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法國高等商業學校HEC SCHOOL OF MANAGE …

看板global_univ (世界各國大學資訊)作者 (Paris yin)時間18年前 (2007/07/21 12:42),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我本身就是HEC MBA的畢業生 對於原文有幾點回應: 1. HEC事實上應該是有五種program, 而非三種. grande ecole (GE 類似大學部的概念, 但因含入學前兩年預備科, 四年唸完等同碩士.) master, doctor, MBA, EMBA. 如原 文所述, GE這樣的學制是法國歷史悠久的精英體系. 幾所專攻政商理工的GE學生, 各 個都是從小就被良好環境培養起來的天之驕子, 所以這些學校不但佔用國家很多教育 資源, 人脈和校譽也是一個賣點. 也因為這樣的歷史背景, HEC是一所法國傳統很重 的學校, GE, master, doctor至今仍被視為他們本土的課程, 而MBA和EMBA部門為了 在世界舞台上競爭, 近幾年已逐漸轉型, 但至少我就學期間, 部分法國傳統仍存在. 我想不只是對HEC, 對其他歷史比較久的歐洲MBA/EMBA, 將文化差異納入選校或評價 考量中, 是絕對必要的. 像許多觀光客常抱怨法國人不愛說英文, 巴黎人冷漠, 服務 生沒有顧客至上的態度...在花過心思了解法國的人眼中, 大概都不是很合理的指控. 2. MBA有80%的學生都不是法國人, 我那屆有33個國籍, 這麼多元的學生組成, 及對歐盟 事務和歐洲企業市場的大量接觸, 是一般美國MBA所沒有的. 台灣人每年春秋兩班合 計約5-8人, 剛入學時我們這些國際學生多半有"與想像有落差"的感覺--公共空間少, 體育館老舊, 圖書館很小且沒有規劃K書空間, 餐廳的菜色甚至被法國同學稱為"法國 的恥辱". 其中最不能適應的就屬北美(傾向用泛美觀點看世界)和中日台韓(傾向拿自 己家鄉的情況比較而較不願改變)的學生. 但在逐漸了解法國文化的過程中, 理解也 能使人少一點抱怨.我認為文化本身沒有好壞, 只能說, 如果HEC不想只在法國當龍頭 而想在世界舞台上競爭, 這些點還有待改進. 3. 因為HEC在巴黎郊外一個比內灣還幽靜的小山城, 學生住校比率非常高, 其他課程的 宿舍我不清楚, 但就MBA而言, 學校把讀書討論室和交誼廳都安排在我們那棟宿舍, mba building反而沒有這樣的空間. 而這也不是我們學校獨有的狀況, 也許用世界 其他學校的觀點來看, 會覺得是很怪異的事. 4. 圖書館的部份, 剛開始我覺得一家頂尖學校的圖書館竟然比不上台大總圖的一層樓實 在太誇張, 後來才想到, 僅僅一個商學院的藏書自然不能與綜合大學相比, 不過書本 確實有些老舊, 空間規劃也有點擁擠. 但原文中對圖書館的評價, 我相當不能認同. 事實上, 圖書館的資料庫內容真的很驚人, 可以明顯看出學校花了多少錢投資, 他們 買來的資料都很新, 各種領域都很深入, 這是連北美同學都很佩服的. 當我2006年做 法國鑽石市場的行銷研究時, 就能從資料庫上下載多份不同觀點, 及至2005年的法國 和全球珠寶市場研究報告. 這還是最起碼的資料, 有更多產業個案是我當時根本看不 完的. 不過有關法國或歐盟的資料多半是法文, 這可能是國際學生選校時要考量的點 5. 教授方面我也比較不能認同原文的說法. 在我就學期間只遇過三個我認為教學差的教 授(雖然他們對學生很熱情) 但除此之外, 幾乎都是讓我很佩服的教授. 我自己是台 大經濟畢業, 這邊的教授不乏可以類比毛慶生古慧雯的認真和要求, 且有更甚者. 第 一堂課都一定會拿到syllabs講明課程進度和作業考試時間, 及教學目標和評分標準, 學期中很少會有變動的狀況. 