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真的有那麼多人買不起房?

看板home-sale (房屋交易)作者時間3年前 (2022/03/15 13:31), 3年前編輯推噓15(18365)
留言86則, 23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5/19 (看更多)
作者: jackyu (孫權) 看板: home-sale 標題: Re: [閒聊] 真的有那麼多人買不起房? 時間: Tue Mar 15 13:31:15 2022 ※ 引述《freshbud (萌蘖)》之銘言: : 其實我覺得主要是疫情後漲太多欸 : 2019前 我親戚家人工作幾年有存錢頭期的 : 存到頭期就買房了(非雙北房) : 也沒看到他們說太貴還是負擔不起什麼的 : 但2019後年輕人或存到頭期的人 : 就負擔大很多 : 可能同樣房子 : 疫情前 : 頭期200萬 總價800萬 : 疫情後 等你存到頭期200萬 : 總價卻已經噴到1200了 : 不誇張這是我身邊真實的例子 : 而且我發現很多人說買房不難 : 都是"幾年前"買房不難 : 我大哥大概4年前買的吧 : 我看他買房也覺得不難啊 : 就畢業乖乖存錢 : 也沒有多拮据或是什麼要兼多份工 : 存一存頭期有了 : 就找工作地附近 看一看買了 : 我跟他同產業同工作 : 但年資比他少薪水少幾千吧 : 但我能複製他的路嗎? : 不行啊 : 他說他對面同社區的 : 實價登錄已經1300萬了欸 : 現在已經不是"普通路人"買房簡單的時候了 : 你科技業幾百萬在發的 : 但台灣人那麼多 : 還是很多其他產業的人 : (有的人會說不努力才做這些產業就是...) : 不過當然要買偏僻、超爛老房當然還是有便宜的可以買啦 : 但要買跟以前 不用太久 就四年前同等級的房子 : 現在要付出的多太多了 : (我不會說三十年前台北房多少多少 那個就太久了==) : 小弟一點看法而已 : 沒有要引戰 : 板上房產大師比我厲害很多 : 也歡迎指正小弟的盲點 這個問題在我做哲學思辨的時候也問過我自己 如何定義"自需", 不浮濫也不太過壓迫 以理想情況而言(當然, 這是我自己假設) 市場價格的結果是"需求者"競標的最終展現 也就是蛋黃區的一間房子, 價高者得 而現在大家的痛苦, 就是發現似乎"符合自己身分收入機能"的房價, 已經被這波QE硬填 我們也知道80-20法則,進來的錢要往底層流, 通常要以3-4倍的能量去篩減 到個人手上, 再經過內需行業流轉後, 可能實際金額只剩下1/5 那, 這些被墊高的供給物件去哪了呢?? 舉個例(小弟弟我住新竹 就拿來做個大膽舉例) 原本東區10-20年的房子平均價格10-20, 然後在這幾年漲到30-40 那這些物件誰買走了呢? 撇除IC大爆發,其他人的薪水波動並不是很符合 那以理想狀況, 若排除已滿足自需者(自住換屋, 單人1~2戶)進入市場競標 是否市場的表現就會以該區原本的素質, 而非直接往上跳一個tier? 我覺得這是現在還沒上車,很痛苦怨恨的人在一直懷疑的點 "如果少了那些醫生 CEO 工程師 投資客的理財布局, 我的房子是否就能買再高一個tier的物件?或是我就不用勒緊褲帶家庭失和了?"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 因為人都貪都有自己的理由 自己屬不屬於那個tier很難自己說了算, 而且區域發展和屋況本來就是動態的 (當然本滷有自知之明, 年收沒200住寶山養老就好) 細微的操作公平正義很耗成本,最終政府還是選擇宏觀管控 細部市場說話 最終的問題就是QE的 貿易的成果分配很多人覺得不平均 加上華人有土斯為親... 加上這波QE不是慢慢來, 沒有在2019大膽布局的也沒有時間有辦法在噴發前上車 除非是已經蹲很久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2.86.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47322278.A.6F3.html

