的信徒,你該想清楚是不是"一開始"就開槓桿,
: 而不是"抄底"時才開槓桿
買進持有跟開槓桿的關聯性又是什麼呢?
一開始開槓桿,曝險會更大,風險會更高
若等下跌才開槓桿,反而是風險更低的
例如TQQQ跌七成了,買TQQQ風險就變低了
跌深,就是最大的安全邊際
我定義中的買進持有,是持有固定比例的曝險
假設是100%,這100%就是一直維持不動
若遇到跌幅比較大的時候,將曝險提高的 120% 沒問題啊
沒有人說槓桿就一定得全程開
我可以平時不開,維持100%曝險
下跌時才120%曝險
: : 至於成本的問題不用擔心
: : 0050 成本約 0.46%
: : 50正2 成本約 1.27%
: : 但是你只投入一半的錢,所以 50正2 的實際成本只有 0.63%
: : 而另外 100 萬拿去高利活存,前後算一下成本就比 0050 低了
: : 也會跟 006208 還有 00692 差不多
: 先講結論,成本不一定比較低。
: 以下直接用006280費用率 0.35% 算,假設當上半年漲 7%,下半年跌3%
: 100元投 006208
: 費用前 100*1.07*0.97= 103.79 ,
: 費用後103.79*(1-0.35%)=103.42
: 50元 定存假設利率 =1%,50元投 0050 正2
: 費用前= 50*1.01+50*1.14*0.94=104.08
: 費用後= 50*1.01+50*1.14*0.94*(1-1.27%)= 103.4
: 這個狀況下小輸,103.42>103.4,費用誰高誰低不一定。
0050 成本 0.46%
50正2 成本 1.27/2=0.63%
這邊就不算定存的差額了
差個 0.17%,我覺得無關緊要
槓桿複利的偏移超過這 0.17 太多了
: : 推 ckyuzi: 正二如果跌的話虧損也是2倍? 08/10 16:39
: : 虧損兩倍沒錯,但你拿一半資金,等於虧損一倍。
: 申購基金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請記住為"單日 單日 單日" 漲跌幅兩倍
: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長期而言兩倍槓桿不一定完全是原形etf兩倍報酬。
: 詳細原因,你可以看看 tompi大大這兩篇文
: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58986226.A.F6E.html
: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83894641.A.3F8.html
這個東西我很早就知道了
槓桿因為有複利偏移,加上波動影響,本來就不一定是兩倍
別講年報酬,光你講的「單日、單日、單日」
你可以去統計一下,兩倍槓桿真的符合單日兩倍的有幾次
連單日都很難兩倍了
(不用一直提醒公開說明書的單日,你認為我會不知道這件事情嗎...)
: : 推 creulfact : 哥 我想了解美國的TQQQ 我策略也這樣 只是投三倍 現 08/10 19:27
: : creulfact : 金有除以三投入 效果會一樣嗎? 08/10 19:27
: : 一樣,假設 34% TQQQ + 66% 現金
: : 以 50% 偏移做再平衡
: : 報酬差不多,但跌幅會低一些
: 不一定一樣,不一定一樣,不一定一樣,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 以下的數據都跟你說明,"每日"兩倍或三倍報酬槓桿"etf",
: 不一定剛好等於,原形(1倍)etf的倍數。
: 回測數據
: 道瓊 https://ofdollarsanddata.com/leveraged-index-funds/
: s&p 500 https://reurl.cc/m3oq61
: daze 大大跑的蒙地卡羅,https://reurl.cc/1mZgxm
還是同樣的問題
你上面這些跑的數據,都是以「100%資金全部歐印」去計算的
100%的資金放槓桿
本來就會因為複利的偏移,加上漲跌走勢的影響,以及波動的大小
造成最終的結果不同
遇到連續上漲的局勢,槓桿會漲更多
遇到連續下跌的局勢,槓桿會跌更少
遇到盤整的局勢,槓桿的耗損會加大
要持有 100% 以上的曝險,就得承受這些變動,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如果是 100% 以下的曝險,就穩定多了
假設用「100%曝險」+ 現金再平衡
就能創造出跟原型「差不多」的報酬(不可能百分之百一樣)
因為在底部會用現金加碼買進平衡,在頂部會換回現金降低曝險
整體就會跟 100% 曝險是「差不多」的報酬
優勢就在於手中能多出現金這點
