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有沒有辦法訪談上一代買或不買房的看法?
看板home-sale (房屋交易)作者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時間5小時前 (2025/07/05 15:52)推噓17(17推 0噓 27→)留言44則, 12人參與討論串2/2 (看更多)
那年代有兩票人...喔..我說有買房實力的.
你都快餓死的不再討論範圍內.
一票玩股票,一票買房子.
而當年台灣經濟奇蹟,錢淹腳目.
股票怎樣漲的回去看一下.
那個年代,買房不如買股的呼聲遠超過今天...XD
喔還有另外一票,那就是創業.
買個洗床就是一家鋼鐵公司,弄台模具就生產塑膠產品...
不然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
直到直到.
197x 1990 2000三次大崩盤.
崩盤的時候房地產也跟著崩.
因為那個時候,每次崩盤,台灣的產業結構都會改變.
所以崩盤的時候都是直接衝擊實體產業,一堆人倒閉,一堆人破產,但是又一堆新的興起.
在這種產業轉換,舊人死新人生的過渡期.
股房都是一起垮的.
不過不同的在於.
股票那時候可沒有0050可以買.
所以大家都追強勢股話題股...
而垮掉的時候,這些強勢股話題股大多時候都直接變廢紙.
這狀況講難聽的,就跟今天為啥中國A股中國人都不想買,本益比無敵高但沒人鳥的原因類似
因為那些公司收割韭菜太誇張.
你他媽全都是造假,從財報到營收到消息面全都是造假.
然後撈一大波股市崩盤順勢就把公司關了.
之後拍拍屁股再開一間繼續循環撈錢.
然後因為資訊不流通,所以買斷媒體....
你們所有韭菜看到的聽到到無論數據分析新聞消息,全都是我寫給你看的.
因此崩一次ok,崩兩次....人民就聰明了.
而這時候反觀房市.
無腦亂買,管你是買蛋黃區還是買蛋白.
你買了房子,漲雖然沒有股票漲得多,跌也必須跟著跌.
但是..十年還不知道,20年就看到...
靠邀...長期穩賺不賠.
因為跌下去又爬起來三兩下又突破歷史新高,天天突破歷史新高外.
你他媽根本不用選股.
以前選股是很麻煩的事情.
因為你不知道那間公司是在騙你,哪間公司可以信任....
但是房子你不用選...亂買都可以.最多就是賺得多賺得少的差異.
所以最重要的關鍵轉折點就在12682那一天.
那一天崩潰之後.
指數套牢30年...
每次講到這個歷史就一堆人跳出來嗆有股利,要回歸計算甚麼鬼的.
阿幹,你房子沒房租喔...XD
我們債蛙也有債息啊....
但是本金被套就是被套,還扯五四三.
但是房價30年,六成的時間都在突破歷史新高.
因此才造就了龐大的老人口中,有錢就該買房的那句話.
至於創業的..XD
那時候10年一大變.
做吃的可能還活得比較好.
其他的很多你一個調整沒調整好,你就破產了.
你做零組件的,今天擺在你眼前..
1.客製化,精品化.
2.外移去剛64天安門沒多久的中國.
請選擇,噹噹噹噹噹.
其實像我們後來念大學,畢業後也是這樣選擇.
留台灣 vs 到對岸兩倍薪(那時候還有兩倍)
後來碩士後是留台灣 vs 東南亞1.5倍薪.
大概這種感覺.
然後不用意外的,就像我的同學們,幾乎都留台灣.
那些傳產也是.
而留台灣,客製化,精品化 = 少數人存活壯大,多數人直接破產跑路.
你做金屬片的,就一家小工廠...你今天回頭上帝的視野看...你覺得他留下來會怎樣.
我媽的表弟當年就是這樣...
財富快速翻滾到一兩億...
然後就垮掉破產.
還被說成是匪類..我想他很冤枉..XD
(沒辦法,那年代你傳產做生意不去酒店?不去俱樂部??你怎麼混...)