03/15 13:36, 3年前 , 1F
不用把醫師算進去,因為新的醫師已經不是高資產階級。有
03/15 13:36, 1F

03/15 13:36, 3年前 , 2F
錢的醫師是上個年代的產物了
03/15 13:36, 2F

03/15 13:37, 3年前 , 3F
2020/3月 一看到QE出門買房子也來得及
03/15 13:37, 3F

03/15 13:38, 3年前 , 4F
那個tier講的很有道理 很多在新竹只有竹東湖口等級
03/15 13:38, 4F

03/15 13:38, 3年前 , 5F
的人 自己以為是竹北關埔的咖 然後自己在那裡痛苦~~
03/15 13:38, 5F

03/15 13:41, 3年前 , 6F
朋友很自知4年前就買南寮 1個5年前買保咖御X學
03/15 13:41, 6F

03/15 13:41, 3年前 , 7F
2020有看到QE不錯了 我到2021才知道有QE
03/15 13:41, 7F

03/15 13:46, 3年前 , 8F
已經發生的或者來不及參與的過了就別再想了,日子還是要過
03/15 13:46, 8F

03/15 13:46, 3年前 , 9F
啦~早點調整一下自己心境,跟衡量一下現況該幹嘛幹嘛去,
03/15 13:46, 9F

03/15 13:46, 3年前 , 10F
不要再悲憤比較實際
03/15 13:46, 10F

03/15 13:46, 3年前 , 11F
有些人罵都罵幾年了,跟狗吠火車一樣有用嗎?說真的只是
03/15 13:46, 11F

03/15 13:46, 3年前 , 12F
讓其他人看笑話而已
03/15 13:46, 12F

03/15 13:47, 3年前 , 13F
事實上就是供需阿 很多人講空屋率的時候指著一堆豪宅
03/15 13:47, 13F

03/15 13:47, 3年前 , 14F
或是自己不願意住的區塊不願意住的房子說你看空屋這麼多
03/15 13:47, 14F

03/15 13:48, 3年前 , 15F
就你這篇文講的 關埔一年下來真的大家想買的房子
03/15 13:48, 15F

03/15 13:48, 3年前 , 16F
房子不管什麼時候買都有人講貴,那到底貴不貴能不能買,一
03/15 13:48, 16F

03/15 13:48, 3年前 , 17F
直都說自住的話如果財力ok金流可以就買了,投資就看你自己
03/15 13:48, 17F

03/15 13:48, 3年前 , 18F
本事
03/15 13:48, 18F

03/15 13:48, 3年前 , 19F
認真去數一數 有沒有1000戶? IC相關從業人員受惠加薪的
03/15 13:48, 19F

03/15 13:49, 3年前 , 20F
人數算一算有沒有大於1000 這些人通通去追逐少量供給
03/15 13:49, 20F

03/15 13:49, 3年前 , 21F
市場餘屋1000 被突然兩個月掃到剩600 當然馬上被抬價阿
03/15 13:49, 21F

03/15 13:50, 3年前 , 22F
房地產的邏輯 交易籌碼佔總籌碼就是真的很低 幾十萬戶的
03/15 13:50, 22F

03/15 13:50, 3年前 , 23F
價格 幾百幾千戶的交易就決定了
03/15 13:50, 23F

03/15 13:51, 3年前 , 24F
供給量不多 平衡很容易破壞 MTK大徵才一年2000人
03/15 13:51, 24F

03/15 13:51, 3年前 , 25F
15萬一坪 50坪也才750 講誇張點兩個fab助工甚至op結婚
03/15 13:51, 25F

03/15 13:51, 3年前 , 26F
拿出來賣的有多少戶?之前還有餘屋供給,餘屋被掃完之後
03/15 13:51, 26F

03/15 13:51, 3年前 , 27F
價格就隨便喊了
03/15 13:51, 27F

03/15 13:52, 3年前 , 28F
年薪就破200了 存一年捏第二年領的分紅就夠頭款了
03/15 13:52, 28F

03/15 13:52, 3年前 , 29F
大部分的房子被買走入住就永遠消失在市場上了
03/15 13:52, 29F

03/15 13:52, 3年前 , 30F
把住宅總量當成房市供給錯得離譜
03/15 13:52, 30F

03/15 13:53, 3年前 , 31F
先前要不是房價一直低迷怕套牢 這價格本來就明顯偏低
03/15 13:53, 31F

03/15 13:54, 3年前 , 32F
那些早年15萬買的 不會因為行情變30就賣自宅換錢
03/15 13:54, 32F
對啊特別是新竹淨移入那麼多, 只是熱錢是一個推力罷了 但是也像是催化劑, 把一些5年買房計畫嚇到用一年+槓桿+分紅直接上車 所以月線就像月步一樣, 飄飄往上 ※ 編輯: jackyu (61.222.86.26 臺灣), 03/15/2022 14:00:44

