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高房價衝擊上班族買房能力 更不樂見父母承作以房養老

看板home-sale (房屋交易)作者 (↖★煞氣a輕舞飛揚☆↘ )時間4小時前 (2025/02/01 19:13), 2小時前編輯推噓19(19036)
留言55則, 16人參與, 1小時前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這個政策立意良善 但推廣上最大的阻礙,也是子女啊 以房養老除了屋主之外 他還必須要有一個「聯絡人」 以確保如果人掛掉了,那要停止撥款,並且進行貸款的繼承、償還或拍賣手續 而這個聯絡人,十之八九是子女,少部分配偶 但無論是配偶或子女 他們都眼巴巴的希望可以繼承到一間沒有貸款的房子 你要他們去同意以房養老 等於讓房子的淨值被掏空,錢給別人在花,以後還要背他的貸款,又捨不得賣掉 對他們來說比死掉還難過 目前聽過最正面的案例 是一個兒子除了要養自己的家庭之外,還要扛父母的療養費 他真的扛不動蠟燭兩頭燒 所以跟老爸商量,叫老爸去貸以房養老+掛四理財型房貸 用老爸的房子價值去支應老爸的療養費,減緩他自己的經濟負擔 但像這種正面案例並不多 因為有需要的老人,根本找不到連絡人,他的子女就是不願意 SO... 此業務推廣迄今,成績沒到很理想,原因就在這 即使屋主有意願,房子也是自己的 他們還是無法徹底運用這間房屋的價值,成為金山上的乞丐 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的「繼承人」 講直白點就是他們的子女 這些子女理所當然的把別人的資產看成是自己的等著拿錢 而且這也是很多人的心態 從網路上的言論,以及我自己實際碰過的案例 子女認為,父母的療養照護問題,應該要父母自己想辦法,因為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而子女的買房或居住問題,父母應該要幫忙出資,又或者要留房產給子女 因為資本主義的現代就是個資產傳承的時代 父母沒有辦法贊助我買房,那起碼老房子也要留給我,讓我可以在這社會立足 父母是不可能也不應該在生前把財產給別人,這我不允許,即使父母要做以房養老也一樣 父母的資產,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就是我的,遲早的事而已 父母的資產就是我的資產,我的資產還是我的資產 父母的問題是父母的問題,我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 當親耳聽到這種想法 我才知道,原來「廢到笑」是什麼概念 也很感慨我自己所能運用的詞彙是多麼貧瘠淺薄 這種大言不慚的廢柴 除了「巨嬰」之外,實在也想不出其他更貼切的形容詞了 ※ 引述《blargelp (春日部四郎)》之銘言: : ※ 引述《ha3810996 (微八嘎囧)》之銘言: : : 行庫主管也說,承作以房養老的屋主,百年往生之後必須要先由繼承人償還以房養老的撥 : : 貸金額才能夠把房子歸給繼承人,否則就只能賣房子收回撥貸金額再把剩下的錢分配給繼 : : 承人,這也是很多子女反對父母做以房養老的原因。 : 以房養老喔,我第一次看到時,就想說 : 哇 怎麼會有這麼棒的政策啊。 : 這政策的客群主要是 : 1. 窮到只剩房子的老人。 : 可能年輕時沒多想,係哩糊塗買了一間。現在也沒什麼生活費,可能只有勞保勞退國民年金。 : 2. 而且位置還不差。 : 位置、房子條件太差的,幾百萬老公寓 根本沒什麼額度能撥款 : 對個人來說, : 可以保留老人生前尊嚴。 : 理論上他把房子賣了,往更邊陲的地方,還有 : 多一筆錢能生活。 : 但實務上要老人買賣房子、被洗出生活幾十年的地方,不太現實。 : 至少人家生前可以在蛋黃區過活。 : 年輕時買的東西增值,老年把它價值拿來用。 : 對城市來說, : 把老人洗掉。台灣總不能強拆,算是溫和的加速都更。 : 其實蛋黃區的都更戶,有兩戶以上的比較容易同意。反正有別的地方可以住。 : 但窮到只剩一間老公寓的, : 施工期間住哪? 給我租金補貼,誰要租我老人啊? 集體安置,那裡有醫院嗎?、一堆生活機要重新熟悉。 : 變成新大樓後,稅費管理費,付得起嗎? : 一堆問題啦。 : 這堆都更阻礙,國家角度城市角度根本解決不了。 : 那,俗話說的好,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有問題的人。 : 以房養老,等到過世時,繼承人可能要繳清兩三百萬以上。繳不出來,就拿著賣掉後淨值滾出去。 : 新接手的買家,大概也是把它當資產看待。 : 那別說不同意都更了,可能根本求你都更。 : 唯一「受害者」就巨嬰子女吧 : 房子也不是自己買的,還好意思要求要繼承到沒有負債的乾淨房子。 : 就最新型態的,享有資源但不願意負責任。 : 讓他們拿殘值去租房,剛好而已啦。 : 至少還有個幾百萬殘值到手上吧。其實要當頭期買房也不是不行。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200.2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38408397.A.343.html ※ 編輯: FlyinDance56 (36.234.200.244 臺灣), 02/01/2025 19:25:31