另外很有趣的一點.
一般人很愛關心成功者...
尤其是少數的成功者怎樣成功的.
想要複製他的成功..
而我們這種沒在上班的.
最關心的是龐大的失敗者.
每天都要列出失敗的100種可能性.
然後...我只要不要踩到雷成為失敗者就好了.
所以你會看成功者的傳記,心得分享.
而我們是到市場上接觸龐大的失敗者,歸納它們各種失敗的原因.
就像我會歸納你們買不起房子的原因.
關心你跟..跟我交易買房子無論新屋還是爛屋老公寓的人有甚麼不一樣.
或是買到"急售"的房子,然後去歸類那些屋主為啥會急售.
我關心失敗者和成功者的心力占比大概8:2...
成功的通常只是看有沒有新花樣手段我可以抄而已..XD
那回到.
當年不買房的原因.
沒錢的真匪類請散退...不關你得事情.
你月薪3萬,台北白手起家..你要買正台北市.
你吃屎比較快..XD
八輩子都不可能...就像當年宋朝當官八倍子都買不起京城..當官喔...官喔!!!!
台北房子是給有房子的人買的...
你買不起,他們幫你買起來租給你就好.市場是它們彼此房子買來賣去為主.
而有錢後來沒房子的.
大多數都是股票那邊掛點.
無論做短做長全死...因為直接變壁紙,你還想怎樣凹單?
好一點就像買到2000塊的國泰金...XD..還可以留做紀念...
但197x年的上市公司,你今天還看到哪幾家還在上市的.
那你說你那時候抱的股票,還剩哪幾張有價值..XXD
198x的公司今天還活著的就很有限了..
而大多數是因為大多數人都還是上班族拉.
其他那部分則是.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創業失敗,敗光家產.
至於買房子的.
全都成為默默的贏家.
就算你是1980年買嘉義,買雲林,買台東...
你也是贏家...
因此才造就台灣全民大買房的世界.
其實對岸也類似..XD
你看對岸光鮮亮麗的外表.
沒想過如果你是對岸的人.
64天安門後,開始發達.
你跑去創業..
你跑去玩股票.
你的存活率有多少.
你只看到馬雲,馬化藤,抖音,海底撈多猛.
但你沒想過成為這個的機率有多低.
反而如果你是持有房子.
你64天安門的時候持有房子到今天.
就算房地產今天對岸受到有史以來最大的震撼教育.
但你他媽的北京上海也不過跌20%..
跟台灣2000年那一波大崩盤比.
對岸這一次的崩盤只是小case...
台灣2000年那一次不動產崩盤慘烈多了.
差別只是現在資訊爆炸,傳得好像對岸哀鴻遍野.
外加台灣媒體又會更放大那些哀鴻遍野.
才讓你以為對岸買房子的都跳樓了..
實際上就是跌20%.
你只要不是造鎮的鬼城,30萬戶只注一萬戶...
例如甚麼十里銀攤,恆大海上威尼斯甚麼鬼的.
你買甚麼二線的廈門武漢三鎮.
三線的甚麼台灣人最愛的珠海.
大家都差不多20%...XD
反而深圳比較痛,25%以上..
所以沒有一線比較保值這種鬼說法..XD
那是一線的人自我安慰再講的...
通常崩盤會有一個理由,你受到崩盤衝擊最大的自然跌比較多.
就像深圳跌得比別人多..越靠香港越慘.
跟這一次對岸中央高層對大到不能倒的公司出手有直接關係.
你買烏魯木齊會比買深圳保值...XD
但無論怎樣跌.
你會發現.
股票崩盤倒閉一大堆..
時代改變創業的死掉一大堆.
還說甚麼平均壽命10年...中間能撈快撈,時間到了該拋就拋.
但是房子...買了就在那邊,凹著放著扛著....
時間久了.價格又再度突破歷史新高.