很多教授過去曾在英國LBS, 美國西北/哥倫比亞等校任 教, 也有很多歐洲或美國名校來的客座教授, 或業界頂尖的前財務長和CEO, 上課聽 的是多種不同英文口音, 用的case多半是教授自己寫的, 從別校買來的部份, 我用過 Havard/LBS/INSEAD的. 6. 學術研究成果方面, HEC Master program被FT評定為歐洲第一, 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 只不過我個人覺得儘管校園空間很大, 佔了半座山頭, 教授的研究大樓卻很擠, 空間 很窄小, 就像我們的圖書館. 法國真是到處都擠擠小小的, 並非只有學校裡這樣. 7. 就業方面, 基本上我的回應跟前篇代貼的那篇差不多. 任何國際學生要留在任何一國 工作, 相信都非易事. 尤其當你對自己想要的工作內容和等級有所要求, 就更難了. 另外就是轉業的人會比待在同產業的人, 更晚看到這一趟留學帶來的跳板效應. MBA 學生說不好法文的大有人在, 這在錄取時就沒設門檻, 只因為最後就業的標的並不侷 限於法國. 除此之外的program, 原本就是法國本土課程, 要具備與本地人相當的法 文能力也是很當然的要求. 我自己從MBA第四學期開始在某消費品公司總部實習半年, 之後找工作時一路從巴黎香港面試回台北, 拿offer, 最後轉進該公司的台北分公司. 對從金融轉品牌行銷的我來說, 整體而言我覺得自己還算達到理想目標. 在巴黎的 時候也曾拿到全法文的面試, 談到最後一關還是以"法語不夠好"被拒絕. 這是對國際 學生而言非常現實的一面, 我想不只是法國, 去哪國留學都該在出國前認清這點. 值得說明的是, 這期間的一切, 學校career service給我的幫助是零, 這應該是我和 其他畢業生們對學校最詬病的一點. 如前篇代貼文所述, 除了非常關心學生總在到處 奔走的Maire女士, 幾乎沒聽過其他職員對學生就業有過什麼實質幫助. 我想這是HEC 輸給美國名校MBA的部份. 以上分享我在HEC度過16個月又再次就業後的感想. 我想, 等經過三五年後再來評價當初 是否選對了學校, 在HEC的投資是否有合理的回報, 應該會比現在更加公允. 歐洲學校有美國沒有的賣點, 也有美國沒有的缺點. 我想所有世界名校都希望不斷進步, 但究竟要不要以世界主流文化作為標準來改進, 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更有競爭力, 我在HEC 的16個月看到學校很大的掙扎. 然而同時, 我也已經看過太多嚮往歐洲留學, 卻又對其文化框架很懵懂, 因而抱著不適 當的期待來就學的人. 所以藉此篇回應提醒考慮到歐洲尤其是唸MBA的人, 深入了解當地 文化及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是除了了解學校各方面統計數字外另一門重要的功課. C.Y. Chang HEC MBA Sep05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24.82 ※ 編輯: berryyin 來自: 218.166.124.82 (07/21 13:03)

07/23 05:29, , 1F
anyway~business is business~你達到想要的工作 不就是
07/23 05:29, 1F

07/23 05:31, , 2F
B-school目的~大家尬意就好拉 :)
07/23 05:31, 2F

07/23 23:04, , 3F
所以其實整體而言 我還是很滿意HEC的呀 覺得選對了 :)
07/23 23:04, 3F

07/23 23:05, , 4F
我的確因為法國和HEC 得到去別的地方無法得到的機會
07/23 23:05, 4F
文章代碼(AID): #16eOwtHu (global_univ)
文章代碼(AID): #16eOwtHu (global_un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