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離職國中教師沉痛告白!導師顧班整天「
離職國中教師沉痛告白!導師顧班整天「實領100元」、熬20年才有百萬年薪:買房殘酷
現實,如何擊碎我們
https://reurl.cc/7VqV2Q
撰文 梁芳瑜 分類 教育 圖檔來源 Shutterstock
日期 2025-09-17 15:33
編按:作者梁芳瑜從小立志當老師, 且以榜首成績通過臺北市教師甄試,教學更是極受
學生、家長及學校的信任與肯定,為什麼,12年後卻選擇離開?而且是毫無退路的裸辭…
…
作業出太少、進度教太快、穿著太前衛、不選孩子當班長、沒有即時回電……這些未達「
不適任教師」的程度,僅是不符合家長個人期待,在當前制度與風氣下,卻都有可能被投
訴。
教師過勞、師道不尊、薪資脫節,這三大困境,成為梁芳瑜離開教職的主因。
如果,孩子是臺灣的未來,我們是否應該先救救每一位在教育現場心力交瘁、遍體鱗傷的
教師?
教師脫節的薪資:專業「無價」
教師的專業無價,因為它有難以用金錢衡量的「價值」。
小至啟發一個孩子、改變一個家庭,大至對社會和國家的影響都極為深遠。然而,現實裡
有件事卻與此相反,格外殘酷:這些無價的專業,往往難以轉化為合理的「價格」,也就
是薪資。
許多人總是這麼想的:「當老師的,應該談愛、談榜樣、談藍圖與理想,談什麼錢呢?」
但說實話,談錢,其實很必要。畢竟,錢是維繫生活的基本條件,也是支持愛與理想的燃
料。更何況,三十歲之後的我,肩上已經不只是自己,還有一個家。
因此,對我而言,教職推力之三,便是與現實逐漸脫節的薪資──專業「無價」。
買房的殘酷現實,如何一點一點擊碎我們
2023年,是我人生中距離買房最接近,卻也最遙遠的一年。
從年頭到年尾,我和先生花了不少時間看房。工作超過十年,我們的理財規劃頗為謹慎,
生活開銷也一向務實。
原本以為,好不容易存下的自備款,終於能換來一個屬於我們的家,也自認涉獵了充分的
房產知識,看過不計其數的網路和實體物件。
然而,真正踏進市場,才體會到現實是如何一點一點擊碎我們的想像。
每次在奔波中的來回估價、出價,那些看似接近的每一步,最後都淪為無功而返。
一次又一次,我只能安慰自己:「沒緣分、錢不夠、再努力。」
但是,真的嗎?光靠努力,真的有用嗎?
在這個大通膨的時代,我和先生都是年資超過十年的國中教師,擁有碩士學位,收入穩定
,生活樸實,共同養育兩個孩子,卻無法在雙北這個生活兼工作的區域,買下一間理想中
的房子。
要不要買遠一點的房子,每天清晨五點就得早早起床?要不要買小一點的房子,等孩子們
長大後再換房?要不要買舊一點的房子,靠著裝修,撐過幾年也好?
我們一次又一次調整期待,什麼採光、格局、公設,這些曾經覺得重要的條件,一樣樣放
到考量的最後面。
即使如此,買房仍然艱難,而且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
買不起房!教師熬20年後才有百萬年薪
歷經了多次的挫敗,我們做出一個妥協現實的決定,也就是延後買房計畫。
買不起,就先別買了吧!至少,不必為了一個房,讓全家人的生活品質都瞬間陪葬。
這不僅是個人的困境,更是整個教職的困境,突顯了教師薪資制度的問題。
雖然,中學教師的起薪看似不低:大學畢業者為四萬多元,碩士畢業者為五萬多元,但在
高房價與高物價的雙重壓力下,這些數字顯得蒼白無力。
若以年薪而言,一位學士畢業的教師,至少要二十年後,才會到達未來的百萬年薪。
近20年,國高中教師的鐘點費漲幅僅約5%
你可能好奇,難道近年來,教師薪資都沒有與時俱進嗎?我們先來看看鐘點費,漲幅與通
膨相較起來,顯得嚴重脫節。
自2006年起,將近20年,最低工資時薪從66元漲至190元,增幅高達187%。
相比之下,國、高中教師的鐘點費漲幅僅約5%,從360元微漲到378元,從400元升至420元
,完全跟不上時代變化。
而國小教師,鐘點費從260元漲至336元。漲幅雖高於國、高中,卻仍與最低時薪的漲幅相
去甚遠。
低廉的鐘點費是對教師專業的忽視
這樣的差距,不只是強調帳面數字,更反映了對教師專業的忽視。
教師所投入的,從來不只是課堂上的教學時間,還包含背後長年養成的知識底蘊、隱形的
情緒勞動。
然而,當鐘點費低廉到近乎輕蔑,教師專業也不得不淪為一種被低估的存在。
尤其,目前教學現場仍面臨著教師人力短缺的困境。當學校有大量課務必須由校內教師以
超鐘點的方式補位,或是招聘代課老師支援,卻只能提供如此低廉的鐘點費,究竟,如何
吸引專業教師來承擔這些早已超負荷的工作?