也就是...長期只要時間夠長就無敵狀態.
因此這就是極端的防禦性資產.
尤其尤其.
對"持有成本低"的地方最明顯(主要指稅金)
另外.
你知道物價怎樣會通膨
當你撒錢給窮鬼的時候.
美國為啥物價瘋狂大噴....本來一頓飯12塊美金,突然飆漲到20塊?
因為撒錢給窮鬼.
在家可以領失業補助2000塊美元是甚麼巫術?就算不是人人領那麼多,一堆領到800~1000.
你這樣撒物價不噴才怪...
反而如果今天是把錢給有錢人.
你會發現,他物價反而平穩.
噴發的會是資產...也就是股票,房價這些東西.
這也是川普大而美法案的用意..他認為這個法案並不會造成物價噴發.
因為受益的主要是富人...
而有一個說法就是,這是范仲淹變法的概念....
先富商和有錢人,之後回頭帶動建設投資發展,再拉起工作的人.
然後給那些擺爛的人一個lesson.
因此他是減所得稅,減公司稅..而不是灑補助.
然後砍福利.
獎勵創業工作....把糖果給有創造價值的人吃...然後讓擺爛的人活不下去..
因此...美國基層..."未來"會更買不起大都市的房子.哈哈哈.
(當然短時間內有甚麼變法的經濟衝擊,還是甚麼金融震盪而房價大跌另當別論.
我指的是整個局面穩定後一段時間)
美國的房子更屬於投資商品.
財團和金融資本買來.
而各位去"訂閱"...使用.
因為持有成本高,所以你買得起你也不一定承擔得起持有的風險.
因此就連高薪住豪宅,也大多都愛用租的不是買的.
在美國買房子基本上就一定是一種投資概念....你就是投資...你就是炒房..
會比較好.
尤其他房價震盪比較快,以及他的金融管制遠沒台灣這麼龜毛又超硬.
你有一大堆投資手段可以操作.對於金融資本而言,只要規模經濟.
那這些震盪和不確定性,他風險有控制好,依然可以順順的長期經營穩定收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187.9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51701974.A.813.html
推
07/05 16:04,
4小時前
, 1F
07/05 16:04, 1F
→
07/05 16:04,
4小時前
, 2F
07/05 16:04, 2F
推
07/05 16:06,
4小時前
, 3F
07/05 16:06, 3F
→
07/05 16:09,
4小時前
, 4F
07/05 16:09, 4F
→
07/05 16:09,
4小時前
, 5F
07/05 16:09, 5F
目前政策就會讓房子交易頻率下降.
然後屯屋型態壯大..
因此會逼各位走向包租特化路線...XD
主要是增值你比較不容易靠買賣後取出.
而是靠轉增貸取出.
轉增貸又會嘎你房子取得時間...
因此屯屋+炒作租金..
透過炒作租金回來哄抬屯的房子.
會是如果阿龍死不改政策後的走勢.
對阿,屯屋照樣可以炒房價..XD
當然炒手依然是建商.
只是手法不同型態不同.
※ 編輯: ceca (114.35.187.97 臺灣), 07/05/2025 16:18:06
推
07/05 16:18,
4小時前
, 6F
07/05 16:18, 6F
→
07/05 16:18,
4小時前
, 7F
07/05 16:18, 7F
→
07/05 16:18,
4小時前
, 8F
07/05 16:18, 8F
→
07/05 16:18,
4小時前
, 9F
07/05 16:18, 9F
→
07/05 16:18,
4小時前
, 10F
07/05 16:18, 10F
→
07/05 16:18,
4小時前
, 11F
07/05 16:18, 11F
黃金主要是少了產出那一塊.
你要知道當年...投報率是很高的.
出租投報率20%,股票殖利率1x~2x%一堆.
也就是..
股本要賺,股利也要賺.
黃金沒有股利..!!
