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標的] 00687B+00948B + 正二配置
半年前 開始布局債券 , 本來預計買到4000左右
不過11~12月 歷經美長債殖利率忽高又忽低的衝擊
調整自己的作法, 當殖利率低於4.85% 暫時綁手不買長債
等待時機觀察 , 久久手癢買個幾張解饞
這半個月股債市場開始有點變化 ,
價位上, 很多商品變成買債相對高點 , 買股相對低點
開始思考長期投資 ,
美券商:
https://imgur.com/a/f7Xk06i
https://imgur.com/a/OFGfjQn
59% SGOV , Voo +QQQ + IGV + DXYZ
台券商: 300張 00948B , 195張 00687B
https://imgur.com/a/hXpW3ke
目前手上流動現金 約3000左右 ,
每年 6 + 7 月會有24萬年租金 ,
11月會有30萬年租金 ,
12月會有31.2萬年租金可加碼投入 ,
所以半年後會再看匯率及市場決定要怎麼布局
========================================================================
目前的做法是 納指 從17500開始 , 每跌 100 點 , QQQ買5000 (約10~11股)
IGV買1000 (約10~11股)
S&P 500 從5700開始 , 每跌 50點 , Voo 買入 5000美 (約9~10股)
有太空船或者open AI利多消息的時候 , DXYZ 投入5000美
========================================================================
部分長期活耀在股市的朋友給我的建議是
買股票不要以價碼或點數去定期定額買
要以時間做區分, 將資金分批%去定期購買 ,
才不會左側交易探底時, 都買在接近的區間, 造成失去分批的效果
不過因為朋友都是以個股投資為主 , 而我主要以指數或債券投資為主
所以想參考大家長期投資 , 遇到市場偏空的時候的作法
謝謝
PS: 勇敢建言 , 盈虧我自負 , 做法及心態會隨市場變化很正常 ,
不用擔心回頭去靠北您當初為什麼這樣建議
※ 引述《beminaru (老胖子)》之銘言:
: 標的:
: https://imgur.com/a/npCfuLe
: 分類:多/空/討論/心得
: 對美國股市未來兩年看空 不確定因素太多
: 不知道要投資什麼
: 暫時把資金放在債券停泊
: 分析/正文:
: 前陣子在版上看到大量的債券文
: 都是99債券 的推文
: 反而吸引了我的興趣去研究一下
: 發現美國公債和BBB投等債的利率蠻吸引人的
: 雖然有可能會有匯損的問題
: 但因為我也有70%的現金資金還放在美股嘉信滾動
: 如果真的台幣大漲 頂多到時候再多換點美金繼續投入美國ETF當長期投資
: (目前固定每年換一次美金丟海外)
: 進退場機制:
: 從九月中開始買 本來打算慢慢累計到4000萬
: 打算長期領息以因應目前房市景氣波動及等未來美股回檔再投入
: 每個月領的息打算用來投入正二慢慢累積台股的部位
: 不過目前加碼債券ETF到700萬左右
: 月中申請的兩間房地產掛四的貸款
: 剛好在這個時間點撥款 (大量資金在手開始手癢)
: 結果卻剛好遇到債券(公債低於4.5/投等債低於6%) 的殖利率開始下滑 +美元漲
: 反而讓我有點猶豫要不要繼續在這個時間點加碼
: 考量點有兩個 , 一個是通常過年期間台幣匯率會升值, 在猶豫要不要等到時候再投入
: 剛好遇到台股這一波回檔1000多點, 不知道要不要先撥一點錢投入正二
: 還是建議繼續維持一開始的規劃先朝穩定的領息
: 然後再靠配息去投入正二降低風險就好?
