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AI關鍵瓶頸,高盛:歐美電網遠遠落後中國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阿利)時間3小時前 (2025/09/28 22:00), 3小時前編輯推噓17(19212)
留言33則, 21人參與, 2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原文標題:已成AI"關鍵瓶頸",高盛:歐美電網遠遠落後於中國,銅將變成新的石油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nY3px8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5/09/28 14:25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華爾街見聞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高盛最新警告稱,隨着AI需求激增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老化的電網已成爲西方國家 能源安全的"脆弱環節",電網升級需求將推動銅價在2027年升至每噸10750美元。 高盛分析師Lina Thomas和Daan Struyven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歐洲電網平均運行時間 已達50年,北美爲40年,均接近運營壽命終點。相比之下,中國大力推進特高壓輸電網絡 ,形成了全球領先的電力基礎設施體系。 該行還認爲,電網已成爲AI和國防的"關鍵環節",三者相互依存,投資電網這一能源供應 鏈中的薄弱環節變得更加迫切。 高盛預計,隨着AI和國防需求將電網置於能源安全核心位置,對電網升級的迫切需求正將 銅轉變爲"新石油",預計到2030年電網和電力基礎設施將推動約60%的全球銅需求增長, 並支撐其2027年銅價10750美元/噸的看漲預測。 西方電網老化成能源安全新威脅 高盛分析師Lina Thomas和Daan Struyven在題爲《AI和國防將電網置於能源安全中心》的 報告中詳細闡述了電網基礎設施面臨的挑戰。 據該行分析,歐洲電網平均使用年限達50年,北美爲40年,這些基礎設施已接近其設計運 營壽命的終點。 高盛稱,美國能源安全政策的核心焦點已不再僅僅是原油運輸、液化天然氣貨運或頁岩油 產量,而是轉向了運行近半個世紀、備用容量有限的電網系統。 美國的電力需求增長已開始對區域市場造成顯著壓力。高盛特別指出: 被譽爲"全球數據中心之都"的弗吉尼亞州PJM電力市場在2022年遭遇了重大輸電瓶頸。數 據顯示,美國13個區域電力市場中已有9個在今年夏季達到臨界緊張狀態。 高盛預計,到2030年,除一個市場外,所有美國區域電力市場都將達到臨界緊張狀態。這 一預測凸顯了美國電網基礎設施升級的緊迫性。 相比之下,中國則大規模增加煤電與核電,推進特高壓輸電網絡,形成了全球領先的電力 基礎設施體系。 AI發展加劇電網壓力 高盛分析師指出,AI的快速發展正將電網推向能源安全的核心位置。數據中心作爲AI基礎 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消耗大量電力,這進一步加劇了對已經緊張的電網系統的壓力 。 Thomas和Struyven在報告中強調,電網、AI和國防三者之間存在相互依存關係,使得電網 升級成爲國家安全優先事項。報告指出: "隨着AI崛起、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因素影響,對電網投資的需求以及相關金屬需求的提 升變得更加迫切,因爲電網是AI和國防的關鍵環節"。這一地位的確立使得電網現代化不 再僅僅是基礎設施問題,而是涉及國家安全的戰略議題。 高盛分析師認爲,AI在國防領域的應用才剛剛開始,這意味着未來電力需求還將持續大幅 增長,對已經老化的電網基礎設施構成更大壓力。 「新石油」銅需求激增 高盛預測,電網升級需求將顯著推動金屬需求,特別是銅的需求。 該行分析師表示,電網升級是金屬密集型項目,作爲電網建設的核心材料,銅的戰略重要 性正日益凸顯。 據高盛預測,到2030年末,電網和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將推動約60%的全球銅需求增長。這 一增長相當於在全球需求基礎上再增加一個美國的消費量,爲該行看漲的銅價預測提供了 有力支撐。 基於這一需求前景,高盛維持其2027年銅價10750美元/噸的預測目標。 該行分析師認爲,隨着AI和國防需求將電網置於能源安全的中心位置,對電網升級的迫切 需求正將銅轉變爲"新石油"。 心得/評論:歐美電網老舊到已達強迫汰換的地步 前幾天歐洲能源巨頭Iberdrola 宣布擴大投資電網轉型 AI資料中心 發電廠在怎麼蓋 沒有電網一切都徒勞 且AI資料中心的電網必須先進智慧化 美國也簽署了法案加強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 高盛指出 歐美已經遠落後於中國 因為美國核心元件極仰賴進口 國內的產能無法滿足 美國現階段電力漲幅已經遠超基本通膨 歐美的電網基礎設施已經成為AI發展的瓶頸 中國的超高壓輸電網路已經領先全球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8.7.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9068018.A.04C.html ※ 編輯: d012375913 (125.228.7.55 臺灣), 09/28/2025 22:05:26

