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不景氣是真的 待用餐業者曝:領餐人數增2成且多了年輕新面孔已刪文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時間3周前 (2025/10/07 06:25), 3周前編輯推噓12(20867)
留言95則, 32人參與, 3周前最新討論串10/10 (看更多)
※ 引述《hjk11111111 (芭樂大隊長)》之銘言: : 這裡是股板,理所當然大部分人都在靠著股市賺錢,所以相較於一般沒在投資或只有小額投資的民眾來說,對現實的不景氣是比較無感的。 : 台積電一家公司,就佔台股大盤的42%,營收佔台灣GDP的一成。但在全世界只有8萬名員工。 : 再把其它科技業加一加也差不多佔股市6、70%,總體從事科技業的勞工大約3、40萬,但台灣卻有1160萬勞工人口。 : 絕大部分人是吃不到這塊餅的,台積電1400、股市創新高,人均GDP超越日韓,這些都與一般百姓無關,因為這些「榮景」全都是科技業帶來的。 : 大多數人薪水還是那3、4萬 : 2024年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7,274元 : 29歲以下勞工平均月薪為3.4萬,中位數為3.1萬。 : 所以你跑去跟他們說股市創新高所以景氣好根本是幹話,搖飲料還是在搖飲料、跑業務還是在跑業務。 : 就像南部在缺水的時候,北部狂下雨然後說台灣不缺水,因為台灣整體降水量是夠的!問題是下在北部的雨南部又用不到。 : 政府All-in科技業放生其他產業的行為本質上和依賴石油的國家一樣危險,但差別是石油國還可以把賣石油賺來的錢回饋給全國人民。但台積電是私人企業,它只會回饋給股民,且外資還佔7成。 : 現在就是富人更富、中產變窮、窮人更窮,即使工程師賺很多,消費能力也有限,一顆滷蛋15元他能毫不猶豫地加兩顆,但其它100位民眾連一顆的錢都得省。 : (雖然我認識的工程師中,大部分人都忙到只能吃微波食品,多的錢又拿去買房充手遊) : 許多月薪能到7、8萬以上的人又選擇去買房,錢都套在房市上。在市場上流動的錢財又更少了。 : 但現在的窮反而產生了精緻窮這種東西 : 賺不了多少錢,買不起房也養不起小孩,少了個存錢的主要誘因,那乾脆對自己好一點!所以反而窮到一定程度的人放棄節儉,甘願多花錢消費。 : 當然副作用就是嚴重的少子化,對未來社會的衝擊會很大。概念跟迴光返照差不多。 : 股板總是在嘲笑傳產是沒競爭力的產業 : 確實,我也相當討厭傳產那種把勞基法當福利的環境,但傳產畢竟是許多台灣人賴以維生的地方。 : 很多老闆其實都抱持著半退休的心態,設備老舊不更新。政府要做的應該是輔導他們轉型或升級。 : 十年前我對MIT很有自信,但出了社會後這三個英文字母對我來說只剩噱頭了... : 我是那種寧願全國多賺100萬但100個人分,也不要全國多賺1000萬只給10個人分的。 其實傳產老闆,真的沒各位想像的那麼笨。 光在嬰兒潮人最多時競爭而出,也已是當代的頂了。 : 股板總是在嘲笑傳產是沒競爭力的產業 : 確實,我也相當討厭傳產把勞基法當福利的環境,但傳產畢竟是許多台灣人賴以維生 是的,而且「賴以為生」,並不是指就業人口多而已, 因為晶片不能吃,從民生所需到外太空產業,都還是需要這些, 更別提維持一個國家社會的運作。 : 很多老闆其實都抱持著半退休的心態,政府要做的應該是輔導他們轉型 是的,問題就在這; 大多數的老闆其實並不是不知道,而是「Why & How?」 它並不是你想像那樣簡單的問題。 政府輔導其實有實際經驗就知道,不要阻礙就好, 每年訂的那些不切實際的章法,反而才是問題。 所以你即使找麥肯錫來跟我談,也都是笑話。 況且現在政府就是偏向放寬科技,卻緊縮傳產,本身就相悖於操作這件事。 在這樣的環境下,你再去討論老闆的心態或二三代的想法, 已是其次、而去忽略背後複雜的原因。 比如說經典的德國是如何經營國家的傳產,相信這樣大家就都能理解了。 (在此簡單請AI列一下):https://imgur.com/DeEWSH1.jpg
事實上—— 傳產發展是非常重要而且複雜的,甚至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支柱。 並不是一個企業老闆能夠決定的,而是國家級的問題。 把轉型當成個人意願問題,就是忽略了這是一個系統問題。 有些國家是以此為主並發展下去,但台灣輿論已是把傳產當成落後者, 特別這幾年,甚至連一般人情緒上都在反傳產。 轉型也不是口號,要有現實撐底。 不然只有一堆口號和 PPT,其實就是請你自己買單。 很多人都以為「轉型問題」=「老闆不想做」, 其實就是把這些問題粗暴簡化的結果。 甚至有人誤以為轉型就是把舊的收掉、改做高科技。 那把我們賴以為生的東西,全部都去做晶片了, 就真的可以永遠股市高漲、不愁民生了嗎? 所以講這些「一代老闆心態如何、二代不想接」的話題, 也只是一般人茶餘飯後好聊,讓人直接忽略結構性問題罷了。 都當到老闆或高層了,業務也是要出差交流,或是國際參展, 真的會不知道其他國外傳產怎麼做嗎? 以及真正的終極議題,台灣人自己接受嗎? 德國可是裝一台冷氣1000歐,人工費也是1000歐, 再給你做個能源評估認證,你接受嗎?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傳產都是這樣。 所以喊這些既不實際,又要我出錢買單承擔,你也不一定要, 那講白一點就是: 憑什麼為了你們的口號,要我再一次賭身家,付出代價,還要被你們罵? 所以回到這角度去問這些老闆就知道了,這些到底是在助我還是在搞我? 還是挖我多年積累去補貼另一族群升起? 就算我有滿腔熱血決定再次投入好了,請問你們怎麼看待? 認為這是國家重要的經濟支柱重視?還是落後產業鄙棄? 自己都不接受了,那我又沒有要選總統, 慈善事業也做不到,何必自討苦吃呢? 加上這幾年下來還莫名其妙成了有些人認為「拖累股市」的族群。 但一碰觸,馬上又是一堆政策和法規的死結, 結果又是處處紅燈,不像科技業到處都是綠燈。 提供一個國家多年最重要的支撐、承擔最多責任的實業, 結果這幾年風氣下甚至成了被仇視的對象。 那你是老闆即使有心,也不一定想再拼了, 甚至還要因此賠上自家積累、付出代價。 Why? 這才是大多老闆寧可就這樣的原因, 甚至包含他們的二代、三代也是如此。 有的人不接班,也與有心無心無關, 因為與其如此,那不如低調做自己的事算了。 -- 補充:而且社會結構上,其實他們很多下一代就是科技業。 很多科技業老闆家族都有傳產實業,才提供了他們最好的資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8.199.22.152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9789539.A.C51.html

