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講] 香港的客家村與客家文化的歷史與現況

LST Lecture & Talk
中國語言學學術講座系列(九)
香港的客家村與客家文化的歷史與現況
劉鎮發教授
廈門大學副教授
劉鎮發教授,祖籍惠陽淡水,在香港郊區的客家村出生成長。早年攻讀生物學。香港中文
大學理學士、碩士,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博士。1990年代回港,目睹客家話在新界的衰落,
轉而研究語言學。獲香港理工大學漢語語言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002年起擔任廈門大學副
教授、教授至退休。教學和研究領域包括漢語方言學、語音學、音韻學和社會語言學,而
且特別關注華南的濒危方言。劉鎮發教授是出色的語言學家,出版過書籍八本,及以中英
文發表近百篇學術論文。能操流利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英語、德語, 也粗懂日語
。2008年,他與友人共同創辦香港本土語言保育協會,現在仍擔任副會長。2018年,他創
辦了Youtube頻道客家大學堂,以推廣客家話和客家文化,至今已拍攝影片近300套,累積
觀眾近600萬。
講座簡介:
在英國人沒到香港以前,香港有超過400多個客家村莊,遍佈香港的每個角落。這些客家
人多數在清初來到香港,從事農業或採石礦活動。戰後香港全境採用了廣州話教學,取代
了以客家為教學語言的私塾。自此以後,客家話和客家文化也慢慢走向沒落。
1960年代,新界的農耕水源被導入水塘,新界人被迫放棄農業,北部和西貢半島的村民,
只有移民英國,家園逐漸變成了荒村。交通比較方便的荃灣、沙田等,則慢慢被政府拆遷
發展為市區。而在其他地點如元朗、屯門、大埔等,則逐漸演變成丁屋群。
香港的客家文化也隨着上一代的老去,變得後繼無人。傳統的服裝、頭飾已經沒有人穿着
,只剩下一些客家茶果和菜式,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們曾經是新界客家人的集體回憶。
在這個講座裏,我會講述一下香港客家村莊、客家語言和客家文化在香港的變化,讓同學
們對香港的歷史文化,有一個深入的認識。
10 Nov 2025 (Mon) in Putonghua
2:00 PM - 4:00 PM
HHBUG10 & Online Zoom
Join NOW
Zoom ID: 895 3034 6604
Passcode: MACL2025
https://polyu.hk/fbAhT
Scan the QR code to join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Z9gWDgf5J/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112.1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761573773.A.7EA.html
推
10/28 10:24,
7小時前
, 1F
10/28 10:24, 1F
→
10/28 10:24,
7小時前
, 2F
10/28 10:24, 2F
TW-languag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