02/01 19:25, 4小時前 , 1F
只能說教育失敗而已,寵壞的孩子一個比一個自私
02/01 19:25, 1F

02/01 19:30, 4小時前 , 2F
偷臭等繼承仔XD
02/01 19:30, 2F

02/01 19:37, 4小時前 , 3F
父母的資產拿來負擔自己的長照,是最為理想的
02/01 19:37, 3F

02/01 19:38, 4小時前 , 4F
甚至某一方長輩過世,應該給另一半全部繼承,而不是讓子
02/01 19:38, 4F

02/01 19:38, 4小時前 , 5F
女跟父母親一起繼承
02/01 19:38, 5F

02/01 19:38, 4小時前 , 6F
等父母親都過世,才應該輪到子女繼承
02/01 19:38, 6F

02/01 19:40, 4小時前 , 7F
為什麼聯絡人不能改由律師或是公證人之類擔當,這個政策
02/01 19:40, 7F

02/01 19:40, 4小時前 , 8F
應該要修改
02/01 19:40, 8F

02/01 19:41, 4小時前 , 9F
只是要聯絡繼承人的功能而已,根本不需要繼承人本人同意
02/01 19:41, 9F

02/01 19:49, 4小時前 , 10F
會請律師的老人就不會淪落到以房養老啦XD
02/01 19:49, 10F

02/01 19:49, 4小時前 , 11F
請律師又不貴?
02/01 19:49, 11F
以房養老除了要有聯絡人,也要有律師,缺一不可 律師是公證人的角色,為了避免後續拍賣時的糾紛,簽約時要到場 聯絡人是貸款存續期間如果有什麼問題,銀行要找得到人 就跟去住院手術時,要有陪病的家人能簽名一樣 ※ 編輯: FlyinDance56 (36.234.200.244 臺灣), 02/01/2025 19:56:38

02/01 19:54, 4小時前 , 12F
我都請我爸把要留給我的資產直接給我小孩就好,省一手遺
02/01 19:54, 12F

02/01 19:54, 4小時前 , 13F
產稅
02/01 19:54, 13F

02/01 19:55, 4小時前 , 14F
那是價值觀問題
02/01 19:55, 14F

02/01 19:57, 4小時前 , 15F
保險金只要填繼承人資料就好
02/01 19:57, 15F

02/01 19:58, 4小時前 , 16F
以房養老應該也要如此啊
02/01 19:58, 16F

02/01 19:59, 4小時前 , 17F
就為什麼不能由律師全部處理,而需要家人?
02/01 19:59, 17F
這是銀行端的問題,作業面的規定 說白了還不是怕繼承人來吵鬧 如果聯絡不上人、人掛了,可以逕行拍賣處分,那就真的太簡單了 ※ 編輯: FlyinDance56 (36.234.200.244 臺灣), 02/01/2025 20:02:04

02/01 20:01, 4小時前 , 18F
銀行都有信託業務了,沒道理這個問題不能解決
02/01 20:01, 18F

02/01 20:08, 3小時前 , 19F
這應該跟政府合作一下就沒問題,是政府沒誠意推
02/01 20:08, 19F
只要銀行跟借款人之間有糾紛,政府永遠都是把帳算在銀行的頭上 也就是這種政府,造就出巨嬰民眾 政府永遠就是叫銀行做這做那,推這個推那個,政績都是政府的 但只要有任何問題,永遠是銀行要解決、要負責

02/01 20:10, 3小時前 , 20F
好奇 以房養老 銀行端賺的是什麼? 市價和估價七成的價差
02/01 20:10, 20F

02/01 20:10, 3小時前 , 21F
嗎?
02/01 20:10, 21F
以房養老也是有利息可以收的 當然成數就無法太高,因為要確保拍賣時仍有足夠的安全邊際 ※ 編輯: FlyinDance56 (36.234.200.244 臺灣), 02/01/2025 20:15:11

02/01 20:16, 3小時前 , 22F
我查了一下利息2.8%不是太高
02/01 20:16, 22F

02/01 20:18, 3小時前 , 23F
其實真的沒什麼賺頭,本金借出去也是一個月一個月丟出去
02/01 20:18, 23F

02/01 20:18, 3小時前 , 24F
才開始算利息。而且有點社福政策的味道 利率也不高
02/01 20:18, 24F

02/01 20:19, 3小時前 , 25F
再者 有期限30年 莫非銀行看上的是土地的增值 不然價差
02/01 20:19, 25F

02/01 20:19, 3小時前 , 26F
不太 為何要做?尷尬的是期限到了 人還在 怎麼辦?
02/01 20:19, 26F
銀行端也不愛做這個,之所以會推,唯一的原因就是,這是政策性貸款 要給政府交代 至於說人還在怎麼辦? 就拍賣,不然呢 ※ 編輯: FlyinDance56 (36.234.200.244 臺灣), 02/01/2025 20:23:52

