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貼心要怎麼教?
「貼心」真的很難具體的教導
讀過教育心理學的應該都知道
在人格養成的孩提時代
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發展階段
這時他們的世界裡,只有自己是最重要的,而且會毫不掩飾的表現出來
還有他們正從具體運思期轉換到形式運思期
對這樣抽象的概念難以理解是很正常的
不過不代表不能教,而是因為受限於發展階段及不同的家庭背景,
以及個人天生氣質的因素,就算同齡的孩子們也會有著截然不同的行為表現。
就我跟家長們相處的經驗顯示,有禮貼心的家長所教育出的小孩大部份也會知禮守份
除了少數因染色體異常或罹患疾病的特殊兒童外,家庭成員所展現的氣質都會較為相似
而會為孩子「據理力爭」的家長,往往孩子也都較為強勢或過於懦弱
人際關係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更別提「貼心」二字了!
但同儕團體及班級氣氛的影響力是很可怕的
還有利用孩子想模仿他所喜愛的大人的心態來引導
從日常生活中,運用角色扮演或情境討論轉換思考角度
先自「為什麼他會有這種表現?」開始
到「如果我是他,我是不是也會這樣做?」
再來「雖然我不是他,可是我能理解他的感受。」
最後是更形而上的「那我可以為他做些什麼?」
當孩子養成這樣的思考模式,他就自然而然的可以不是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事情
或許他無法百分之百的了解對方的立場與想法
但至少他不會以對立的方式處理問題
「體貼」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知恩圖報」只是最初級的,當孩子接受過「完整」的訓練後
很大一部份的孩子是不管對方對自己有沒有恩,都會發自內心的表現友善的態度
當然有一部份孩子因個人或家庭因素無法順利的被「教化」
但至少他會變得比較少「惹麻煩」,或是在大人教導時能面對並反省自己的行為
當然首先做為模範的大人要先做到不以利為依歸,
就算是演,在學生面前也要演得像個老師
有個學生曾不經意的對我說︰「老師,我覺得你人好好哦!」
我也笑著回答他︰「沒有啊!老師只是在做一切我認為對的事情,
希望你也能做你認為對的事。^^~」
我也曾自私過,但得到的沒有比放下來得更多,這是人生經驗給我的體悟
這也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感受,我也還在努力中
自私的希望我的孩子們能不要經歷太多事就學會自在處世的哲學
此外,提供一個小方法
三年級起,我在聯絡簿上就會寫每日一句
運用宗教色彩較不濃厚的幾句靜思語,或是課文教到的作者的名言佳句
甚至我在路邊看到或聽到不錯的俗諺
每天早自習前抄聯絡簿時讓孩子一起抄在本子上
一來可以練習寫國字,二來也能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之後再利用早自習或零碎的課堂時間,說故事或舉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討論今天的句子
有時間的話,也請幾位學生發表他們對於今天的句子有什麼看法
或是有什麼生活經驗可以驗證或反駁,
沒錯!就是反駁,在孩子提出疑義的同時,表示他能做批判性的思考
這時再來討論,所激發的火花會讓全班印象更為深刻
再來每週我會請學生寫週記或班會報告及討論事項
等到四上時,一開學我就把每日一句改成他們自己去想的每日一句
叫他們自己去收集自己認為有理的句子
再從中挑選一些適當的跟大家分享
或是由老師指定題目,像我配合教師節,出了一連串聯絡簿作業
內容大致是「寫一句話送給某某人,親口對他說並請他簽名。」
這時你就會看到下課時全班請傾巢而出,到處忙著找人說好話,
這是件多麼令人開心的事啊!
這個「某某人」包含了導師、科任老師、你最好的朋友、坐你前後左右的同學、
你平常不會跟他講話的同學、四年級其他班的老師、特教班老師、行政老師、主任、
校長、警衛叔叔、義工媽媽、導護老師、導護媽媽、工友叔叔或阿姨、
家中長輩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就算有些小朋友寫到後來辭窮,內容千篇一律也沒關係
重點是他要親口對對方說,並要到對方的簽名
如果真的不敢的,我會陪他去,但他要自己說
經過這樣的練習,感恩就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平日再難啟齒的話也要因為要交作業而不得不說
但當孩子一但說出口,他會發現其實表達情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他自然而然就學會如何以正向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了
提供參考,希望有解決您的問題,晚安!^^~
--
為什麼我會這麼"搞唯"???!
因為自己也是摸索過來的,知道單打獨鬥的辛苦
所以想分享自己的一點淺見
希望能讓新手老師們少一點負擔~^^~一起加油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0.252.225
推
09/20 18:16, , 1F
09/20 18:16, 1F
Teacher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