→
07/05 16:19,
4小時前
, 12F
07/05 16:19, 12F
→
07/05 16:19,
4小時前
, 13F
07/05 16:19, 13F
若要說一首台灣在對岸最紅的歌.
就是這首.
這代表著台灣經濟奇蹟的心態.
也讓中國改革開放後人民非常貼切感受的.
但...
時代過了..XD
這年代落魄可能就全家抱著自殺去了.
這年代很兇險的!!!
但是同時.
這年代金融穩定,政府對企業的管制和審核嚴格.
所以這年代買0050跟199x年以前買個股.
是完全兩個世界的事情.
這年代玩股票的風險比以前低很多很多.
因為出現了"可以超長期死抱死凹"的東西!!
※ 編輯: ceca (114.35.187.97 臺灣), 07/05/2025 16:23:34
推
07/05 16:20,
4小時前
, 14F
07/05 16:20, 14F
推
07/05 16:22,
4小時前
, 15F
07/05 16:22, 15F
推
07/05 16:23,
4小時前
, 16F
07/05 16:23, 16F
之前十大惡人之首張盛和下台前下行政命令.
要求公告地價都要逼近甚至等同公告現值.
2016一下台.
立院就快速通過公告地價三年一條改成兩年一條.
然後2017...
立刻大量縣市調低公告地價...XD
給你參考.
當年十大惡人之手張盛和.
他做了...雖然實行是他下台後新政權去執行.
然後...
你也看到了...我們民主社會真正想要的是甚麼...XD
※ 編輯: ceca (114.35.187.97 臺灣), 07/05/2025 16:25:40
→
07/05 16:24,
4小時前
, 17F
07/05 16:24, 17F
推
07/05 16:29,
4小時前
, 18F
07/05 16:29, 18F
這是生態系問題.
你今天是水溫20度的環境.
養出了人民和各產業商家.
你如果把水溫提高到23度會怎樣.
本版念三類組的人很多.
你可以問他們會怎樣..XD
會生態滅絕,死光光,然後從心開始新的物種無論是移入還是慢慢進化.
日本就給我們看到案例.
日本當年房地產崩盤.
順勢調高了持有成本..
想要把自己調整成更類似美國那樣的運作型態.
之後.
內需市場就進入了失落的30年.
人均GDP從台灣的兩倍到現在被台灣超越(我記得現在應該超越了,台幣太猛了)
因為內需市場被調整了水溫...XD...所以崩潰.
如果你今天是落後國家,或是剛進入開發中國家.
你要大調整ok的...反正你沒甚麼可以崩潰..
但你今天是富裕國家..XD
你想要在從來一次從未開發國家發展到富裕國家的路程嗎?
不要的話.
就不可以隨便動生態環境.
水溫20就讓她長期維持在20.
其他問題就靠政策修修補補就好.
對岸也是一樣.
對岸無論怎樣搞.
都不是在她基礎的生態系上面做大調整.
而是插入大量的"補件"型態的政策.
因為他也不想再走一次改革開放40年.
※ 編輯: ceca (114.35.187.97 臺灣), 07/05/2025 16:34:37
推
07/05 16:39,
4小時前
, 19F
07/05 16:39, 19F
→
07/05 16:41,
4小時前
, 20F
07/05 16:41, 20F
他不動持有成本.
而是動貸款.
就像我講的會轉成出租特化.
因此他怎樣調整,我們就會怎樣調整.
玩法不一樣而已.
至於說把出租和交易和增值全都封起來.
那他之前就會下台了...XD
就像十大惡人之首張盛和.
他也不敢在他任內丟那顆大幅調高公告地價的核彈...
而是下台後延遲命令讓接手的政權接炸彈.
※ 編輯: ceca (114.35.187.97 臺灣), 07/05/2025 16:44:26
→
07/05 16:43,
4小時前
, 21F
07/05 16:43, 21F
只要風險控管的好.
槓桿現金流控制得好.