02/01 20:24, 3小時前 , 27F
請問妳是承辦嗎? 妳怎麼知道是聯絡人的問題還知道很多
02/01 20:24, 27F

02/01 20:24, 3小時前 , 28F
個案都是因為子女不想所以沒成功這麼內部的消息?
02/01 20:24, 28F

02/01 20:25, 3小時前 , 29F
就算是第一手經辦 能知道兒女的這麼黑暗的想法 也是不
02/01 20:25, 29F

02/01 20:26, 3小時前 , 30F
可思議的深入 希望不是自己的想當然耳.
02/01 20:26, 30F

02/01 20:27, 3小時前 , 31F
不是承辦人就沒辦法了解嗎?
02/01 20:27, 31F

02/01 20:30, 3小時前 , 32F
沒人這樣講阿 妳行文看起來很像第一手且熟悉很多案例
02/01 20:30, 32F

02/01 20:30, 3小時前 , 33F
我上面說的我自己碰過的實際案例,指涉的不是以房養
02/01 20:30, 33F

02/01 20:30, 3小時前 , 34F
好奇 真實案例 政府真的有辦法動用公權力拍賣嗎?如果老
02/01 20:30, 34F

02/01 20:30, 3小時前 , 35F
人就賴著不走呢?畢竟公有土地上的違章建築物搬遷都還要
02/01 20:30, 35F

02/01 20:30, 3小時前 , 36F
付補助金 感覺很無解
02/01 20:30, 36F

02/01 20:31, 3小時前 , 37F
又有深入的訪談(不然兒女想法怎知道的?) 故作此猜測
02/01 20:31, 37F

02/01 20:31, 3小時前 , 38F
老,而是許多人面對未來財務規畫時的心態
02/01 20:31, 38F

02/01 20:32, 3小時前 , 39F
當聊到之後的退休規劃,就把爸媽的房子拿出來講了
02/01 20:32, 39F

02/01 20:32, 3小時前 , 40F
這種等繼承仔ptt看得還不夠多嗎?
02/01 20:32, 40F

02/01 20:41, 3小時前 , 41F
教訓這些繼承者,房子讓銀行收走
02/01 20:41, 41F

02/01 20:46, 3小時前 , 42F
以房養老超適合沒後代的長輩
02/01 20:46, 42F

02/01 20:51, 3小時前 , 43F
等繼承仔真的自私又不想打拼又懶,但大部分人幾乎都這樣哈
02/01 20:51, 43F

02/01 20:51, 3小時前 , 44F
哈哈哈哈
02/01 20:51, 44F

02/01 20:52, 3小時前 , 45F
這應該只限蛋黃區的公寓吧 大樓的地持分相對低 應該也不
02/01 20:52, 45F

02/01 20:52, 3小時前 , 46F
02/01 20:52, 46F

02/01 20:53, 3小時前 , 47F
精闢 其實多接觸社會底層 才會發現他們的想法有多黑
02/01 20:53, 47F

02/01 20:53, 3小時前 , 48F
暗 生前不聞不問 媽媽明明還在 小孩已經在搶爸爸遺產
02/01 20:53, 48F

02/01 20:57, 3小時前 , 49F
作志工回饋社會 會讓人有意想不到的心靈成長
02/01 20:57, 49F

02/01 21:34, 2小時前 , 50F
社底不會控制自己的慾望 為了幾千幾萬元的社會新聞
02/01 21:34, 50F

02/01 21:34, 2小時前 , 51F
都一堆了 更何況還是幾百萬的房產
02/01 21:34, 51F
並不是只有社底才會肖想父母遺產 多的是一般般的上班族 說真的,人還在,子女就已經在饞自己的財產,這種感覺很淒涼吧 ※ 編輯: FlyinDance56 (36.234.200.244 臺灣), 02/01/2025 21:38:03

02/01 21:49, 2小時前 , 52F
真心推這篇
02/01 21:49, 52F

02/01 22:01, 2小時前 , 53F
這就人性啊,好吃懶做整天嫉妒別人有的自己也不想
02/01 22:01, 53F

02/01 22:01, 2小時前 , 54F
努力
02/01 22:01, 54F

02/01 22:50, 1小時前 , 55F
看房版不就一群巨嬰嗎?
02/01 22:50, 55F
文章代碼(AID): #1ddW7DD3 (home-sale)
文章代碼(AID): #1ddW7DD3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