10/07 06:29, 3周前 , 1F
站在風口上的豬而已 之後只會被詐騙騙光 敗光
10/07 06:29, 1F

10/07 06:35, 3周前 , 2F
推 但傳產遇到是終極大魔王 中國 連德國也不敢說
10/07 06:35, 2F

10/07 06:35, 3周前 , 3F
會繼續贏下去
10/07 06:35, 3F

10/07 06:59, 3周前 , 4F
傳產的問題就是傳產
10/07 06:59, 4F

10/07 06:59, 3周前 , 5F
ai文 法規那裡綁住了
10/07 06:59, 5F

10/07 07:08, 3周前 , 6F
是傳產老闆不思長進,只想用便宜勞工
10/07 07:08, 6F

10/07 07:13, 3周前 , 7F
國家政策沒那麼厲害 到可以拖累傳產
10/07 07:13, 7F

10/07 07:13, 3周前 , 8F
講白了不就別國可以加萊克多巴胺 你怎麼法規不鬆綁
10/07 07:13, 8F

10/07 07:17, 3周前 , 9F
傳產真的很愛用外勞 而且從不想培訓 都要勞工自己摸
10/07 07:17, 9F

10/07 07:20, 3周前 , 10F
像我兄長自己掏錢找培訓課程 老闆知道後開始凹他做
10/07 07:20, 10F

10/07 07:21, 3周前 , 11F
然後還要我兄長去教外勞 傳產老闆真的很會省錢
10/07 07:21, 11F

10/07 07:33, 3周前 , 12F
看電視問中小企業傳產這問題 回答是轉型是要轉到哪
10/07 07:33, 12F

10/07 07:33, 3周前 , 13F
裡去 如果沒有技術門檻 怎麼不人人賺大錢
10/07 07:33, 13F

10/07 07:35, 3周前 , 14F
這就像問美國大豆農 為什麼你要種大豆 不種草莓
10/07 07:35, 14F

10/07 07:41, 3周前 , 15F
真的限縮一堆 少管一點才能增加活力
10/07 07:41, 15F

10/07 07:44, 3周前 , 16F
看前三段就知道沒料 以前政策是 創業 設備 銷售 全
10/07 07:44, 16F

10/07 07:44, 3周前 , 17F
部包好 比較好找資料的就泰山 哪來啥人中龍鳳
10/07 07:44, 17F

10/07 07:45, 3周前 , 18F
人家是精密工業 你是螺絲不淘汰你淘汰誰
10/07 07:45, 18F

10/07 07:46, 3周前 , 19F
就是現在上市櫃公司 我是指當年至今還活著的 九成
10/07 07:46, 19F

10/07 07:46, 3周前 , 20F
九都有政府扶持的影子 幾乎找不到真正白手起家 全
10/07 07:46, 20F

10/07 07:46, 3周前 , 21F
靠自己打拼
10/07 07:46, 21F

10/07 07:47, 3周前 , 22F
臺灣2300萬人口,不可能全產業鏈的,電子業利潤高,人
10/07 07:47, 22F

10/07 07:47, 3周前 , 23F
才資本自然會聚集
10/07 07:47, 23F

10/07 07:47, 3周前 , 24F
通篇啥都沒說。一股AI味
10/07 07:47, 24F

10/07 07:53, 3周前 , 25F
叫傳產老闆拿錢出來投資設備 好像要他們命一樣
10/07 07:53, 25F

10/07 08:18, 3周前 , 26F
沒這麼多 選擇 這裡有強烈的地緣政治
10/07 08:18, 26F

10/07 08:29, 3周前 , 27F
好文,推一個
10/07 08:29, 27F

10/07 08:32, 3周前 , 28F
傳產最大問題就是努力得不到什麼回報吧,做的流汗
10/07 08:32, 28F

10/07 08:32, 3周前 , 29F
嫌到流涎,薪水獎金又給的很摳
10/07 08:32, 29F

10/07 08:33, 3周前 , 30F
我表弟的公司年資獎金一年才加月薪100元,年薪也才
10/07 08:33, 30F

10/07 08:33, 3周前 , 31F
多1200
10/07 08:33, 31F

10/07 09:06, 3周前 , 32F
應該是說傳產的現實 客戶願意給高價買產品嗎? 給
10/07 09:06, 32F

10/07 09:06, 3周前 , 33F
不出高價老闆哪來利潤提高薪資 沒高薪請猴子來研發
10/07 09:06, 33F

10/07 09:06, 3周前 , 34F
? 看看實際統計資料 傳產的毛利多少 科技業的毛利
10/07 09:06, 34F

10/07 09:06, 3周前 , 35F
多少 根本問題時怎麼轉成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這就是
10/07 09:06, 35F