03/15 14:02, 3年前 , 33F
科技業近年來是不是擴廠徵才比以前多很多?
03/15 14:02, 33F

03/15 14:03, 3年前 , 34F
一直有這個說法但是不知道跟以前比起來到底差多少
03/15 14:03, 34F

03/15 14:04, 3年前 , 35F
這三年算是大多頭吧 至少賺個2-300萬都不過分
03/15 14:04, 35F

03/15 14:04, 3年前 , 36F
一直到去年底不管美股台股 相較以前都好做很多
03/15 14:04, 36F

03/15 14:05, 3年前 , 37F
從畢業到現在大多頭正好快十年 也蹲夠久了....
03/15 14:05, 37F

03/15 14:05, 3年前 , 38F
同業飲料店也擴張了4間店 光是加盟就拿一千萬
03/15 14:05, 38F

03/15 14:06, 3年前 , 39F
我覺得還是看同溫層吧 114的同學至少都有房了
03/15 14:06, 39F

03/15 14:06, 3年前 , 40F
更不用說全職操盤............
03/15 14:06, 40F

03/15 14:07, 3年前 , 41F
一天到晚打供給,就沒蓋多少房子啊。但是買得起的人忽然暴
03/15 14:07, 41F

03/15 14:07, 3年前 , 42F
增n倍
03/15 14:07, 42F

03/15 14:08, 3年前 , 43F
以前只有軍公教才能貸6成,剩下請繼續存錢啃饅頭。現在路
03/15 14:08, 43F

03/15 14:08, 3年前 , 44F
人隨便都8成1.3,競爭者井噴
03/15 14:08, 44F

03/15 14:08, 3年前 , 45F
真的一天到晚打供給 政府是不是嫌房價太低
03/15 14:08, 45F

03/15 14:26, 3年前 , 46F

03/15 14:57, 3年前 , 47F
現在徵收重劃都比以前困難好幾倍。都更一樣難。政府標售地
03/15 14:57, 47F

03/15 14:57, 3年前 , 48F
很競爭。然後又弄一堆蠢政策打供給... 他們缺乏配套措施來
03/15 14:57, 48F

03/15 14:58, 3年前 , 49F
防堵一些變通作法,最後變成好心作壞事...也有可能本來就壞
03/15 14:58, 49F

03/15 15:00, 3年前 , 50F
科技廠這幾年是好幾家公司都幾千幾萬在招人。台商回流也跟
03/15 15:00, 50F

03/15 15:01, 3年前 , 51F
之前西進空洞化完全不同。
03/15 15:01, 51F

03/15 15:02, 3年前 , 52F
更不用說科技業製造業的產業帶動效果是最猛的。當然服務業
03/15 15:02, 52F

03/15 15:02, 3年前 , 53F
因為疫情變很慘...要看之後能不能復甦快一點
03/15 15:02, 53F

03/15 15:09, 3年前 , 54F
大多數服務業原本就買不起 失業不影響房市…
03/15 15:09, 54F

03/15 15:10, 3年前 , 55F
科技廠擴張速度都比較像等比級數 不是線性
03/15 15:10, 55F

03/15 15:47, 3年前 , 56F
醫師已經到看屋被代銷請出去的階段了,還在用撥接?
03/15 15:47, 56F

03/15 16:06, 3年前 , 57F
連醫師都可以被請出去 那是誰在買??
03/15 16:06, 57F
最好醫生賺不贏竹科 MTK E9 V.S. 台大醫主治, 台大醫會輸? 還是你拿住院醫師比? ※ 編輯: jackyu (61.222.86.26 臺灣), 03/15/2022 16:31:11