: https://imgur.com/a/npCfuL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202.2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3268968.A.511.html
推
03/30 01:26,
2天前
, 1F
03/30 01:26, 1F
長債殖利率低於4.85% 我會買不太下去
後疫情時代 我個人的想法, 通膨長期會落在3%左右
2%通膨的美好時代 , 一去不復返
所以20年美國債殖利率 , 加上風險溢價 , 我會希望殖利率要能4.85%以上
才有勇氣長期買
最近加碼有點停滯 , 但通膨會吃現金購買率
所以滿手現金心慌慌
推
03/30 01:45,
2天前
, 2F
03/30 01:45, 2F
我個人習慣不預測市場, 只控制倉位 和自己的黃金右手
推
03/30 01:47,
2天前
, 3F
03/30 01:47, 3F
948低於10 ,687低於 30
推
03/30 01:47,
2天前
, 4F
03/30 01:47, 4F

推
03/30 02:55,
2天前
, 5F
03/30 02:55, 5F
→
03/30 03:05,
2天前
, 6F
03/30 03:05, 6F
前幾年, 年輕的時候.也有在站內發表過台新金質押質押再質押,
用配息滾資產的文章
也跟風衝了一波, 質押質押再質押衝航運的浪潮 (感謝航海王)
現在回想起來, 投資的運氣真的很好 XD ,
沒有在高槓桿下, 被市場教訓炸掉直接一波出場
目前高雄九間房子, 扣掉四間自用 , 月繳金額約 14萬
平均利率約 2.8 % 左右
自我設定的報酬 , 希望股/債/房的投資, 扣除利息成本, 長期能有5~8 % 成長就好
就算玩高槓桿的金融商品 , 基本上也只敢用資產的1%以下去玩玩而已
不可能像年輕的時候, 動不動就100%資金全下再加上質押槓桿狂衝
→
03/30 03:09,
2天前
, 7F
03/30 03:09, 7F
→
03/30 03:10,
2天前
, 8F
03/30 03:10, 8F
我大陸銀行也有放一點資產 , 美國券上有放一點資產
如果真的不幸打戰 , 錢其實也意義不大了 能活著就要偷笑
暫時不把這個風險考慮在內
VT , 我自己持有過一陣子 , 個人覺得(不要鞭我) 跟美股連動太大
反而持股內的其他國家幾乎是拖累績效用
後來區域分散就乾脆分三部分 VGK + FXI + VOO 另外加科技 QQQ 及短債+長債去布局
前陣子因為美國大統領整天喊USA優先 , 再加上歐洲和陸股漲一波了
就砍光VGK+FXI了
推
03/30 03:25,
2天前
, 9F
03/30 03:25, 9F
其實就是賭而已 , 賭贏翻身 賭輸上天台
當年我也只能靠著常常上來po海運新聞
壯壯自己的膽
只是運氣好 賭贏了 跟實力無關
這次的成功, 心知肚明以後我也無法複製
推
03/30 03:34,
2天前
, 10F
03/30 03:34, 10F
→
03/30 03:34,
2天前
, 11F
03/30 03:34, 11F
納入考慮
有點像是VOO+AVUV = VTI 的感覺
當初也在voo 跟VTI 猶豫很久
推
03/30 04:58,
2天前
, 12F
03/30 04:58, 12F
推
03/30 06:15,
2天前
, 13F
03/30 06:15, 13F
推
03/30 06:50,
2天前
, 14F
03/30 06:50, 14F
推
03/30 07:14,
2天前
, 15F
03/30 07:14, 15F
推
03/30 07:43,
2天前
, 16F
03/30 07:43, 16F
推
03/30 08:00,
2天前
, 17F
03/30 08:00, 17F
推
03/30 08:56,
2天前
, 18F
03/30 08:56, 18F
→
03/30 08:56,
2天前
, 19F
03/30 08:56, 19F
推
03/30 09:56,
2天前
, 20F
03/30 09:56, 20F
→
03/30 09:56,
2天前
, 21F
03/30 09:56, 21F
TQQQ 持有了兩年 , 看著它獲利200% 又跌回12x%
為了怕科技股受關稅戰影響
今年三月中才把三倍槓桿的出清光而已
https://imgur.com/a/4hNU1Zn
https://imgur.com/a/mO19QbQ
短時間應該不會再買入TQQQ
→
03/30 09:56,
2天前
, 22F
03/30 09:56, 22F
→
03/30 09:56,
2天前
, 23F
03/30 09:56, 23F
有道理 , 既然每種方式都有道理 , 那就把資金切割成數份實施
美國20年國債5% , 投等債5.6~6% 太香了
比房子收租爽 又不用煩惱
買了後, 就暫時放著, 應該不賣了
推
03/30 10:30,