10/07 09:06, 3周前 , 36F
一個很高門檻 德國日本也是得經歷傳產死一片練蠱出
10/07 09:06, 36F

10/07 09:06, 3周前 , 37F
幾家很強的傳產公司不是嗎
10/07 09:06, 37F

10/07 09:11, 3周前 , 38F
1.沒競爭力毛利低,要嘛你提升附加加值,要嘛你提
10/07 09:11, 38F

10/07 09:11, 3周前 , 39F
升毛利啊
10/07 09:11, 39F

10/07 09:13, 3周前 , 40F
2.不轉型,你給出成績來。一直該該叫。
10/07 09:13, 40F

10/07 09:14, 3周前 , 41F
3.就如同理則比較好找工作,文組除了少數行業比較
10/07 09:14, 41F

10/07 09:14, 3周前 , 42F
高薪
10/07 09:14, 42F

10/07 09:14, 3周前 , 43F
4.政府的輔導,不就是把你導向好賺錢的方向
10/07 09:14, 43F

10/07 09:26, 3周前 , 44F
想太多 傳產一堆吃時代紅利的
10/07 09:26, 44F

10/07 09:38, 3周前 , 45F
傳產也是不少轉型成功的,要清掉的是那些農地工廠
10/07 09:38, 45F

10/07 09:38, 3周前 , 46F
浪費資源製造汙染,毛利又低到爆炸只能壓榨員工自己
10/07 09:38, 46F

10/07 09:39, 3周前 , 47F
開跑車這種
10/07 09:39, 47F

10/07 09:39, 3周前 , 48F
猶點意思
10/07 09:39, 48F

10/07 10:03, 3周前 , 49F
台灣隔壁有個傳產大魔王,還有一堆人想跑去跟他綁
10/07 10:03, 49F

10/07 10:03, 3周前 , 50F
在一起
10/07 10:03, 50F

10/07 10:04, 3周前 , 51F
德國雖然也是很想跟那個大魔王綁一起,但是還離的
10/07 10:04, 51F

10/07 10:04, 3周前 , 52F
遠遠的,要跑容易
10/07 10:04, 52F

10/07 10:05, 3周前 , 53F
然後傳產一堆老闆天天喊沒錢賠錢,結果房子一間一
10/07 10:05, 53F

10/07 10:05, 3周前 , 54F
間買,車子一台一台換的這種大家也都看多了
10/07 10:05, 54F

10/07 10:10, 3周前 , 55F
一個沒有工業基礎的國家多半是經濟體蠻弱的國家,
10/07 10:10, 55F

10/07 10:12, 3周前 , 56F
偏偏我們已經走向這個方向,偏偏只有政府鬼遮眼,
10/07 10:12, 56F

10/07 10:14, 3周前 , 57F
只看高科技真的太短視了,高科技基礎是那些基本工業
10/07 10:14, 57F

10/07 10:25, 3周前 , 58F
傳產反而是景氣擴張時設備投資過度 畢竟餅就那麼大
10/07 10:25, 58F

10/07 10:26, 3周前 , 59F
跟動輒千萬的設備比起來換個雙B其實也就正常而已
10/07 10:26, 59F

10/07 10:47, 3周前 , 60F
先叫傳產老闆不要在那邊萬年三萬啦
10/07 10:47, 60F

10/07 10:49, 3周前 , 61F
講的好像舉國對不起傳產一樣 沒欠欸
10/07 10:49, 61F

10/07 11:12, 3周前 , 62F
德國有半導體嗎?兩個都共存再說
10/07 11:12, 62F

10/07 11:42, 3周前 , 63F
德國還真有 沒TSMC這麼大隻
10/07 11:42, 63F

10/07 12:42, 3周前 , 64F
先後順序的邏輯根本錯誤 你的論點是在說德國政府因
10/07 12:42, 64F

10/07 12:42, 3周前 , 65F
為很會輔導所以德國的製造工藝很強嗎?先後順序是
10/07 12:42, 65F

10/07 12:42, 3周前 , 66F
這樣嗎?從歷史的演化來看 應該是德國的製造工藝本
10/07 12:42, 66F

10/07 12:42, 3周前 , 67F
身就有一定水準 德國政府的體制來鞏固產業地位吧?
10/07 12:42, 67F

10/07 12:43, 3周前 , 68F
我覺得很多人都忽略了國家之間的產業差異 他的根本