不動產這種東西有很多空間可以調整.
除非是比較極端的東西.
例如畸零地,容積轉移.
那個馬英九政策下來.
前岡山鎮長就破產...哈哈.
玩這種偏鋒容易被輾死.
但是玩住宅,他是很平穩的.
因此可以立刻就著手調整.
當然偏鋒錢好賺阿.
就像凶宅.一堆人超貸來出租...
※ 編輯: ceca (114.35.187.97 臺灣), 07/05/2025 16:46:17
→
07/05 16:44,
4小時前
, 22F
07/05 16:44, 22F
目前貸款主要就是.
你可能房子買了要過一段時間.
他的轉貸曾貸估價和貸款成數才會"恢復正常"
但對屯屋的而言,她每棟房子都是屯著.所以都是正常狀態.
這種情況下.
那就更會讓他房子都不賣..
然後錢撈購就買新的.
而因為他都是出租不賣.
因此這時候裝潢拉高租金,然後攤提七年成本之後都是多賺.
(例如你的一次裝潢撐了14年,等同你後面七年又多賺了一倍的裝潢成本.
因此這種情況.裝潢出租會遠優於你原始屋況出租
這就是轉出租特化的算盤會改變的原因...
你會想辦法去搞高妳的租金....並且計算成本和代價
交易頻率太高的時候,大家不會去做這件事情)
就像我短中長期都有做.
我長期的基本上不動產稅制都是舊制,不使用房地合一.
因此都不會賣...XD...未來要賣的時候我賺再多,繳的稅都只有一點點.
目前短期全面停止...所以現在超閒.
而關鍵在於,我的中期.
我的中期是否也要轉成長期出租.
是的話有機率.
我會趕走一批房客...然後把房子裝潢翻修後從新掛高租金出租.
這就看阿龍之後怎麼做,我才怎麼調整/
我們只是順風而飛的豬..
目前還在鼻毛測風向中.
※ 編輯: ceca (114.35.187.97 臺灣), 07/05/2025 16:51:12
推
07/05 16:47,
4小時前
, 23F
07/05 16:47, 23F
→
07/05 16:49,
4小時前
, 24F
07/05 16:49, 24F
推
07/05 16:53,
4小時前
, 25F
07/05 16:53, 25F
→
07/05 16:54,
3小時前
, 26F
07/05 16:54, 26F
推
07/05 16:55,
3小時前
, 27F
07/05 16:55, 27F
→
07/05 16:56,
3小時前
, 28F
07/05 16:56, 28F
→
07/05 16:57,
3小時前
, 29F
07/05 16:57, 29F
推
07/05 17:11,
3小時前
, 30F
07/05 17:11, 30F
→
07/05 17:11,
3小時前
, 31F
07/05 17:11, 31F
推
07/05 17:15,
3小時前
, 32F
07/05 17:15, 32F
→
07/05 17:16,
3小時前
, 33F
07/05 17:16, 33F
→
07/05 17:16,
3小時前
, 34F
07/05 17:16, 34F
推
07/05 18:21,
2小時前
, 35F
07/05 18:21, 35F
推
07/05 19:08,
1小時前
, 36F
07/05 19:08, 36F
推
07/05 19:24,
1小時前
, 37F
07/05 19:24, 37F
→
07/05 19:53,
1小時前
, 38F
07/05 19:53, 38F
→
07/05 19:53,
1小時前
, 39F
07/05 19:53, 39F
→
07/05 19:53,
1小時前
, 40F
07/05 19:53, 40F
→
07/05 19:54,
59分鐘前
, 41F
07/05 19:54, 41F
→
07/05 19:54,
59分鐘前
, 42F
07/05 19:54, 42F
推
07/05 20:30,
23分鐘前
, 43F
07/05 20:30, 43F
→
07/05 20:30,
23分鐘前
, 44F
07/05 20:30, 44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17
37
home-sal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10
24