2天前
, 24F
03/30 10:30, 24F

→
03/30 10:30,
2天前
, 25F
03/30 10:30, 25F
說來好笑 , 我投資股市10幾年
到現在還是完全看不懂K線 XD
※ 編輯: beminaru (114.27.202.208 臺灣), 03/30/2025 11:06:55
推
03/30 11:15,
2天前
, 26F
03/30 11:15, 26F
→
03/30 11:15,
2天前
, 27F
03/30 11:15, 27F
→
03/30 11:15,
2天前
, 28F
03/30 11:15, 28F
→
03/30 11:15,
2天前
, 29F
03/30 11:15, 29F
感謝 有拜讀完畢他的文章了
每天固定買1000美 ,
有點類似朋友的建議, 以固定時間週期去定期投資
我覺得很棒
不過, 每天下單的周期, 有點耗心力
尤其嘉信證券沒有開放定期定額的功能
我可能會微調成每季定投 或者直接沿著年線做買入加倉動作
※ 編輯: beminaru (114.27.202.208 臺灣), 03/30/2025 11:31:30
推
03/30 11:50,
1天前
, 30F
03/30 11:50, 30F
→
03/30 12:29,
1天前
, 31F
03/30 12:29, 31F
→
03/30 12:29,
1天前
, 32F
03/30 12:29, 32F
→
03/30 12:29,
1天前
, 33F
03/30 12:29, 33F
其實我自己定4.85%做限制, 還有另一個原因
那就是匯率 (因為我美股長債, 是在台灣用台幣購買美債ETF)
我自己預估的台美平均匯率是抓30.2元 ,
以目前匯率33來看
萬一若干年後回到平均匯率30.2
2.8/30.2 = 9.2% , 可能會吃掉不少獲利
當然這個條件, 只是自己沒有任何經濟根據的限制而已
主要是怕自己失心瘋
隨便亂買 失去分散效果
推
03/30 13:32,
1天前
, 34F
03/30 13:32, 34F
→
03/30 13:32,
1天前
, 35F
03/30 13:32, 35F
謝謝提醒 ,
目前我還是維持去年11/29發文的時候看法
對未來兩年不確定性因素高 股市看空
雖然這個月大盤有拉回調整 , 但整體不確定性因素還是沒有抹去
所以暫時還是不會先買正二 , 只會先趁目前大盤往下調整10%後
開始慢慢分批布局正股
至於槓桿型商品 , 可能還要等甜甜價真的到來的時候,再考慮小資金布局
→
03/30 15:55,
1天前
, 36F
03/30 15:55, 36F
→
03/30 15:56,
1天前
, 37F
03/30 15:56, 37F
謝謝推薦
我會納入考量 , 補足Voo 對產業的覆蓋率
不過目前可能不會一次壓太多 , 會採少部分定期加碼
主要考慮未來3個風險
一個是關稅, 成本無法完全轉嫁消費者, 變成企業自己吸收部分
一個是升息 (通膨因關稅失控, 造成最壞情況升息)
一個是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落, 減少非必須消費品支出
(AVUV 成分股有不少是非必須的消費品公司)
不管上述三個, 哪個情況發生 ,都會對小型成分股的營利產生不小的衝擊
情勢不明的時候 , 暫時忍耐
推
03/30 22:04,
1天前
, 38F
03/30 22:04, 38F
單純以最近一個月, 20年殖利率4.85 / 4.6的日期
來對照台股00687B的價格 (匯率30.8~30.98)
4.85 殖利率 大概落在ETF 00687B , 30左右的價位
4.6 殖利率 大概落在ETF 00687B , 30.77左右的價位
以我目前兩百張00687來看
30 x 200 = 6000,000
30.77 x 200 = 6154,000
154000/6000000 = 就差了2.5%
我自己是覺得這個成本的價差%數, 有值得等好價位再去投入的價值 ,
畢竟我預計買滿4000萬 , 目前還差3100萬左右沒買到
3100萬 x 2.5% = 775,000
= 4.8%買入可以比4.6% 買入, 多買25張的差距
市場上不缺好的投資標的 , 反而是進出場的價位比較重要
除非投資者的觀點是屬於
"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長期穩定向上, 所以隨時可以ALL in, 反正套著配 很舒服"
的那一派
不然以美債的beta波動來看 , 耐心等適合的點位進場
會比套牢半年來的有價值
※ 編輯: beminaru (114.27.202.208 臺灣), 03/30/2025 23:18:45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Stock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