10/07 12:43, 68F

10/07 12:43, 3周前 , 69F
是溯源自國家文化長久以來的歷史演進
10/07 12:43, 69F

10/07 12:45, 3周前 , 70F
今天去忽略了歷史文化的演進背後的脈絡 很容易陷入
10/07 12:45, 70F

10/07 12:45, 3周前 , 71F
一個思維 就是好像大家好像可以照抄 成功有公式可
10/07 12:45, 71F

10/07 12:45, 3周前 , 72F
循 大家照著抄就能完全成功複製 一樣的成功 產業發
10/07 12:45, 72F

10/07 12:45, 3周前 , 73F
展是這樣嗎?
10/07 12:45, 73F

10/07 12:48, 3周前 , 74F
拿台灣的半導體來說就好了 難道別的國家照著抄 也
10/07 12:48, 74F

10/07 12:48, 3周前 , 75F
可以有竹科這種半導體聚落盛況嗎?或是拿美國的Saa
10/07 12:48, 75F

10/07 12:48, 3周前 , 76F
S軟體業大爆發 為什麼其他國家無法複製這種軟體盛
10/07 12:48, 76F

10/07 12:48, 3周前 , 77F
況?
10/07 12:48, 77F

10/07 12:52, 3周前 , 78F
產業的發展 背後都有很深的歷史文化脈絡 是長遠的
10/07 12:52, 78F

10/07 12:52, 3周前 , 79F
演進所埋下的各種根基 不是依靠政府去制定什麼規劃
10/07 12:52, 79F

10/07 12:52, 3周前 , 80F
藍圖 大家照著抄照著做 哪有這麼簡單就可以複製 如
10/07 12:52, 80F

10/07 12:52, 3周前 , 81F
果是這樣 那為什麼全世界各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和擅長
10/07 12:52, 81F

10/07 12:52, 3周前 , 82F
的地方不同?如果可以照抄就能成功 這隱含著一個意
10/07 12:52, 82F

10/07 12:52, 3周前 , 83F
思 那就是大家各個國家可以半導體很強 SaaS軟體業
10/07 12:52, 83F

10/07 12:52, 3周前 , 84F
很強 傳產製造工藝很強 電動車很強 航太很強 製藥
10/07 12:52, 84F

10/07 12:52, 3周前 , 85F
生技很強 造船造飛機很強 軍工很強 精品很強 紡織
10/07 12:52, 85F

10/07 12:52, 3周前 , 86F
很強 鋼鐵水泥很強 樣樣都很強 因為 成功有公式 這
10/07 12:52, 86F

10/07 12:52, 3周前 , 87F
邏輯有通嗎?你信嗎?
10/07 12:52, 87F

10/07 12:56, 3周前 , 88F
傳產抄德國 軟體抄美國 基礎化學抄日本 造船抄韓國
10/07 12:56, 88F

10/07 12:56, 3周前 , 89F
精品抄義大利 產業發展真簡單 照抄別國的公式就好
10/07 12:56, 89F

10/07 12:56, 3周前 , 90F
了 是這樣嗎?
10/07 12:56, 90F

10/07 13:54, 3周前 , 91F
勞工自己都只想用便宜中國貨了 老闆想用便宜外勞很
10/07 13:54, 91F

10/07 13:54, 3周前 , 92F
合理啊XD 勞力也只是商品之一而已
10/07 13:54, 92F

10/07 13:55, 3周前 , 93F
台灣的問題就是低技術勞力不合理的貴 本來就該全面
10/07 13:55, 93F

10/07 13:55, 3周前 , 94F
開放外勞 打擊眼高手低的本勞
10/07 13:55, 94F

10/07 14:35, 3周前 , 95F
台灣已經轉型了,早點看清自己不會賺錢的事實
10/07 14:35, 95F
※ 編輯: hass231470 (138.199.22.152 日本), 10/07/2025 20:24:23
文章代碼(AID): #1ev47ZnH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v47ZnH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