你要槓桿ETF的表現「剛好、等於」槓桿倍數,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定會更多一些,或更少一些
若不能接受這點,不要投資槓桿ETF,因為肯定會有偏移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2.132.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60141483.A.674.html
推
08/10 22:33,
2年前
, 1F
08/10 22:33, 1F
→
08/10 22:34,
2年前
, 2F
08/10 22:34, 2F
→
08/10 22:35,
2年前
, 3F
08/10 22:35, 3F
→
08/10 22:36,
2年前
, 4F
08/10 22:36, 4F
→
08/10 22:37,
2年前
, 5F
08/10 22:37, 5F
→
08/10 22:38,
2年前
, 6F
08/10 22:38, 6F
感謝分享
若跟道瓊的數據對照,30 年槓桿的優勢才會顯現出來
只是上述研究都沒考量到「現金逢低買進」這個擇時優勢
若考量進去
以固定曝險(例如100%)+ 現金逢低買進
勝率應該會提高許多,不知道K大怎麼看
推
08/10 22:39,
2年前
, 7F
08/10 22:39, 7F
→
08/10 22:39,
2年前
, 8F
08/10 22:39, 8F
→
08/10 22:39,
2年前
, 9F
08/10 22:39, 9F
是的,這也是我一直說的財務彈性
即使只有100%的曝險,一樣會有更彈性的使用方式
推
08/10 23:11,
2年前
, 10F
08/10 23:11, 10F
→
08/10 23:11,
2年前
, 11F
08/10 23:11, 11F
建議要再平衡,才能用現金去控制風險
推
08/10 23:37,
2年前
, 12F
08/10 23:37, 12F
→
08/10 23:37,
2年前
, 13F
08/10 23:37, 13F
推
08/11 01:25,
2年前
, 14F
08/11 01:25, 14F
推
08/11 02:14,
2年前
, 15F
08/11 02:14, 15F
推
08/11 04:09,
2年前
, 16F
08/11 04:09, 16F
推
08/11 07:45,
2年前
, 17F
08/11 07:45, 17F
→
08/11 13:07,
2年前
, 18F
08/11 13:07, 18F
推
08/11 14:05,
2年前
, 19F
08/11 14:05, 19F
推
08/11 16:13,
2年前
, 20F
08/11 16:13, 20F
→
08/11 16:13,
2年前
, 21F
08/11 16:13, 21F
→
08/11 16:13,
2年前
, 22F
08/11 16:13, 22F
→
08/11 16:13,
2年前
, 23F
08/11 16:13, 23F
推
08/11 16:17,
2年前
, 24F
08/11 16:17, 24F
→
08/11 16:18,
2年前
, 25F
08/11 16:18, 25F
也不是什麼指標,就是單純再平衡而已
用 50:50 要贏過大盤很簡單,這篇講的就是這樣的操作
https://reurl.cc/8po9ry
設定偏離超過 50% 再平衡,七年只需要做 4 次
台股還有逆價差的超額優勢,要贏大盤更是輕鬆
若用美股 SSO + 現金也是相同的
你可以自己跑一下回測就知道,從 2007 金融海嘯做起點
更高的報酬,更低的跌幅,更高的夏普
以上還是「固定現金 50%」的再平衡
遇到跌幅超過 50% 的情況,若允許現金低於 50%
則能買進更多股票,後期的漲幅會更多
不過,這就是將曝險拉高超過 100% 了,風險不同
但用 50:50 想超越大盤確實是很輕鬆的
手上現金也有更多的安全感
若要持有 200% 曝險去跟原型比較,那就又回到歐印那個老問題了
槓桿的投資策略很多,並不是只有買進持有這個選擇
推
08/11 16:41,
2年前
, 26F
08/11 16:41, 26F
→
08/11 16:41,
2年前
, 27F
08/11 16:41, 27F
→
08/11 16:41,
2年前
, 28F
08/11 16:41, 28F
首先,ULPIX 比 SSO 成本更高,追蹤差 0.5~1%
再來,你信不信用 1995 年做起點回測,結果就差很多了?
拿 1998-2000 年就是挑一個最爛的區間(加追蹤很差的 ETF)來講而已
若用 SSO 經歷金融海嘯的例子,50:50 策略明顯是更好的(更高的夏普
再來,50:50 本身就是設定曝險 100%
貝塔就是 1,哪會有什麼阿法存在?
