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法國高等商業學校HEC SCHOOL OF MANAGE …
看板global_univ (世界各國大學資訊)作者berryyin (Paris yin)時間18年前 (2007/07/20 23:40)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2/4 (看更多)
< 代貼 - 一位HEC MBA目前在學生(他沒有ptt id) 看完原文後的回應 >
看了這篇文章,我有幾點感想.
1. 對學校不爽的人大有人在,我也是其中一個.
因為satisfaction = performance - expectation. 有時我們對學校的期望是由我們
自己的角度來看,這其中包含了文化上的差距,如果事先了解法國文化的話,也許對於
某些事情會比較能理解.
2. MBA的學生程度"參差不齊". 應該說是專業背景差異大. 而這個差異就是HEC的賣點.
MBA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學生是工程背景出身,只有百分之二十三~五是商學出身. 全
部的學生有200人,包含了快40個國籍. 只有百分之二十是法國人,有三分之一的學生
具有上法文授課的能力. 同學間的差異大,但是每個人對自己的專業都要獨道之處,
沒有程度差的問題,只有不同領域的問題. 而領域不同也對HEC MBA program提供更多
元的學習環境. 在MBA課程中,幾乎包含所有商業領域,有些人專精,有些人連接觸都沒
有接觸過. MBA的課程在一定的時間內將這些人聚在一起,互相學習. 當你是一個財務
背景的,都沒接觸過IT產業,郤要上台報告open source如何反擊microsoft的獨佔市場
,軟體業的發展,趨勢, E-ink的未來...多元化的環境提供學生快速成長的機會. 當然
這些不是HEC MBA獨有,我想其他頂尖的MBA program也很注重這條件.
3. MBA的系館,聽說去年有整修,我沒有看過整修前的樣子,不過現在和其他美國學校比起
來,都差不多. 差別比較大的是美國可能比較注重公共空間,在系館裡會有咖啡廳,或
是交誼廳什麼的,HEC沒有這些東西,不過因為大部份的學生都住校. 在宿舍,有
piano bar,放著一台平台綱琴. MBA的學生也在那度過了不少午夜狂歡. 至於運動設
施,我到學校後也嚇了一跳,雖然有一片很大片的戶外運動場,但是體育館是舊的很.
不過這個情形在法國很普遍,法國學校不重視體育,或是grande ecole不重視體育,我
問其他在別校的學生,他們倒是很習慣了. 足球是很盛行,但是我想組個隊打籃球,大
部份只能找找美國來的同學. 對於圖書館,我也覺得很失望,小的可憐,但是資料庫卻
是出奇的豐富. 學校向很多研究機構購買資料庫,只要是HEC的學生,在網路上都可以
下載,很方便.
3. 我一直吃不慣法國的料埋,(除了甜點及海鮮外),還在中式料理多變化. 學校的餐廳
除了便宜及方便還有甜點好吃外,實在沒有什麼可取的. 校園沒有超商,雖然我也很
希望有,但是這個可能是文化上的差異吧. 在法國找不到24小時的商店.
4. HEC有一半的教授是full professor,到底沒有使用萬年講議,我沒遇到過,雖然也有教
得不好的教授,但是他們都很熱心幫學生解答問題. HEC的faculty就商學院而言,與美
國的差不多大小,在Grande ecole,有50%~40%的課程是由客座教授授課,MBA及
specialist master大部份都是由全職的教授上課. MBA的授課內容,大部份都是case
study,這些內容都很新. MBA program請來的客座教授都很不錯,像是marketing的有
來自Northwest University, 有幫microsoft做行銷的consultant,經濟的有阿根廷前
財務部長,還有印度大使,LVHM的前CEO,家樂福前CEO...基本上都是有博士學位,沒有
聽過有學士來上過課. 有些碩士來上課,但是這些碩士都是在業界很知名或是美國其
他著名大學裡的教師,他們專注在把實務經驗帶到課程來. 上strategy時,教授教的都
是自己寫的case,上完課後,就請case中公司的CEO或是president來學校開conference
,同學發問.
5.教授對作業不要求? 這點我比較不能認同,因為我在作業上花了不少心力,曾經和同組
的同學為了作業與教授力爭分數,熬夜寫報告. 所有的作業,考試時間在第一堂上課時
就一定會寫在syllabs上(除了法文課外). 在記憶中只有期未報告可以和教授討論繳交
的時間,沒有遇到過可以取消考試的情況(如果有的話,MBA大概就不用考試了,MBA的學
生最會談判了). 上了MBA的課程,體會最深的是人類的潛能真是無限,不論多趕的作業,
總是有辦法生出來.
6. 我與學校的行政人員接觸的少,不過法國人真的是很官僚. 全部的career service只
有一個叫Maire感覺真正在做事,可以感受到她真的為學生想. 但是其他人就是標準的
法國官腔. 之前有和一位學姊討論過,在法國人心中,學校與學生的關係是上司及下屬
的關係,對於台灣來的學生,很難體會吧! 至於說不說法文,在MBA的行政人員,大部份
都會說英文,畢境80%的學生不是法國人. Grande ecole的情形就不了解了.
7. MBA的求職市場是在全球,而非只限於法國. 同學在法國就業可能不多,但是還是很多
都是留在歐洲其他地區工作. 不論在任何國家,外國人找工作一定比本國人因難,況且
MBA的目標都是中階管理職以上,這個更難了,所以進好學校,建立人脈,利用學校就業
資源就很重要了. 不過也是有同學不會說法文,但是在法國找到很不錯的工作,薪資是
超乎平均很多. MBA就業的情況,經歷佔了很大因素,如果是留在本來的行業,讀完MBA
的效益會比較早實現,如果要轉行,可能一開始要悶一段時間,效益才會出現. 並不是
讀個MBA就會變更強,而是自己本身實力是否有讓HEC MBA加持到.
上述所提的幾點,主要是說明MBA program與Grande ecole的立場,出發點,目標都不同,
如果以Grande ecole的角度來看MBA,那就差個十萬八千里. 這個問題,HEC自己也發覺過,
所以才把MBA program與 Grande ecole分開,使用不同的行政資源.
I.M. Lin
HEC MBA Sep06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24.82
※ 編輯: berryyin 來自: 218.166.124.82 (07/20 23:45)
※ 編輯: berryyin 來自: 218.166.124.82 (07/21 01:39)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global_univ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7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