在這樣的條件下,教師的來源勢必參差不齊,這不只影響學生的學習品質,也讓優秀人才
不敢冒進。
教學現場的惡性循環,因此加劇。
職務加給連年凍漲 「代導師」顧班一整天實領100元
至於職務上的薪資加給,對照實際的工作量,金額也實在難以令人滿意。
特教教師的工作內容,如今越趨繁重,人力的需求量也很大,但「特殊教育加給」每月僅
僅1800元,而且此費用已30多年未調漲。
行政的「主管職務加給」會根據職位有所差異,從副組長的4千多元,到處室主任最多7千
多元。但是對於需要承擔大量責任與壓力的職位而言,這樣的薪資難有吸引力。
難怪,「行政大逃亡」每一年都要捲土重來。
以一個學士畢業,年資滿十年的國中教師為例:如果擔任一校的處室主任,加給後的月薪
,扣除健保、公保、退撫金,實領約莫6萬元;如果擔任導師,當然更少,因為「導師加
給」只有3千元,而且已經凍漲十幾年。
如果曾經受託「代導師」,幫忙顧班一整天,真的是實領100元。
這100元的背後,導師付出的是什麼?
先不論「學生在,導師就要在」的潛規則,早自習、午餐午休、掃除時間都必須入班指導
,其他的工作還包含:輔導管教、親師溝通、策劃活動,以及處理大大小小的突發事件。
對於用心的導師而言,早已將這導師費翻倍又翻倍地投入在學生身上,豈是此點價格能夠
衡量?
實質付出對比實得的薪資,簡直是天壤之別。
更令人心寒的是「勞逸不均」 教得好比不上年資深
「專業無價」已令人唏噓,若再加上「勞逸不均」的現象,那就更令人心寒了。
明明同樣的職務,領著類似的薪資,工作量卻因人而異。久而久之,也不免對體制內的「
公平」產生了質疑。
教師A是一位國小教師,每週的工作時數早已超過40小時,但這只是基本。每逢校內大型
活動之前,他還得緊鑼密鼓地加班籌備、開會。
儘管如此,這些額外的工時,卻無法換來額外的報酬。就算可以申請補休,但一旦工作進
度停不了,他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些補休時數不知不覺超過了時效。
教師B與教師C兩人都是國中教師,年資相當。
教師B長年參與導師工作,日常忙於班級經營,幾乎難有真正空閒,而教師C因為某些緣故
,通常只負責專科教學,也不需涉及其他行政或指導工作。
儘管兩人的付出明顯有別,薪資結構卻幾乎沒有差異,並未依據工作量,獲得實質回應。
教師D服務於一所高中。他在教學上不斷創新,運用AI工具、合作學習等方式,提升教學
成效,並獲得學生和家長的高度評價。然而,儘管他的教學表現出色,也只能依據年資,
進行薪資調升。
相較之下,資深教師 E 早已不再熱情與精進。他的教學與班級經營成效皆低落,卻能依
年資,領取更高的報酬。
開放教師兼職,卻依然有重重的限制
我當然明白,若要推動「教師分級制」,以不同工作的成效來給薪,絕對有實務上的困難
──期待公平,卻可能衍生更多的不公平。不過,誰能幫我解決現實中的生活困境?