09/28 22:07, 3小時前 , 1F
AI泡沫 -》 核能泡沫 -〉 電網泡沫
09/28 22:07, 1F
※ 編輯: d012375913 (125.228.7.55 臺灣), 09/28/2025 22:08:29

09/28 22:08, 3小時前 , 2F
雲豹能源大利多 可以被川普找去美國設廠了
09/28 22:08, 2F

09/28 22:10, 3小時前 , 3F
第一銅歐印
09/28 22:10, 3F

09/28 22:12, 3小時前 , 4F
之前期待的菲律賓海底電纜有消息嗎?
09/28 22:12, 4F

09/28 22:13, 3小時前 , 5F
第二大礦場礦災 結果銅漲幾天又跌回去了
09/28 22:13, 5F

09/28 22:16, 3小時前 , 6F
ai的盡頭是能源
09/28 22:16, 6F

09/28 22:19, 3小時前 , 7F
第一銅?? 電網是重電跟電纜教 比較相關吧
09/28 22:19, 7F

09/28 22:19, 3小時前 , 8F
AI的重點是電力也就是能源,不是什麼被套元件與記憶
09/28 22:19, 8F

09/28 22:19, 3小時前 , 9F
09/28 22:19, 9F

09/28 22:19, 3小時前 , 10F
中國綠電也是超強的 又一堆無人區....
09/28 22:19, 10F

09/28 22:19, 3小時前 , 11F
還不快來台灣請益綠能
09/28 22:19, 11F

09/28 22:21, 3小時前 , 12F
阿共綠電核電狂蓋可以降低對外能源依賴 搞不好還可
09/28 22:21, 12F

09/28 22:21, 3小時前 , 13F
以賣電力給鄰國
09/28 22:21, 13F

09/28 22:23, 3小時前 , 14F
中又贏!
09/28 22:23, 14F

09/28 22:27, 3小時前 , 15F
等下 不是炒光進銅退很久了嗎...
09/28 22:27, 15F

09/28 22:30, 3小時前 , 16F
直流特高壓傳輸技術
09/28 22:30, 16F

09/28 22:42, 2小時前 , 17F
準備進入大煉銅運動時代了
09/28 22:42, 17F

09/28 22:44, 2小時前 , 18F
因為電網要經過環評,所以歐洲的電網更新很多卡住
09/28 22:44, 18F

09/28 22:46, 2小時前 , 19F
歐洲的電力公司想更新電網就會被加上一堆奇葩條件,
09/28 22:46, 19F

09/28 22:46, 2小時前 , 20F
左膠甚至規定新電網只能走綠電XDD 你說怎麼更新
09/28 22:46, 20F

09/28 22:47, 2小時前 , 21F
什麼都落後中國
09/28 22:47, 21F

09/28 22:49, 2小時前 , 22F
美國這幾年倒是瘋狂更新電網,但卡在買不到足夠設備
09/28 22:49, 22F

09/28 22:55, 2小時前 , 23F
美國比中國更地廣人稀許多,而且中國核能發電佔的
09/28 22:55, 23F

09/28 22:55, 2小時前 , 24F
比例很少,只有美國的約 1/4。中國供電量大增很大一
09/28 22:55, 24F

09/28 22:55, 2小時前 , 25F
部分是靠太陽能板發電,可是糞川又特別討厭太陽能板
09/28 22:55, 25F

09/28 22:55, 2小時前 , 26F
。新核電廠從建設到運作需要好幾年的時間,糞川再
09/28 22:55, 26F

09/28 22:55, 2小時前 , 27F
反太陽能板發電美國就等著發電量和中國越差越遠
09/28 22:55, 27F

09/28 22:56, 2小時前 , 28F
網路也是 呵呵 美國一堆地方沒網路
09/28 22:56, 28F

09/28 23:11, 2小時前 , 29F
哥前面早就說過了,算力就是電力
09/28 23:11, 29F

09/28 23:12, 2小時前 , 30F
建什麼網路 直接星鏈就好 我特月底上500
09/28 23:12, 30F

09/28 23:13, 2小時前 , 31F
另外銅線已經落伍了,現在是光傳輸的時代,看看華為
09/28 23:13, 31F

09/28 23:13, 2小時前 , 32F
超節點
09/28 23:13, 32F

09/28 23:17, 2小時前 , 33F
09/28 23:17, 33F
文章代碼(AID): #1esJzo1C (Stock)
文章代碼(AID): #1esJzo1C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