那是台股的 50正2 才會有
推
08/11 16:56,
2年前
, 29F
08/11 16:56, 29F
→
08/11 16:56,
2年前
, 30F
08/11 16:56, 30F
→
08/11 16:56,
2年前
, 31F
08/11 16:56, 31F
→
08/11 16:56,
2年前
, 32F
08/11 16:56, 32F
→
08/11 16:56,
2年前
, 33F
08/11 16:56, 33F
你可以覺得徒勞,我覺得有用就好
50:50 的方式,已經透過 SSO 經歷過金融海嘯證明可行了
還有 157 則推文
還有 8 段內文
→
08/12 08:20,
2年前
, 191F
08/12 08:20, 191F
→
08/12 08:22,
2年前
, 192F
08/12 08:22, 192F
→
08/12 08:22,
2年前
, 193F
08/12 08:22, 193F
→
08/12 08:22,
2年前
, 194F
08/12 08:22, 194F
→
08/12 08:23,
2年前
, 195F
08/12 08:23, 195F
→
08/12 08:25,
2年前
, 196F
08/12 08:25, 196F
→
08/12 08:29,
2年前
, 197F
08/12 08:29, 197F
→
08/12 08:31,
2年前
, 198F
08/12 08:31, 198F
→
08/12 08:31,
2年前
, 199F
08/12 08:31, 199F
→
08/12 08:39,
2年前
, 200F
08/12 08:39, 200F
→
08/12 08:39,
2年前
, 201F
08/12 08:39, 201F
→
08/12 08:39,
2年前
, 202F
08/12 08:39, 202F

→
08/12 08:39,
2年前
, 203F
08/12 08:39, 203F
→
08/12 08:39,
2年前
, 204F
08/12 08:39, 204F
→
08/12 08:42,
2年前
, 205F
08/12 08:42, 205F
→
08/12 08:45,
2年前
, 206F
08/12 08:45, 206F
→
08/12 08:45,
2年前
, 207F
08/12 08:45, 207F
→
08/12 08:46,
2年前
, 208F
08/12 08:46, 208F
→
08/12 08:48,
2年前
, 209F
08/12 08:48, 209F
→
08/12 08:48,
2年前
, 210F
08/12 08:48, 210F
→
08/12 08:48,
2年前
, 211F
08/12 08:48, 211F
→
08/12 08:50,
2年前
, 212F
08/12 08:50, 212F
→
08/12 08:59,
2年前
, 213F
08/12 08:59, 213F
→
08/12 08:59,
2年前
, 214F
08/12 08:59, 214F
→
08/12 08:59,
2年前
, 215F
08/12 08:59, 215F
→
08/12 08:59,
2年前
, 216F
08/12 08:59, 216F
→
08/12 09:00,
2年前
, 217F
08/12 09:00, 217F
這是我最後一次回覆你此話題
Morgan Housel 說過,沒有人是瘋子
我並沒有想要說服你,我只是談我自己的想法,我的投資策略
你認不認同,並不重要
你就做你自己覺得有邏輯的投資方法,我做我的
我們各自會得到自己應有的報酬,很公平
※ 編輯: Capufish (111.242.135.123 臺灣), 08/12/2022 09:16:44
→
08/12 09:12,
2年前
, 218F
08/12 09:12, 218F
→
08/12 09:12,
2年前
, 219F
08/12 09:12, 219F
→
08/12 09:13,
2年前
, 220F
08/12 09:13, 220F
→
08/12 09:14,
2年前
, 221F
08/12 09:14, 221F
→
08/12 09:14,
2年前
, 222F
08/12 09:14, 222F
→
08/12 09:16,
2年前
, 223F
08/12 09:16, 223F
→
08/12 09:16,
2年前
, 224F
08/12 09:16, 224F
→
08/12 09:27,
2年前
, 225F
08/12 09:27, 225F
→
08/12 09:34,
2年前
, 226F
08/12 09:34, 226F
→
08/12 09:34,
2年前
, 227F
08/12 09:34, 227F
推
08/12 23:02,
2年前
, 228F
08/12 23:02, 228F
→
08/13 14:01,
2年前
, 229F
08/13 14:01, 229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Stock 近期熱門文章
189
467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42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