面對這樣的困境,我除了延後買房計畫,自然也開始思考「兼職」的可能性。
為了應對薪資的不足,教育部在2023年2月開放公校教師有條件兼職的政策。
當時,我滿懷期待,認為這是改善經濟壓力的一大契機。然而,仔細研究政策細節後,我
發現這些所謂的開放條件,其實依然限制重重,解讀空間模糊,而真正能符合條件的工作
極少。
與其說是放寬,對大多數的教師而言,更像是形式上的安慰。
有些教師天賦異稟,非常人能及,身兼多職而不踰矩;有些教師選擇踩在紅線上,一手領
著公帑,另一手收穫滿囊。
然而,對我來說,以上,我都做不到。
除了自認能力不足,時間和精力不夠榨乾,也過不了自己的那一關──我的道德觀。
進入公教體制前,我已經清楚它的規範,不曾動念去挑戰。只是,隨著大通膨時代的來臨
,再加上兼職條件的限制,這份薪水顯得越來越薄……當然,我可以繼續過著習以為常的
節流生活,也可以靠著理財投資來增加被動收入,只是不禁回頭思考:數年下來,自己在
教職工作中發展出的種種專業知能,怎麼會如此「無價」呢?
價格的價。
別再用崇高的理想,綁架教師
許多人認為,當老師是一份理想中的志業。教育的價值,豈能用金錢衡量?
從前,我也深信不疑。
當初毅然從私校離開,選擇報考公校,就是因為相信:只要換得更多「時間自由」與「工
作尊嚴」,哪怕薪資少一點,也沒關係,值得呀!
然而,8年過去了,教職工作的變化,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
在「教師過勞」、「師道不尊」與「專業無價」這三大困境面前,我問自己:還有多少理
由讓我繼續在原地堅持?我是不是值得過上更好的生活?
別再用崇高的理想綁架教師了。理想不能吃。我期待教師的薪資能逐步與物價相符,也期
望這份專業能獲得更多實質上的支持。
如果薪資待遇無法與時俱進,退一步,至少要給我足夠的「時間自由」;如果無法給足時
間自由,再退一步,至少要給我充分的「工作尊嚴」……
可惜,都沒有。
而我不願意再退了。
於是,選擇離開。
錢少、事多、低尊嚴
「錢少、事多、低尊嚴」,這三大推力成為我告別教職的關鍵。因為我相信自己值得更好
的生活,過上更合身的人生。
無論是否獲得更高的報酬,至少,我將擁有更多的尊嚴與自由──對我來說,它們也是「
無價」的。
作者簡介_梁芳瑜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
曾任國中國文教師十二年,以榜首成績通過臺北市教師甄試。
於2024年8月離開正式教職,現為自由講師與自由工作者。
經營粉絲專頁「我們不只是老師」,從教師與家長等多重身分出發,書寫個人成長,並持
續關注教育及教養。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當我告別教職:一位離職教師的沉痛告白與深情祝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240.143.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758160528.A.680.html
推
09/18 10:23,
4小時前
, 1F
09/18 10:23, 1F
→
09/18 10:23,
4小時前
, 2F
09/18 10:23, 2F
→
09/18 10:23,
4小時前
, 3F
09/18 10:23, 3F
→
09/18 10:23,
4小時前
, 4F
09/18 10:23, 4F
推
09/18 10:25,
4小時前
, 5F
09/18 10:25, 5F
推
09/18 10:34,
4小時前
, 6F
09/18 10:34, 6F
→
09/18 10:34,
4小時前
, 7F
09/18 10:34, 7F
推
09/18 11:36,
3小時前
, 8F
09/18 11:36, 8F
→
09/18 11:37,
3小時前
, 9F
09/18 11:37, 9F
→
09/18 12:48,
1小時前
, 10F
09/18 12:48, 10F
→
09/18 12:48,
1小時前
, 11F
09/18 12:48, 11F
→
09/18 12:48,
1小時前
, 12F
09/18 12:48, 12F
推
09/18 13:20,
1小時前
, 13F
09/18 13:20, 13F
→
09/18 13:20,
1小時前
, 14F
09/18 13:20, 14F
推
09/18 13:51,
47分鐘前
, 15F
09/18 13:51, 15F
→
09/18 13:52,
46分鐘前
, 16F
09/18 13:52, 16F
→
09/18 13:52,
46分鐘前
, 17F
09/18 13:52, 17F
Teacher 近期熱門文章
41
96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107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