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家長團體:校事會議不應廢除 需落實精準分流

看板Teacher (教師)作者 (tit for tat)時間1小時前 (2025/11/21 21:30), 編輯推噓1(438)
留言15則, 8人參與, 27分鐘前最新討論串1/1
家長團體:校事會議不應廢除 需落實精準分流 https://reurl.cc/DbXbzQ 2025-11-19 11:11 聯合報/ 記者李芯/台北即時報導 處理不適任教師的校事會議面臨濫訴爭議,教育部近期正在進行相關修法。國教行動聯盟 與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今日召開記者會,強調現行制度確有需要調整與精準分流之處,但在 沒有更完整、獨立且可替代的制度前,不應輕言廢除或弱化校事會議。 國家人權委員會於2023年底委託國立台北大學進行「校園師對生暴力數據蒐整分析委託研 究案」,蒐集教育部校安通報相關資料及縣市政府申訴案件回填資料。結果發現,對於校 園師對生暴力案件,在教師法修法新增校事會議前,106到108學年度年平均啟動900件調 查;修法後的109到111學年度,年平均啟動750件調查。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認為,從數據可見,修法前後案件數並沒有明顯增加,且再對照國教 署公布資料,113學年度第一學期統計545件完成校事會議程序的案件中,送教評會與專審 會者僅41件,約占7.5%,多數案件仍止於學校層級,並未全面推向更嚴重的懲處程序。 王瀚陽表示,校事會議制度的問題在於分流,2024年師對生霸凌不成案的比率接近50%, 應透過做好校內溝通、輕案的協調工作,降低整體不成案比例。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強調,校事會議能有效啟動外部調查,終結校園內部「靠 關係擺平」的文化,廢除校事會議就是為不適任教師解套。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聯名由 林玲華副理事長代表出席,全志盟表示,多數老師熱忱負責,但為了學生安全權益亦應保 有相關機制,來減少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立委張雅琳指出,校事會議的存在有其必要性,能幫助一些孩子、家庭的聲音被聽見,但 制度應調整,並強化地方政府的專業量能,以避免濫訴問題。有些老師也支持校事會議制 度,讓社會對教師的信任不會被不適任教師破壞,而在修法中釐清調查標準對老師來說也 是保障。 國教盟與全家盟呼籲,校事會議應有明確分流,並提高專業與獨立性,同時建置協調與濾 訴機制。為兼顧獨立性、效率與正當程序,建議採三段式分工,受理與分流由教育局委任 小組判斷,調查由校事會議執行,處分與最終決定仍由教評會依法裁決。希望透過更成熟 的獨立制度,把小案擋在前端、把大案辦到徹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158.2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acher/M.1763731848.A.5F3.html

11/21 21:52, 1小時前 , 1F
具名檢舉?無罪推定?教師冤案賠償?
11/21 21:52, 1F

11/21 21:57, 1小時前 , 2F
那也建立一個家事會議啊,讓老師檢舉不適任家長
11/21 21:57, 2F

11/21 21:57, 1小時前 , 3F
同樣採用匿名無須付證據或言論責任,有罪推定來辦理
11/21 21:57, 3F

11/21 22:08, 1小時前 , 4F
真的,一堆不是人家長
11/21 22:08, 4F

11/21 22:09, 1小時前 , 5F
給孩子莫大壓力的,或是疏於管教的
11/21 22:09, 5F

11/21 22:09, 1小時前 , 6F
家事會議+1
11/21 22:09, 6F

11/21 22:09, 1小時前 , 7F
這幾波證明環保團體、家長團體、骨子裡只是政治利
11/21 22:09, 7F

11/21 22:09, 1小時前 , 8F
益團體,只為特定政黨利益發話
11/21 22:09, 8F

11/21 22:10, 1小時前 , 9F
沒幫孩子檢查功課、沒幫孩子備妥上課用品
11/21 22:10, 9F

11/21 22:10, 1小時前 , 10F
環保團體反對環評、家長團體支持毀掉教育、極為諷
11/21 22:10, 10F

11/21 22:10, 1小時前 , 11F
11/21 22:10, 11F

11/21 22:10, 1小時前 , 12F
待太久安親班,剝奪孩子休息時間
11/21 22:10, 12F

11/21 22:22, 53分鐘前 , 13F
不適任家長誰管?????
11/21 22:22, 13F

11/21 22:29, 46分鐘前 , 14F
家事會議+1
11/21 22:29, 14F

11/21 22:48, 27分鐘前 , 15F
呵呵
11/21 22:48, 15F
文章代碼(AID): #1f86c8Np (Teacher)
文章代碼(AID): #1f86c8Np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