03/15 16:34, 3年前 , 58F
台大醫領不多長庚的才可怕
03/15 16:34, 58F

03/15 16:37, 3年前 , 59F
很多醫生 都在默默炒房 炒骨
03/15 16:37, 59F

03/15 16:40, 3年前 , 60F
現在醫師都買輸外勞了,被請出去不是轟出去就算不錯了
03/15 16:40, 60F

03/15 16:55, 3年前 , 61F
竹科是要多魯才會輸台大主治...
03/15 16:55, 61F

03/15 16:55, 3年前 , 62F
光分紅應該就贏了耶
03/15 16:55, 62F

03/15 17:24, 3年前 , 63F
台大年輕主治醫師有可能200出頭而已耶XD隨便一個學店電
03/15 17:24, 63F

03/15 17:24, 3年前 , 64F
機系只要年資夠久待對公司都碾壓
03/15 17:24, 64F

03/15 17:28, 3年前 , 65F
住院醫師大概100-120
03/15 17:28, 65F

03/15 19:40, 3年前 , 66F
笑死 用薪水最低的台大比
03/15 19:40, 66F

03/15 19:42, 3年前 , 67F
我這種混吃等死一年稅後也有六百左右 真的aggressive
03/15 19:42, 67F

03/15 19:42, 3年前 , 68F
月入破百不會很難
03/15 19:42, 68F

03/15 19:45, 3年前 , 69F
https://bit.ly/3MUYWdl 腸胃科每週工時 30-40 年收五
03/15 19:45, 69F

03/15 19:45, 3年前 , 70F
百 而且稅金也不高
03/15 19:45, 70F
ㄟ你看看 我不懂醫界生態, 但是我懂釣 你看釣到支持我論點的人了XD 說真的 瘦死駱駝比馬大 竹科說真的還是被醫生屌打啦

03/15 20:46, 3年前 , 71F
台大真的很摳...
03/15 20:46, 71F

03/15 21:43, 3年前 , 72F
醫生不至於買不起房吧...
03/15 21:43, 72F

03/15 21:45, 3年前 , 73F
台大醫院真的可能會輸喔 其它醫院比較多錢
03/15 21:45, 73F

03/15 21:48, 3年前 , 74F
推文把醫生說得像超商店員依樣
03/15 21:48, 74F

03/15 22:17, 3年前 , 75F
呵呵 一個"非台灣人"的"醫生"出來嘴自己賺很多,讚哦
03/15 22:17, 75F

03/15 22:19, 3年前 , 76F
手上數間房收租灌水到自己的本業收入這樣好嗎??
03/15 22:19, 76F
※ 編輯: jackyu (1.164.76.129 臺灣), 03/15/2022 22:28:51

03/15 22:27, 3年前 , 77F
乖 不要把APEN 文化搬到PTT好嗎?
03/15 22:27, 77F

03/15 22:29, 3年前 , 78F
而且六百真的不多耶 沒什麼好灌水的 你應該沒有看過月
03/15 22:29, 78F

03/15 22:29, 3年前 , 79F
薪數百的醫師 XDD
03/15 22:29, 79F

03/15 22:31, 3年前 , 80F
你要待在醫學中心被大佬pooling 就不要怪東怪西 沒有人
03/15 22:31, 80F

03/15 22:31, 3年前 , 81F
強迫你喔
03/15 22:31, 81F

03/16 02:04, 3年前 , 82F
尼講的東西跟QE關聯不大 疫情造成科技業大爆發
03/16 02:04, 82F

03/16 02:04, 3年前 , 83F
那是生產模式變化 世界cloud化
03/16 02:04, 83F

03/16 07:35, 3年前 , 84F
要擠重劃區,保重
03/16 07:35, 84F

03/17 00:10, 3年前 , 85F
當醫師,當幾年了?還要對外哭窮,要不要先檢討一下自己?
03/17 00:10, 85F

03/17 00:11, 3年前 , 86F
身邊的同學有在醫中有在基層的,混得最差也有400。
03/17 00:11, 86F
文章代碼(AID): #1YC2IcRp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YC2IcRp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